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考已经结束了一周时间,今天麦老师来跟大家聊聊今年的国考行测考情,以及接下来应该要重点复习的内容!
先从考题数量来分析,今年的考题数量和往年一致,副省级135题,地市级130题。副省级的常识20题、言语40题、数量15题、判断40题、资料20题。而地市级比副省级少了5题的数量。
常 识
今年的常识题政治和科技占了大壁江山,副省级政治考了6题,科技考了8题;地市级政治考了9题,科技考了5题。你会发现现在的常识已经不是单纯靠背一些人文历史就能考好,更看重的是每日的积累,所以想要考好常识,平时多关注国家大事和科研成果。推荐大家看看时事一点通APP的日报和月报,时政要闻整理得很全,还有配套的习题可以做,这次国考好多知识点在时事一点通里都有。
言 语 理 解
今年的言语理解虽然有的题目是比较长的,但是文段的结构是比较好分析的,例如下面这道题目,题干很长,但很好理解,读完会发现文段的结构为总分,后面的内容都是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或者谚语来验证首句的观点。
有的题目关联词也是很明显,例如下面副省29题,甚至不用分析文段意思,只要牢牢抓住“不是……而是”,就可以判断横线要与后面的内容构成反义关系。
而逻辑填空,今年很多成语都是一些高频成语,例如经久不衰、舍本逐末、方兴未艾等等,因此这也是明年考试的一个风向标,逻辑填空一定要做好高频成语的一个积累。在我们的132公考APP中就有一门课程:《行测高频成语汇总》,推荐大家去看看。而对于副省级还有两个材料题,这是很多同学担心的题目,不过今年的材料题,大部分题目都是直接从材料中就能得到答案,10道题目有7道题目可以从原文找到答案。
数 量 关 系
今年的数量关系题型比较中规中矩,都是一些固定题型,仍然喜欢考查排列组合、几何、行程、经济问题等等,没有新题型出现。而且今年的数量很多题目都可以运用一些答题技巧,例如赋值法、代入排除法、倍数关系等等,在今后的学习一定要注重这些技巧,建议大家去看看132公考APP中的《行测短板突破课》,关于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的解题技巧讲得很清楚。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道题目,如果运用代入排除法和倍数关系将大大减少计算量,可以为你在考试中节约很多时间。
判 断 推 理
今年的判断推理图形推理的确是比去年来的难。考察了很多细化的知识点,考点比较隐蔽。例如面的形状、数量间的运算等。而且以往的多面体一般都是考查展开图,而今年有所变化,考查边的的对应关系,如下图,虽然考法改变了,但运用的方法还是类似。
不过今年国考除了上面的一些难题,之前的高频考点也有出现,例如“一笔画”、位置变化等。所以只要你把会的题目做出来,难的题目大家都不会,你就已经领先了很多人,学会取舍是很重要的。
而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难度都比较适中。定义判断也没有比较难以理解的生僻的地方,都可以通过找关键成分来作答。而类比推理也考察了很多反义关系、包容关系、并列关系等,难度适中,是一个要尽量得分的地方。逻辑判断侧重对可能性推理、加强削弱型的考查,只要把常规的做题思路学会,分数还是比较容易拿到手,例如加强削弱题只要找到论点论据,优先选择和论点关联度高的选项即可。
资 料 分 析
今年的资料分析,出题人在数据查找上并没有为难大家,文字材料只有一篇,统计表、统计图就占了三篇,这样的数据查找大大减少了时间,提高速度。而选项的设置上面,出现了很多取值范围的形式,这就对考生的精算要求不高,考生就可以大胆的使用估算、首数法等来做即可。例如下面这道题目,不用太过精算。
这次的行测,你们都做得如何?可以在132公考APP行测模块的历年真题里找到2020国考行测真题卷,一起来测测吧~
点击文末链接,查看申论真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