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娃,每个父母手机里都会有一堆的“群”,怀孕的时候有宝妈交流群,生完孩子有母乳喂养群,等孩子到了幼儿园,小班有小班群,大班有大班群,这就会有一个问题,群这么多,消息会不会误发?
当然会了,家长们有时候把消息误发到家长群,等看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撤回,还有一种崩溃的情况,那就是孩子玩父母的手机,趁着父母不注意,把一堆表情发到家长群,其他家长打开后,就看到一堆动态表情在屏幕上舞动,不用问,肯定是手机落到了孩子手里,他玩得正不亦乐乎呢。
孩子闯了祸,影响了公共环境,其他家长和老师心里肯定不舒服,家长就需要有个态度,一般情况下是这样的,妈妈在群里发一句,“不好意思,是孩子发的”,简单说明一下就过去了,大家也会理解,小孩子不懂事,看到好玩的表情包,发给谁都是随机的,大家也不会去斤斤计较。
但还有一种父母,会让孩子自己承担这个责任,比如有位妈妈,看到孩子发了一堆的表情到家长群,她并没有生气,而是告诉孩子,不经过父母同意就拿着手机玩,这样是不对的,发送消息到家长群,影响大家的休息,占用公共资源,也是不对的,孩子需要道歉。
妈妈录制了一个孩子道歉的视频发到群里,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买单,相信这个孩子以后都不会这样做了。
两个家庭的道歉方式,让孩子的人生已经分出高低
第一个家庭,父母替孩子承担
父母很有公德意识,知道孩子误发了消息,赶紧出来承担责任,但是,孩子的错误,父母习惯性地出头,对孩子是件好事吗?
现实中有很多父母,在孩子犯错时,总是千方百计去替孩子承担,比如孩子任性摔坏了杯子,妈妈赶紧拿簸箕打扫,孩子完不成作业,父母跑到老师办公室“挨训”,孩子打伤别的小朋友,父母跟人家道歉,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而旁边的孩子,则是躲在父母身后等待结果。父母的这种做法,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不仅会让孩子失去责任心,也会让孩子丧失自我检讨和反省的能力,更会让他对犯错抱有侥幸心理,反正有父母在呢,他什么都不怕。
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酒驾被交警扣下,他的母亲跟交警大闹,他还是个孩子,你们怎么能惩罚这么狠?三十多岁的人,拥有独立的行为能力,他的错误还依然让母亲过来承担,无能为力的母亲想不出办法救儿子,只能用自己的年纪来无理取闹,但最终,他还是要为自己的错误买单,父母是帮不了他一辈子的。
第二个家庭,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
父母告诉孩子,你发了这么多表情到群里,这是一种错误,孩子在开始的时候可能不以为然,但是当父母告诉他,他需要道歉的时候,孩子明显出现抵触和沮丧情绪,孩子也有自尊心,也不想在众人面前“丢脸”,这是一个艰难的心理过程,但最终,在父母的鼓励下,孩子诚恳地道了歉,如果有可能,孩子也会在众人面前跟大家说一声“对不起”。
我想,当这个孩子在以后的成长中,也会时时刻刻记住给人道歉的感觉,这会督促他审视自己的行为,掂量事情的后果,他遇到问题不是先想到退缩和求助,而是努力思考补救的办法,这种人生态度,将会让他勇往直前,人生也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开端。
当然,也有的家长不以为然,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所有的父母都应该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在小事上如此,孩子将来就不会犯大的错误,也更容易培养出有责任有担当的孩子,这个世界是残酷的,孩子总是做大树下的小树苗,不经历风雨,是永远不会成材的,只有走出庇护港,他才会真的有出息,不如就从小事开始培养和锻炼,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