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中国版”人体博物馆云端展示,预计10月中旬对大众开放

2020-04-21   扬眼

视频加载中...

扬子晚报网4月21日讯(记者 李冲)在荷兰,有一座35米高的世界首座人体博物馆,它的一侧是一个巨大的人体模型,参观者可以从“膝盖”开始进入“人体”,顺着通道抵达“大脑和眼睛”,通过参观“人体”内各个“器官展厅”进行“人体环游”。据读者近日向96096扬子晚报热线报料,中国首座、世界第二座人体博物馆正在建设中,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作为“中国版”人体博物馆的承办方,中国十七冶集团在4月20日企业开放日活动中,在云端展示郑蒲港人体博物馆智慧工地。据介绍,目前人体博物馆尚在施工过程中,预计十月中旬向大众开放。

据介绍,荷兰的人体博物馆里包含了人体的所有器官和组织,作为目前全球唯一一座人体大厦,博物馆里展示了人类各种内脏器官等。比如,当参观者从子宫经过时,游客可以戴上3D眼镜看到精子细胞受精卵等。

中国十七冶集团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郑蒲港新区新建的Corpus人体博物馆,是亚洲地区的首创,游览方式与荷兰版人体博物馆相同,参观者可以在作为展示屏幕的三维玻璃中穿梭,近距离感受“人体器官”,随着位置的移动,相应的部位会有对应的声音发出,比如胃消化的声音,牙齿磕碰的声音,以及打喷嚏的声音,观察完大脑之后,这趟人体旅程也就结束了。

那么,现在这个“中国版”的人体博物馆建设到什么地步了呢?昨天,“云中巨人,见证复工复产的中国力量”中国十七冶集团企业开放日云端活动在马鞍山举行,通过远程视频会议系统举行,与会者“线上”走进马鞍山郑蒲港CORPUS人体博物馆项目。

在智慧工地建造展示阶段,画面跟随视频主播,远程观摩了施工大门设置的防疫站点、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人员定位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现场设置的扬尘自动预警喷淋系统、质量与安全巡检系统,在智慧工地VR体验馆,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感受VR工地、消防安全教育。

中国十七冶郑蒲港CORPUS人体博物馆项目负责人骆晓辉介绍,目前工程主体钢结构已顺利通过验收,进入到幕墙龙骨安装阶段,全部声光电设备于4月9日从荷兰运抵郑蒲港新区,五批人体器官主体内饰材料正陆续从菲律宾发出,预计于2020年10月中旬正式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