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的一段时间,“清宫戏”已然占据了古装剧的半壁江山,两年前的《延禧攻略》、《如懿传》等清宫剧也很受到大家的喜欢。近些年来,许是大家对清宫戏产生了审美疲劳,以宋朝为时代背景的古装剧异军突起,获得了很好的收视和口碑。尤其是正午阳光影业出品的古装剧例如《知否》、《鹤唳华亭》、《大宋少年志》相继成为了“爆款”。
正午阳光也因此获得了“正午出品,必出精品”的美誉。确实,正午选演员的眼光独到,剧本质量也很高,这为它的剧作质量提供了保证。最近热播的《清平乐》也是正午阳光出品的宋朝剧,由王凯、江疏影领衔主演,讲述一代仁德君主宋仁宗赵祯跌宕起伏的一生。历史上的宋仁宗勤政爱民,在他在位期间,宋朝的经济文化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很多的大文豪如韩琦、欧阳修、范仲淹、苏轼等人都出于此。
《清平乐》期待值过高,却又逃不过魔改
因此,看完简介后就对这部剧充满了期待,加上又是正午阳光出品,想来一定又是一部“经典剧”。不过,随着剧情的深入发展,这部剧却是感觉是越来越失望了。尽管这部剧的服道化确实是不错,最大限度地为观众还原了宋仁宗时期的盛世局面。而且剧中的演员的演技也很精湛,尤其是王凯,他很好地将宋仁宗的隐忍和无奈展现了出来,将他的仁德与宽厚演得入骨传神。
但是现在这部剧最大的问题是剧情方面的问题,即使服道化再精美、演员演技再精湛,也无法逃脱剧情的硬伤。从目前大家对该剧的评论来看,《清平乐》已经面临角色人设崩塌、剧情bug太多的局面。
因此,评分和口碑也呈现断崖式的下跌。观众也自然将剧情的混乱归因于编剧和导演的问题,而渐渐有些想弃剧。
确实如此,这部剧剧情上的硬伤还真不能忍。众所周知,《清平乐》是改编自小说《孤城闭》。然而小说主要讲述的是徽柔和怀吉爱而不得的凄美故事,却被硬生生地改成了讲述宋仁宗一生的72集大剧。
或许这是为了还原一部历史剧所作出的调整,前部分的确主辅线都较为清晰,可接下来的改编却有一些混乱,整部剧的架构演变成为皇后与官家的故事,以及宋仁宗是如何一步步将明朝走向辉煌及伟大,可徽柔和怀吉的故事却也被编织成了重要的环节,齐头并进下自然有些支离破碎。
剧情与人设双崩塌,无共情能力
这样做的后果是剧情跳脱性很大、人物性格的变化也很无厘头,尤其是讲述后宫戏的时候,更是让人看得火大。比如说,在最新的剧情中,宋仁宗坚持要将自己唯一的女儿嫁给相貌丑陋的表弟李玮,明面上是说想要给女儿一个好的归属,其实只不过是为了光耀自己生母的门楣。因为此前宋仁宗接连丧子,于是他就将自己丧子的原因归咎于自己未能奉养生母,所以徽柔的悲剧也就开始了。
除了男主宋仁宗人设奔塌之后,就连贤良淑德的皇后也变了。婚后的徽柔公主并不幸福,甚至还被丈夫和婆婆欺负。没想到皇后非但没有斥责李玮,还劝说徽柔要学“女德”那一套,去原谅自己的丈夫,果然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一点都不心疼。也正是因为曹皇后这个冷漠的举动,引起了观众的不满,纷纷指责曹皇后为“圣母白莲花”。
不过,细想一下,也大抵能够理解曹皇后为何人设崩塌。徽柔的初恋是曹皇后的侄子,之前宋仁宗就因为两人的恋爱而勃然不怒,对她多有猜忌,皇后自然是不敢支持公主和离,其次宋仁宗本就不待见曹皇后,二十多年都不受官家的宠爱,一直受到心爱之人的防备和猜忌,估计她也失去了基本的共情能力,可却也让观众有所失望。
剧情主线混乱,编剧改编应找好基点
归根结底,这一切还是在于编剧未厘清剧情走的主线,既然要讲述宋仁宗的一生,大可按照真实的历史来演,这样就不会有什么争议,以正剧的形式来进行讲述,也是增添了浓厚感。
或是按照小说改编,也能让徽柔和怀吉这条线得到善终,无奈现在剧情拖沓不说,还处处注水,现在的剧情要么是宋仁宗“发疯”与皇后吵架,要不是公主与驸马的抗争,期间家长里短的细节处理太多,却过于令人晃神。
不过值得称赞的是,这部剧的“朝堂戏”堪称范本,教科书式的还原,给大众科普了一系列历史上的名人。精益求精的各处设置满足了当下高质量剧的需求,可随着口碑的下行,却也在提醒着影视制作者,古装剧的主线要把握准确,而不应该掺杂混乱,“高开低走”不应该是一部良心剧的走向,剧情上的十全十美才是收服口碑的最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