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政府考虑得这么仔细,对新经济企业提供了精准服务。“9月24日,参加完武侯区产业功能区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会后,成都易诚智讯科技有限公司代表邹佩良在朋友圈留下了这样一条感慨。
“武侯区经济发展迅速、投资环境优越、特别是三大产业功能区的发展前景,给来访的企业家们留下深刻印象,希望能与武侯开展广泛合作。”9月25日,在“中国西部国际投资大会•欧洲福建侨团知名企业武侯行暨成都市三国文创产业功能区投资合作推介会”上,欧洲福建侨团联合总会主席陈云斌信心满满地说。
全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召开后,武侯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全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精神,坚持优功能提品质,在强功能、补短板、促融合、兴产业上下功夫,加快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落到实处。武侯区产业功能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区正加快政策向功能区倾斜、资源向功能区集中、项目向功能区集聚,高标准推进三大功能区建设成规模、见效益,以产业功能区塑造城市未来新形态,解锁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武侯电商产业功能区
龙头引领 培育产业生态链
电商产业属于“轻资产”,不需要占用很大面积的“地盘”,也看不到热火朝天的生产画面。在这个产业功能区里,人们关注的不止有“硬核”的楼宇建筑,更拥有人文、产业、生态和高度融合的、公园化的配套设施。
“智远大道、武青路等骨干路网贯穿园区,地铁3号线、10号线以及在建的9号线、17号线贯通园区核心区域,重点打造的双凤桥TOD项目将无缝接驳、快慢相宜的交通路网体系,交通优势很快会在这里全方位呈现。”据武侯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武侯电商产业功能区的核心区,武侯电商产业功能区已聚集了联想集团、神州数码等电商龙头骨干企业及京东集团、科陆电子等总部项目40余个,有各类电子商务企业225家,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927亿元。根据规划,到2025年,功能区将力争建成京东城、电商云谷和西部智谷三个千亿级电商产业集群。
10月,武侯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将投入运营,紧接着“9号线大街—西部电商云谷”正式开街,今年是武侯电商产业功能区全力提升产业发展能级的关键一年,集电商大数据平台、人才培训基地、产业资源对接、企业协会联络交流、创客空间、5G应用场景等功能板块的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的相继建设,将着力补链增链强链,加快引导产业链企业和要素向功能区聚集,同时进一步完善“产业地图”,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推进平安好医生、北大科技文创CBD等重大项目落地,力争全年新增储备项目30个以上,推动重点跟踪项目落地5个以上。
“目前,这一片区已有中学8个,小学16个,幼儿园32个。”武侯区是国务院命名的高科技文化产业圈,教育医疗资源丰富,武侯电商产业功能区的“园区高端人才服务中心”也格外引人瞩目。今年,武侯区将加快建设15个“产城一体化”配套项目,加强京东西南总部基地、金茂府等18个重点项目促建及铁七片区绿地、社区综合体、学校等公服设施建设工作,此外,高质量推进双凤桥站TOD示范项目建设,大力疏解非核心区功能,进一步盘活存量工业项目资源,推动要素供给和需求有效对接,强化与环城生态区的生态交互,打造高品质新型产业社区。
华西坝大健康(金融)产业功能区
精准发力 产业链加速
2019年4月,迭迦科技的机器智能实验室再次传出好消息,用人工智能技术去解决现有医疗体系中的技术难题出现突破性进展。目前,迭迦科技已经拥有一系列完善的人工智能产品,其涉及领域涵盖了乳腺病变诊断、胸部疾病定性等领域,可对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病变、婴儿身体指标风险评估、乳腺诊断、甲状腺结节智能诊断、细胞病理诊断等。
在磨子桥“双创”街区,像迭迦科技这样的创新创业企业还不止一家,今年以来,爱睿康美医疗、太赫兹口腔医学影像系统的设计与图像处理算法研究、生物活性骨(牙)修复材料和植入器械等项目通过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完成就地转化。“‘’双创’街区正在形成高端人才创业企业孵化区、全球青年大学生创业企业孵化区、科技成果转化展示交易区和公共服务区,构建行政服务、投融资服务、互联网+共享服务、经营增效四大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搭建“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创新研发公共技术平台、“互联网+科技成果转化交易系统”两大平台,吸引涵盖大健康、大数据等行业类别的创新创业企业(项目)入驻。” 武侯区人南商务区推进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华西坝大健康(金融)产业功能区正认真梳理功能区内载体资源,瞄准医疗医美、大健康金融“六类500强”,再次筛选形成医疗医美、大健康金融产业招商目录图,以产业链招商,吸引产业龙头企业落户,促进主导产业在功能区集聚发展,全面提升功能区产业发展能级。
10月30日,武侯区楼宇更新全球推介会暨产业功能区总部项目签约仪式将在四川大学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举行。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产业优势,目前区人南商务区推进办正着力提升华西坝大健康(金融)产业功能区功能区的文态、形态、绿态、业态,以“EPC+O”模式推动华西坝历史风貌片区打造,强化历史传承,塑造片区文化精髓,形成特色鲜明的“蜀韵新风华西坝”;加快推进“成都城市音乐厅”业态调整升级和微博物馆等项目建设,加快品牌植入与活动推广,形成“静谧高雅音乐坊”;编制“环川大知识经济圈”概念策划方案,推进面向新经济的技术交叉与转化中心等项目,加快川大博物馆群打造,形成“蜀风雅韵望江坊”。此外,通过进一步鲜明“建链、强链、补链”导向,推动“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 健康科技创新中心、生物治疗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等重点项目集群建设,延伸打造大合仓健康产业园、医疗大数据大厦等平台。
三国文创产业功能区
人城产结合 筑文创新高地
武侯区因辖区内武侯祠而得名,三国文创产业功能区旨在深挖三国文化、丝路文化等特色文化底蕴内涵和当代表达,打造三国文化中心。
“以“锦里坊”建设为牵引,统筹武侯祠、锦里等重要节点,规划建设三国蜀汉城项目,打造世界级三国文化中心。” 武侯区红牌楼推进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武侯区已开展三国蜀汉城项目规划研究及拆迁改造方案编制,形成规划研究初步成果;规划打造武侯文化公园、成都院子精品酒店等一批配套设施,同时举办“武侯祠三国季”等主题活动,打造《英雄三国》主题剧,着力提升功能区辨识度和影响力。”从武侯祠、锦里等三国文化节点延伸到红牌楼、太平园,三国文创产业功能区将通过挖掘川藏路沿线“丝路文化”底蕴内涵,串联等丝路文化节点,承载文博旅游、高端商务、特色商贸等功能,打造川藏丝路“多彩文商轴”。力争到2025年,文创产业增加值突破60亿元,现代商务商贸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400亿元。
产业功能区,不是传统的开发区,也不是普通的城市社区,而是集研发、生产、居住、消费、人文、生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新型社区。武侯区提出“人城产”逻辑思考产业功能区建设,统筹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需求,建设集研发、生产、居住、消费、人文、生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新型社区,以三国文创产业功能区为例,目前已建成小游园10个,面积约2.2万平方米,在建小游园2个,面积约1万平方米;开工建设新马路幼儿园等11个公共服务设施类项目;打造社区型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艺术排练室、多功能室、健身房等多种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空间近6000平方米。
推进三国文创产业功能区的同时,武侯区在也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加快非核心功能疏解,着力“腾笼换鸟”,为符合功能区定位的重大项目引入提供载体空间。近年以来,武侯区已完成13个项目的调迁改造,腾出载体空间近500亩。到今年底,将新增完成2个项目调迁改造,涉及土地180余亩。同时,发挥功能区轨道交通线路密集优势,高品质推进太平园片区城市设计,规划建设中环——佳灵路节点,打造一批特色文创产业园区、街区、楼宇载体,发展以文创为特色的TOD商业。
武侯融媒记者 胡晓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