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杭州地铁1号线试运营

2019-10-08   每日商报

历史时刻

杭州地铁1号线是浙江省和杭州市的第一条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于2012年11月24日开通运营一期工程(湘湖站至临平站),2015年11月24日开通运营二期工程(客运中心站至下沙江滨站),标志色为海棠红。

杭州地铁1号线全长53公里,共设34座车站。线路北起临平街道临平站(余杭支线),东起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下沙江滨站(下沙支线),南抵萧山区湘湖站,贯穿临平、下沙、江南副城和市中心。

(视频制作:陈敏)

十年谋划、五年建设,2012年11月24日,酝酿已久的杭州地铁项目开始从蓝图变成现实,浙江省的第一条地铁线路——杭州地铁1号线开通试运营。

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在地铁1号线开启“地铁时代”后,杭州地铁建设继续加速。2号线、4号线、5号线相继开通迎客,杭州在东、南、西、北4个方向均布局了地铁线路,地铁网络初步成型。

而到2022年亚运会前,杭州将新建400公里轨道交通,构成13条路线,形成总里程516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网络,届时,杭州将真正成为“轨道上的城市”。

地铁1号线开通运营

杭州进入“地铁时代”

2012年11月24日,对于杭城市民来说,是一个期盼已久的日子。这一天,浙江省首条地铁线路——杭州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试运营。

从2005年6月,国务院正式审批通过了杭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到2007年3月28日,杭州地铁一期工程正式开工。经过多年的漫长等待后,杭州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地铁时代”。

海棠红的地铁列车,带着车头那张暖意浓浓的笑脸,呼啸来去,串起了钱江两岸,改变了杭州百姓的日常生活。

这是一条承载了太多热情与希冀的地下交通大动脉。开通首日,地铁1号线列车累计开行207列次,列车的到站准点率达到100%,全线进站客流共计97229人次。

“地铁1号线改变了人们的出行习惯,改变人们的生活理念,也改变城市的规划理念,”杭州市地铁集团总工程师张金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道。

张金荣介绍,同国内其他城市的地铁线相比,杭州地铁1号线在建造设计上,有自己的创新和特点:在国内首次采用连续两座平行同站台换乘车站的新技术,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的“零换乘”;提前规划设计“地铁+物业”的经营模式,融入“物业和车站无缝衔接”、“综合体内的商业和住宅往来便利、人车分流更安全”等理念;树立“规划建设为运营、运营服务为乘客”的理念,运营部门全过程参与线路规划和设计,重视运营服务:坚持绿色环保发展理念。

“杭州地铁线位于城市最主要的客流走廊和城市发展轴上,从交通上真正有机地联系周边区域。”在张金荣看来,地铁为杭州城市发展空间的扩大和优化,起着积极的作用。

杭州地铁成网运营

2022年轨道交通总里程将达516公里

地铁1号线开通后,杭州地铁建设继续加速。2014年11月24日,地铁2号线东南段通车;2015年2月2日,地铁4号线一期首通段通车;2015年11月24日,地铁1号线下沙延伸段通车;2017年7月3日,地铁2号线西北段通车;2017年12月27日,地铁2号线全线通车;2018年1月9日,地铁4号线南段通车;2019年6月24日,地铁5号线首通段通车。

张金荣认为,地铁1号线固然具有开创性意义,而2号线、4号线、5号线的相继开通,地铁成网运营更具实质意义。地铁2号线从萧山市心路下穿钱塘江后,穿越市中心繁华地段,极大缓解了城西的交通压力。

“同时,随着2号线、4号线、5号线等线路的开通,已实现了地铁站内换乘,杭州地铁初步成网。杭州地铁的日均客流,也从首条线路通车初期的14万人次,达到现在的近190万人次。”张金荣说道。

杭州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在“拥江发展”的战略宏图中,地铁是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建设世界名城的“助推器”。

站在“后峰会,亚运会”的历史方位上,市委、市政府推出了杭州地铁五年攻坚行动计划:至2022年亚运会前,杭州将新建400公里轨道交通,构成13条路线(10条地铁线、2条城际线、1条机场轨道快线),形成总里程516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网络,实现10城区全覆盖,为杭州亚运会提供支持,也为杭州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提供了坚强保障。

目前,杭州地铁员工13000人左右,等2022年建成516公里轨道交通网络,将达到两万人以上。

杭州市地铁集团董事长邵剑明表示:“我们将抓好顶层设计,探索建立与网络化运营相适应的线网运营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运营调度、提升运营能力。全面构建地铁运营安全监管体系,提升线网应急管理能力,确保运营平稳有序。同时强化运营服务提升,深化地铁文明乘车建设,积极打造‘智慧地铁’,为广大乘客提供更多便捷。”

商报记者 周坚洪

值班编辑 申屠淑婷

每日商报(ID:hzmr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