相信大家都看了,日前网传某学校教师谩骂学生的视频。
看了视频,网友们都觉得很愤怒和诧异。
愤怒是因为,一个老师因为一束鲜花就表现出如此有损师德的行为,不配当老师。
诧异是因为,为啥一束鲜花能让她变得那么激动和狂躁?不就是一束鲜花吗?
经查,该事发生在朔城区第六小学六年级某班的毕业班会上,谩骂学生的为该校六年级教师王某某,因为其言行给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于是很快相关部门对此事作出处理:
撤销涉事老师教师资格、降低岗位等级、调离教育系统;涉事学校1名校长、3名副校长免职处理。
处理结果网友们都很满意,表示这个老师是活该。
但是我们只是从视频中看到了这个数学老师情绪失控的样子,但却忽略掉了她说的一句话:“如果换作是你,站在我这个位置”。
有人常说,换位思考可以看到不一样的思维和空间,确实如此。
那我们就站在这个数学老师的位置上,将心比心地想一想她的感受,如何?
因为没有太多的资料,我们根本无从得知长久以来这个发飙的老师经历了什么,承受了什么,但是一次情绪的爆发,绝对是长时间心中不满的积累,所以猜测会不会有以下可能:
结合我们自身而言,逢年过年的时候我们会给班主任送礼,但是不会面面俱到给每一科的老师送礼,当然,自己喜欢的老师除外。
可能家长与班主任的沟通比较密切,为了孩子的学习,家长会时不时的请班主任吃饭也不一定,但是不会请每一科的老师,当然,可能哪一门偏科的话,家长可能也会单独去请ta吃饭,希望老师可以给自己孩子开小灶。
或许因为自身脾气的原因,很多学生不喜欢,有时候学校的各种评选也会落空。
所以,也许很“不幸”,以上所有的事情都被这个发彪的数学老师经历了,本来心中就很郁闷,在别的事情上被“亏待”也就算了,这学生毕业了,连送鲜花也被差别对待,这一下所有的“委屈”就爆发出来了。
就像这个数学老师生气的时候说的话,“我也教你了,我也没冷落你”。
那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真要感谢师恩,为什么不感谢所有老师?大家都一样上课,一样去为学生付出,但是你却只拿着一束鲜花赠送给班主任,这种行为是否定自己的教学成果吗?
所以,这个发飙的数学老师也许在意的不是那一束花,而是学校和家长之间那种有所甄别的感恩现状。
这些年来,随着对校园风气的重视和整治,很多校园都没有家长或学生给老师送礼的事情了,但是少了不代表没有,从这个数学老师这种“委屈”的表现看,没那么简单。
有的老师会说“这家长要送,我也没办法呀?!
身为老师,应当听过“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典故,所以不是环境改变了人,是人造就了环境,谁在这个环境中占据主导权,一眼便知,改变不良环境,这件事情或许比揪住那个发脾气的数学老师痛骂不休更有意义吧!
教育关乎未来的发展,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尊师重教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我们不希望看到,当礼仪遇上教育,孵化出一种充满诟病的恶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