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血管外科 安干
静脉血栓栓塞症简称VTE(Venous Thromboembolism),是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在内的一组血栓栓塞性疾病,是遗传性和获得性等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全身性疾病(图一)。
图一
图二
VTE的发生起病非常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而一旦发生则有着较高的致残、致死率,所以VTE也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图三),严重威胁着住院患者的健康和医疗安全,各地报道的VTE相关严重事件和纠纷案件层出不穷。但VTE又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对住院患者进行正规的VTE防控可以有效减少VTE及VTE相关严重事件的发生。相关文献也表明,对VTE进行有效防控后PTE的死亡率明显呈下降趋势(图四)。
图三
图四
在我国,VTE的防控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对VTE防控认识不足、措施不到位等情况。据统计,57.3%的内科患者有超过2个VTE危险因素,但仅有13%-20.2%的患者接受了ACCP指南推荐的预防措施。非VTE专业的医务人员对VTE预防知识的认识明显不足(图五)。由于意识到这些问题,近些年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家医院及各学术团体纷纷将院内VTE的防控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卫健委逐步将VTE的防控工作纳入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图六),各学术团体纷纷推出针对本专业的VTE防治指南(图七),“肺栓塞注册登记及精准医学研究网络平台”被纳入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中国VTE防治研究项目”、“ 中国VTE患者管理项目” 、“中国VTE防治在线”等项目和平台启动用于推广VTE防治指南和临床规范并打造互动交流的平台,2018年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血栓与血管专项基金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与管理建议”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进一步从管理角度为医院VTE的防控提供了指导。
图五
图六
图七
VTE的防控体系分为防控体系的建设、评估和预防、治疗、质控等多个部分,需要医院行政部门的领导,需要临床、医技科室、信息、护理等力量的全员参与(图八),需要方方面面的执行、配合和改进,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项目。它也是保证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提升医院品质、扩大医院影响力、拓宽科研渠道的有力武器,是一流综合性医院的标准配置,是一项能够从中长久受益、利国利民的工程。
图八
血管外科是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连续两届河南省血管外科主任委员单位,河南省介入治疗副主任委员单位,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及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郑州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点,2010年被郑州市授予“健康卫士先锋号”,较早建立 “杂交手术室”,是河南省规模化的血管外科诊疗中心。在诸多周围血管疾病的诊疗方面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国内较早开展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杂交技术治疗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胸腹主动脉外科及腔内治疗、胸主动脉夹层激光原位开窗技术等,其中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例数处于国内前列;引进多尼尔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实现浅表血管疾病的无创美容效果;淋巴管-静脉显微吻合术治疗肢体淋巴水肿效果满意;多切口分段剥脱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费用低、远期通畅率高。郑州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站在学术前沿,已主办省第1-6届血管外科年会及两届中南六省血管外科学术会议,主办华北血管外科论坛两次,并多次举办省内血管外科新技术研讨会。承担多项国家级、省级继续教育项目,接收地市进修医师百余人,培养研究生30余人。
诊治特色:(动脉系统、静脉系统、淋巴系统)1.颈动脉硬化狭窄的外科及腔内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2.椎动脉、锁骨下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等外周及内脏动脉疾病外科及腔内治疗;3.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动脉疾病外科及腔内治疗;4.动、静脉血栓疾病,布加氏综合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等周围血管疾病的外科及腔内治疗;5.糖尿病足的综合治疗;6.各种血管瘤、静脉曲张、动静脉畸形治疗;7.肢体淋巴水肿的手术及非手术治疗。
科室地址:2号病房楼10楼血管外科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