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的红枸杞今年是个丰收年,各乡镇采摘枸杞已经进入第四茬,再有两茬今年的采摘就结束了。杞农们一年的收获究竟是挣了,还是赔了,就在这两三个月了。
漫水滩乡红溪村地处景泰县前沿风沙区,全村有近一半的耕地都种植枸杞,地里的红枸杞经过人工采摘下来后,还有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晾晒,晾晒效果好的,干枸杞的色泽红润、美观,收购的价格就好。
红溪村村主任 周福梧:我们红溪村有四千七百亩地,其中枸杞就达到一千八百亩,新品种占到八九百亩,一半以上,原来的晾晒就是靠塑料棚啊、彩钢棚。
塑料棚、彩钢棚的晾晒效果比自然晾晒的速度快、效果好,不容易受潮。
红溪村村主任 周福梧:这种棚他能提高速度,像原来放在外面晾晒的话,可能就要四到五天,这个两天半到三天,天气好的话有两天半到三天就晾晒成功。这个东西湿气太大了,稍微一见湿气,马上就返潮了,你们晒下就全是黑蛋蛋子。
村民顾焕亮种了七亩多的红枸杞,这几天地里的采摘忙得不可开交。
村民 顾焕亮:这两天是最忙的时候,人们全部起早摘果子着呢,没有闲的功夫,今年的枸杞价格又好,预计可能能卖几个钱,今年还不一定,主要是以后的天阴,天阴果子不好就不成,今年可以,大着呢,这是蒙杞一号。挣得多少还说不上,今年是挣钱了。
因为担心天气变化,顾焕亮就把地里采摘来的枸杞送到村里新建的烘干房里进行烘干,据说,这里的烘干效果要好很多。
红溪村种植专业合作社 张宝军:我们这个烘干房是五月份建造的,因为最近这几年,咱们这个天气雨水比较多,枸杞采摘期间晾晒也比较困难,我们合作社就考虑建造一个烘干房。
张宝军是本村的村民,他在枸杞晾晒过程中,发现了新的商机,建个烘干房,既能解决村民们枸杞晾晒的困难,也有了新的收入来源。
红溪村种植专业合作社 张宝军:枸杞采摘来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晾晒,晾晒不好你就卖不上钱,去年我们有的枸杞一斤才一块多钱,采摘费是八块多钱,九块钱,卖才卖八九块钱,赔钱着呢。
新建成的这个烘干房是直接用电加热,操作也比较简单。
红溪村种植专业合作社 张宝军:一直不停的运行,农户的需求量也很大,很高,直接一个昼夜凉晒出来就能卖钱,减少了群众晾晒难的这个环节,我们晒熟的枸杞质量上、色度上特别好。
烘干房一个昼夜可以烘干枸杞一吨左右,烘干后的枸杞无任何添加剂,健康环保,直接就可以出售了,解决了村里枸杞晾晒的大问题。
红溪村种植专业合作社 张宝军:这是一个一吨烘干房,它是按鲜果计算的,大概是两千斤左右,烘出来干果是四百斤到五百斤左右。今年的价格是可观的,大枸杞是烘干以后六十到七十,七号就是三十到三十五左右,小枸杞一号就是二十五到二十八之间,今年的价格是最近这几年最好的。
枸杞卖了钱,村民们的生活才会有大的改观。经过几个月的运行,张宝军觉得,自己建的烘干房小了。
红溪村种植专业合作社 张宝军:我想农户也非常认可、也非常高兴、也非常满意,就是我们这个机子相对来说太小了,一天农户排队排不上。每天七八户、十多户给我打电话,就是排不上队。我们想的是把这个规模稍微往大发展一下,往大发展带动更多的枸杞种植户种植枸杞,增加效益,我们这个枸杞现在已经有农户十几万块钱(收入),我们村的闫国栋,贫困户,他现在一茬子卖七八万,十来万块钱,我们这个贾根平这个贫困户,大枸杞他一茬子一斤七十烘干出来卖三万五,一炉子卖三万五,这就把问题已经解决了。
枸杞给村民们带来的是丰收、是效益,村主任想的是如何让村民们在枸杞种植上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红溪村村主任 周福梧:现在还是有这个想法,就是发展新品种,我们现在主要就是七号,就是咱们现在看到的这种果子,这种果子今年是抢手货,非常抢手,七号和蒙杞一号非常抢手。它是品质好,品质好价钱就上去了。(融媒体记者谢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