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网友问,“女儿上的重点高中,读高一,说老师上课都听不懂,考试差不多垫底了,急哭了怎么办?”透过这个问题,看到了一个焦虑的妈妈和一个无助的孩子。令人不由想要伸手拉她们一把。
首先,不要慌,这是一个共性问题。初中和高中的课程有很大的差异性。除了少数天赋特别好的同学,大部分同学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因为高中和初中学习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
初中学习和高中学习的主要差异在三个方面
1、高中的知识密度更高
一方面高中课本的知识含量本身就要比初中多得多,另一方面重点高中都会往前赶,尤其是一些市重点、省重点,在高二以前就把整个高中的课都上完了,高三就是纯复习。所以刚刚从初中升上来的孩子原本一堂课3-5个知识点,老师会反复多次给同学讲解清楚。现在一下子一堂课十来个知识点,有的知识点一划而过,讲过就算了,不会再跟学生说第二遍。
知识密度的提高等于变相要求学生专注力相应提高。网上有个视频很适合说明这个现象,老师一开始在黑板上写一些很简单的数学式子,底下的学生就开始走神了,结果一回神,满满一黑板计算步骤!实际情况是根本等不到学生走神那么久,往往一个疏忽,或者仅仅某一步没有理解,后面就完全接不上了,蒙圈的学生坐在那里,基本上后半节课就等于白上。
2、学习方法不适应
初中的学习,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是可以考到高分甚至满分的。尤其是一些学习刻苦的女孩子,只要够勤奋,是能学的很好的,这也使她们养成了依赖于类似于背出解题套路的这样一些学习方法。
高中学习则更为灵活,光靠死记硬背,一方面内容太多,背不下来,另一方面题目(tao)太(lu)灵(duo)活,就算把这个套路背下来,题型稍微变一变,又不会了。
对于初中靠死记硬背拿高分的孩子来说,不啻于灭顶之灾。他必须重新找到适合自己的,不那么死记硬背的方法才能学得好,否则要背的内容越来越多,光背也拿不到高分,孩子就被层层打击压垮了。目测提问者的女儿较大可能是这种情况。
3、不仅主课难度加大了,副科难度也断崖式增长
中考的主要副科只有物理和化学,其他副科之前会考考掉。初中物理难度很低,化学更是学了个皮毛。但是到了高中,在文理不分科之前,几乎所有副科都是高考难度。不但理科难度提高很多,就连文科都不能靠死记硬背过关。
一下子多出这么多负担,如果时间安排不擅长,不合理,很容易陷入胡子眉毛一把抓,最后啥也没搞好的窘境。所以新高一学生,如果学习节奏调节不过来,很容易晕掉。
4、上课内容和考试难度脱节
这一点在重点中学尤其明显。特别是好学校,为了杀杀高一新生的锐气,让他们知道啥是天高地厚,不要妄想在高中吃老本,会刻意出一些难度极高的试卷给学生做。这跟古代的杀威棒的概念很像。所谓杀威棒就是发配充军的犯人一到边镇,为了让他老实听话,杀杀他的气焰,要先打个十几二十棍,教他知道谁的拳头硬。
重点高中也是这样的。而且在整个高中学习中,好的老师会刻意把控试卷难度,当他发现学生上一次考得比较好,或者有骄傲自满情绪时,就会出难度很高的试卷,杀杀学生的骄娇二气。
当然,即便老师不刻意提高难度,高中考试难度本身也比较高,上课内容和考试难度之间有一个坑,需要学生通过思考,动脑筋,刷题,自己把坑填满。
那遇到上课听不懂,考试垫底的情况要怎么办呢?如何才能在高中打个翻身仗?这需要让孩子遵循以下4个步骤:
第一步、寻找突破口
学习难度陡然上升,这个时候学生要做的绝不是死磕自己最差的那一门。因为就算你死磕,一没有方法,二没有天赋,三基础还差,你完全没办法突破。只会越来越郁闷,越来越消沉,还会浪费很多时间。
我们要做的是找到自己擅长的科目,通过强项增强自信,找到学习节奏和学习方法。一般来说能考上高中,甚至重点高中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有一门或者几门强势科目。
升上高中以后,孩子可能因为以上所罗列的原因,整体成绩下滑,但强势科目肯定还是要比别的学科成绩要好一些。哪怕此时强势科目也只有中等成绩,也不要紧。
从强势科目入手,第一,比较感兴趣,不会完全摸不到门道,可以借强势科目调整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并能有效提升成绩的学习方法。
第二,强势科目如果能尽快取得进步,就能让孩子产生自信:高中学习也不是那样可怕,我是能学得好的。
第三,一门学科成绩进步较大时,学生会引起老师注意,至少老师能感到这个孩子是想学好的,而因此多关心一下他,给予学习上的帮助。
第二步、由基础入手,不要妄想一口吃成个胖子
这一点很多进入重点高中后落后的学生往往想不到,因为能进重点中学,除非是走关系或者摇号调配进去的,否则初中成绩都还不错。这类之前的好学生都有个共性,就是希望能面面俱到,无视难易,把所有的题目都刷一遍。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企图面面俱到,最后只会哪面都不行。很多学校到高三以后,老师才会告诉学生最后一道或者两道大题不会的可以放弃。因为无论你再怎么花时间,绞尽脑汁,做不出就是做不出,再投入大量时间刷题也不行,就算做出了,性价比也太低。高考试卷上,最难的题是给985高校甚至北清刷人用的。
所以当学生要提高成绩时,也要为自己设立目标。从基础题入手,先彻底放弃难题。但是要求会的题一定要做对。有的孩子为了做后面的难题,会的题也没认真审题,最后结果就是难的题不会,会的题做错,这分数怎么会好看?
第三步、学会安排时间
前面说过因为高中一下子多了很多很难的副科,加上要适应初中、高中学校时间安排的不同。有的孩子每天都学到凌晨三四点,第二天起来精神不济,上课效果也不好。
所以时间安排很重要,尤其是有的学生还有回到家刷手机的习惯,坏习惯一定要克服。合理的时间安排是成绩提高的保证。
第四步、不要放弃,啃下硬骨头
无论孩子现在成绩多差,就算上课完全跟听天书一样,都不能放弃。不放弃总还有希望,放弃就彻底没戏了。
对于听不懂,要怎么解决呢?其实很简单,就是立足于教科书,一遍一遍反复看。
分享一下我在考心理咨询师时的经验。我在报考心理咨询师的时候,也是完全看不懂教材,三个月要拿下一门之前没有涉猎过的学科,难度不会比高中学习简单。第一遍读教科书和听课的时候,几乎也是蒙圈的状态,专业术语太多了,听不懂。
我就回去翻第二遍教科书,这一遍很多人名跟专业术语看起来就眼熟多了,但是直接做题肯定是不行的。接着再听一遍老师讲课,甚至找到不同老师讲课的资源,同样一个章节这个老师讲的跟另外一个老师讲的会有不同,举的例子也不一样。交叉验证之下就更容易懂了。大概看过三遍教科书听过2遍课之后开始同步刷题。题目刷再几遍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其实学习这回事换汤不换药,都是差不多的。换到高中学习,首先一定要把教科书吃透。不要上来就《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有的学生就喜欢上来就刷题,题都不认识你呢,概念都不清楚,刷了有什么用?这时候积累的错题一点用处都没有,只能检验你吃老本会多少。
越是基础差越是要亲近教科书,教科书不熟之前《一课一练》都不要做,没有意义。只有教科书吃透了,你再去上课、补课、刷题才是有效的。
如果本校任课老师讲的你还是不懂,可以找一些校外补习,不要去上特别高大上的补习班,不要找培优的,要找普通学校补差的。因为你现在可能还不适应进度比较快的老师讲的课。结合自己学校老师和校外补习的老师,甚至网上再找一些学习资源都可以,目标是多听一遍,就多熟悉一点。
最后才是刷题。还是不要追求难题,从自己会的入手,如果这套题70%你都会,这个时候再收录错题集,这才是有效的错题,有参考价值。
根据这套学习方法,硬骨头一定会被啃下来。
最后两点注意事项:
第一、目标设定不要太高,不要想一下子提高几十分,哪怕一次考试提高十来分,甚至前进1-2个名次,也是好的。目标太高,就会一次次被打击,损伤自信心,不是个好事。
第二、如果在啃硬骨头的过程中,跟不上学校老师的节奏,不要慌,按照学生自己的节奏来。要知道重点学校的节奏是给那些很快能适应高中学习的“快同学”设置的。作为“慢孩子”还是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哪怕作业完不成也没关系,家长跟老师沟通一下,老师会理解的。因为学生不是刻意去逃避写作业,而是要留出时间补基础。
总之,只要找到自己的强势科目,由基础入手,合理地安排时间,最后再立足于教科书,根据自己的节奏一点一点查缺补漏,不说前几名,至少中等偏上是一定可以达到的。
祝你的孩子早日跟上高中的学习节奏,成绩获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