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只知道消防员的工作危险,现在才明白了伟大背后的含义”,这是不少人看过《烈火英雄》之后发自肺腑的评价。上映13天突破12亿票房,这部由“大连7·16大火”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影片,是如何做到叫好又叫座?
这是一场由于意外事故引发的滨海石油港口火灾。第一次爆炸发生之后,整个罐区瞬时成了一片火海。最为可怕的是,一墙之隔的化学罐区如果被引燃,爆炸的强度将会超过20颗原子弹的威力。危急的险情不仅威胁到滨海市八百万市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周围所有地区乃至邻国都面临严重的安全威胁。
这并非危言耸听,真实的现场情况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716大火时,码头所储存的所有油料跟化学品加起来,爆炸的当量是200万吨的TNT。美国投放到广岛的小男孩原子弹的当量也才为1.3万吨,所以根本不是20颗原子弹,而是上百颗原子弹。而这,还不包括苯跟氰化物扩散所产生的化学危害。
现场情况不明,火势凶猛且随时充满爆炸危险,消防队员没有丝毫犹豫,直接闯入火海准备开始战斗。
灾情不断升级,整个城市岌岌可危。本以为火势就要得到控制,突然灭火现场发生燃爆事件,消防队员们也身陷绝境,灾难显得更为凶险。
当救火总指挥吴晨光(侯勇饰)质问油罐区负责人为什么不如实说出现场情况的时候,隐瞒火情的油罐区负责人答复的理由竟是:“如果实话跟你说,你们谁还敢进去救火?” 吴晨光愤然回答到:你太不了解消防员了!
就是这样一群可爱可敬的消防员,以血肉之躯,逆火而行。他们是和平年代英勇的战士,也是我们身边最平凡的父亲、丈夫和儿子。他们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危,却能无私地奉献自己的生命。
当现场的火势渐渐失去控制,队长拿着手机准备为战友们录下最后留言。“要让他们知道我们干了什么,父母在的和父母说,有孩子的跟孩子说!”
一张张笑中带泪,恐惧中带着坚毅的面孔出现在镜头前。他们痛,防火服无法完全隔绝高温带来的炙烤;他们累,高强度的救援任务没有一刻允许休息;他们怕,可能这一次再进入火场可能就出不来了。他们不舍,他们恐惧,但是他们从不退缩,他们救了无数家人,留给自己家人的只有告别。
“爸,对不起。”马卫国(杜江饰)布满血丝的双眼,饱含热泪的哽咽,话语间的不舍与从容。无数个感人至深的场景,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江立伟(黄晓明饰)放弃最后的求生机会,选择独自一人拧阀门,对着属下挥手告别。
大火扑灭后,马卫国吃鸡腿吃到一半突然想起郑志(张哲瀚饰),哭到泣不成声,并将鸡腿放到郑志的头盔前。
消防员也是普通人,这些普通战士面对灾难时,选择牺牲自己救助市民的行为令人分外动容。特别是江立伟这个角色,最真实也最感动,他满心想着救完火回家陪老婆孩子。救火过程中,他有过挣扎有过恐惧,直到最后一刻也充满了牵挂,但是他仍旧做出了牺牲自己也要关闭阀门的人生抉择。
有位消防员直言,每次看到特大火灾,其实都怕自己回不来。可当问及他为什么不转业时,他说:干久了就又怕又爱,有次出任务,一个跟我爸一样岁数的人,跪下一个劲地磕头,让我救救他孩子。不在场的人,根本体会不到那种让人想哭的、绝望又期盼的眼神。所以,男人活着就该干点爷们该干的事呀!
也有消防员说,我们头上戴了头盔,背上有呼吸器,全副武装感觉自己就是穿了盔甲的战士。而火里面是没有任何防护设备的弱者,我们应该第一时间去把人救出来,当时想的差不多就是这样。
一场大火,全城皆危
生无把握,死无准备
怕,是真的;痛,也是真的
但我们依然愿意
把生命献给使命,把忠诚交给职责
我们志愿
为了保护他人生命财产安全而选择赴汤蹈火
只要你平安就好,无论你是否记得
首映当天,江苏靖江、四川德阳等地消防队组织观影会时,消防员却因接到火警而陆续离席前往救援,最终只剩空荡荡的坐席,让大家对消防员的敬佩之心越发高涨。诚如黄晓明所说的“忘记我们,记住他们”。
我们感恩于现实生活的美好与祥和,然而这岁月静好的背后,是因为有无数的人在默默地奉献,在替我们承担。
有那么一群人,每天负责唤醒整座城市。赶在所有人还在沉睡的时间,环卫工人们已经开始清扫城市的每个角落。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市民们营造出了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日复一日的坚守,他们维护着一个城市的清洁容貌。
无论是炽烈的戈壁滩或是冰冻三尺的深山雪地,边疆战士们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抛洒在祖国的边境线,守卫国家和人民的安宁。舍小家为大家,离开舒适的生活,舍去与亲人团聚的时光,他们默默守卫着祖国的大门。
还有交警、医生……生活中无数的默默奉献者值得我们感恩。现在平静祥和的生活,正是因为这些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有他们在默默付出。
或许未曾谋面
或许不曾相识
但他们值得我们敬佩感怀!
向无数奉献者致敬
向《烈火英雄》里的英雄们致敬
(图文来源咪咕及网络,如有侵权告知我方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