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环流程,无缝衔接!浦东机场这样守好旅客转运“最后一公里”

2020-04-02   话匣子FM

随着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全球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作为中国三大门户枢纽之一,浦东机场是扼守境外疫情输入的关卡。在严防境外疫情输入的态势下,浦东机场交通保障部承担入境旅客集中隔离的转运保障任务。为了守好旅客转运“最后一公里”,浦东机场采取多项措施,与相关单位高效联动,传好“接力棒”,确保闭环流程无缝衔接。

97辆转运巴士配备到位

接到转运保障任务后,浦东机场交通保障部迅速搭建由总经理全面负责、分管领导蹲点负责的带班指挥系统,成立了1号航站楼工作组、2号航站楼工作组、省区工作组、后勤保障组、集中隔离点(宾馆)协调组、车辆调配组、信息保障组、特勤组等多个专项工作组,抽调近500人奔赴防疫第一线,多项保障措施相继出台、迅速落实。

为了保障旅客转运,浦东机场配备了97辆转运巴士,保障隔离人员随到随走;每周定期召开分组工作例会,持续完善转运细节,及时优化转运流程。和本市16区和江浙皖驻点工作组建立每日例会机制,加强工作联动,实时召开研讨会、部署会,做好浦东机场托底保障。

实施封闭式的区域管理

为确保安全,浦东机场交通保障部实施封闭式区域管理,针对旅客转运流线设置了3000米封闭式通道和隔离区,严控隔离旅客进入清洁区,使旅客精准分流。为让工作人员在穿脱防护服环节“扎紧篱笆”,转运一开始保障部就在工作区现场设立了专用更衣室,配置废弃防护物资回收桶,落实定期处理和消毒等防疫措施。

为方便现场工作人员的休息和用餐,浦东机场还开辟专门区域,既确保防疫安全,防止次生传染,又有效改善了现场工作环境。

精准的 “人+单”交接

专人全程跟车陪同

作为转运任务的关键环节,转运旅客信息汇总必须做到“不错不漏”。为确保每个航班旅客信息的精准回溯,3月22日起,浦东机场交通保障部正式启用旅客信息登记系统,通过科技手段,梳理汇总每天转运旅客信息。

96个系统二维码易拉宝分布于旅客途径通道的各处,旅客只需扫二维码即可录入个人信息,让旅客享有更安全、便捷的信息登记体验。旅客信息录入上传至系统数据库的同时生成个人信息二维码,由各点位工作人员扫描后即可进入相关区域的旅客信息数据库,在提升旅客信息精确性的同时极大缩短了人工复核信息带来的时间成本。

此外,保障部做到人盯人、人单交接。在集中隔离旅客上车前,做到人员集中管控;转运过程中专人全程跟车陪同;每一环节做好信息表逐人核对、人表同步交接。截止4月2日上午8点,共接受隔离转运安置任务2212批次,转运人员23176人次。

高效的“人、车、房”协同

简化流程、互联互通、协同作战,是确保旅客转运高效有序的前提,浦东机场交通保障部以交通运控中心(TIC)为中枢,迅速建立转运协调联动平台。3月6日起,与浦东新区防控办互派专员实行24小时进驻模式,简化隔离点信息对接流程,快速确认隔离用房及旅客数量信息,避免因信息确认流程冗长导致转运车辆无效停留难以发车的情况。

3月7日,转运车辆保障单位派员入驻TIC,驻守人员根据实时监控,及时掌握最新的现场用车情况,每小时报告转运点车辆排队储备数量,确保转运点10辆大巴、6辆中巴实时等候,实现“车等人”。

3月28日零点起,所有入境来沪人员一律实施为期14天的集中隔离健康观察,保障部即时应对,一方面做好隔离酒店的灵活调配,另一方面及时调派人手加强旅客分流、沿途引导等岗位,第一时间在2座航站楼加设中转旅客专用通道和专用转运点区域,新增指引地膜、安装指示立牌,引导中转旅客快速有序进入全新流程。

3月30日,为进一步提升转运旅客信息收集、隔离酒店对接协调、酒店空房信息统计等环节工作效率,浦东机场能源保障部与机电信息保障部的15名同志加入集中隔离点协调组。每天早上定时接收上海市各区各家酒店的空房数据,并根据转运旅客需求,和各酒店协调沟通落实隔离房间,并及时将相关信息传递至现场发车人员,大幅提升转运效率,确保旅客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转运至隔离点,实现“房等人”。

战“疫”中的暖心服务

交通保障部在各主要道口和防疫专用通道沿线均设置了多国语言引导标识并配有工作人员,为国内外旅客提供可视化的引导和信息咨询服务,还专门编制并下发中英文对照防疫工作用语手册,帮助现场工作人员增强和外籍旅客沟通效果。另外,还专门设置了便民桌,摆放了免洗洗手液、酒精棉以及大容量充电宝无偿提供旅客使用。同时,考虑到旅客到港时间不一,等待期间不方便走动,在每个便民桌上还免费为旅客提供方便食品,随时为旅客补充能量。每天为现场工作人员提供近5000份三餐及夜宵点心,24小时确保茶水供应。

作者:上海电台记者车润宇

编辑:吴艳

责任编辑:金晓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