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交警二大队开治堵“处方单” 3招缓堵治乱提升满意度

2020-01-07   四川政法声音

2019年12月31日下午,教育园区又一次迎来“放学潮”,从14时40分到18时,26000余名学生陆续从外国语实验学校、绵中实验学校和南山实验学校离开。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天的教育园区实行车辆单循环模式,极大提高了通行效率,确保车辆“进得去”也“出得来”。

  

  1月1日临近中午,交警吴晓东带领2名协警沿高水中街、跃进北路、高虹路对辖区机动车乱停乱放进行规范和清理,同时,检查沿线新安装的“U型杆”以及其他交通设施有无损坏和缺失,并向沿街商户宣传占道停车相关规定。

  

  疏堵结合,基层治理才能持久和见效。今年5月20日,交警直属二大队原有的管辖范围重新调整后,“第一把火”就“烧”向高水片区和教育园区这两个以往停车难、行车难的地方。短短半年,各种有效的治理手段推陈出新,实实在在的成效让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图为:单循环前后对比


  单循环让车“进得去出得来”

  

  作为教育大市,一直以来,绵阳吸引了众多莘莘学子来此求学。所以,教育园区成为“热门打卡地”。

  

  “这个区域一直存在行车难,停车难的问题,虽然经过了多次整治,但是由于车辆增多等客观原因,一直没有明显改善。”五中队中队长邹扬说。目前,园区内有外国语实验学校、绵中实验学校、南山实验学校、中医药大学等在内的9所学校,师生超过10万人。每逢周末、节假日、开学、招生等时段,在这区域内通行的机动车超过两万辆,压力巨大。

  

  邹扬介绍,高峰时段,区域内的停车位是非常稀缺的资源,再加上公交体系不完善等原因,车辆乱停乱放现象普遍,车子“进得去出不来”的尴尬时常发生。因此,许多家长对教育园区的交通问题颇有怨言,经常打电话、写信向市长热线、学校、交警部门反映和投诉,甚至发到网上,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绵阳教育形象。

  

  围绕群众所需所盼,交警直属二大队提出了“改善教育园区通行条件”的治理方案。经过前期实地走访、勘查,大队决定对教育园区实行单循环方式通行(九洲大道教育路教育中路教育南路),减少相向和支路车流影响,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效果显而易见。学生家长陈建说:“以前,我从天生桥路口到南山实验学校接娃娃,遇到拥堵,短短1公里的距离开车要十多分钟;从9月份开始就不一样了,虽然单循环多绕了点路,但是时间上至少要节约一半,而且基本上不会堵车。”

  

  和陈建一样有这种感受的家长不在少数。为了配合单循环交通组织方式的实施,学校周边还增设了电子警察监控,抓拍线外停车、二排停车、公交站台停车、禁停路段停车、黄色网状线停车等交通违法行为。

  

  单循环的开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路面车流的拥堵,那停车位问题又该如何“破冰”?交警部门也拿出了治理的实招:一方面与学校进行沟通协调,开发校内和校园周边停车位,满足学校教师、职工等停车需求;一方面利用社区停车资源,积极协调周边大型停车场,并在教育路、教育中路、教育南路新增停车泊位......到目前,整个教育园区共有对外开放车位6000余个,基本能够满足车辆停放,园区交通秩序持续向好。

  


图为:高水中街人行道对比


  资源整合硬件提升治理乱停放

  

  “城中村”的车辆乱停乱放乱行现象一直是全国各地城市治理中的难题,绵阳也不例外。

  

  长期以来,绵阳市涪城区高水、圣水区域的交通乱象虽然经过数次整治,但收效甚微。这一片区居住群众超过10万,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商业街众多,加之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停车难、乱停放现象屡禁不止。

  

  城乡基层治理,说到底就是要解决好群众“身边事”,提升满意度。为了解决停车难问题,大队组织勤务、义交等部门警力深入高水、圣水周边开展停车需求调研,重点了解学校、医院、大型市场、沿街企事业单位的停车状况,摸排停车供给与停车需求,建立问题清单,完善停车秩序整治方案。

  

  “调研中我们发现高水、圣水区域的部分道路产权属于集体,交警没法单方面规划停车位。”四中队中队长吴晓东说。为此,大队又多次找到城郊乡政府以及社区居委会进行协调,并采用“见缝插位”的方式,在车辆集中路段且不影响行人、非机动车通行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道路闲置资源规划小车、电动车、摩托车泊位。目前,高水中街、圣水南街、跃进路北段等路段新增停车位281个,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重点路段无停车位,车辆乱停乱放的“老大难”问题。

  

  在“问诊把脉”过程中,大队还发现乱停乱放也是造成交通拥堵的“病因”之一。“有的车辆直接停放在人行道或者是公交站台,不仅容易造成交通拥堵,还对行人安全造成影响。”吴晓东说,这其中又以玉女路、跃进路、高水中街等较为突出。

  

  为此,大队将乱停乱放的整治作为常态化工作机制,每天定时定点对重点路段加强管控,着重整治机动车占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违法行为,对严重违停阻碍交通的一律依法拖移,对妨碍交警执法或者暴力抗法的,一律依法从快从重处理。同时,在高峰时段,大队还组织秩序民警在高虹街、高水北街等开展定点疏导管理,采取现场固定证据和监控抓拍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利用高水片区的卡口监控抓拍设备,对路面违停车辆实施及时抓拍。此外,大队还在高水中街、跃进北路、高虹路等路段安装了12个阻车杆、850个U型杆;高水片区安装206个阻车杆、1132个U型杆,进一步缓解乱停乱放现象,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大队长陈海明表示,今后,大队还将继续抓好辖区“城中村”的交通秩序管控,并将此作为勤务考核和群众满意度测评重点,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