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很久以前,成都市一般的中心城区的概念都是五城区,那么传统的五城区是那些呢?传统的五城区是指:金牛区、成华区 、武侯区、锦江区 、青羊区,当然成都还有个高新区,虽然是属于经济区范畴,但是在成都好像又当着行政区在使,所以实际上中心城区被称为六城区,后来又搞出来个天府新区,属于成都部分的被叫着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也就是所谓5+2中心城区。
其实在没有再重新规划之前,所以成都第二圈层和第三圈层的吃瓜群众还基本相安无事,当然除了羡慕嫉妒恨中心城区福利待遇好、社会资源好、教育资源好、医疗资源优秀外,也就大家摆龙门阵说说,发发恼骚而已。
但是在2017年成都决定打破圈层结构,将中心5+2城区范围扩大至原一二圈层的11个行政区加高新区和天府新区,形成“中心城区+郊区新城”的空间层次。第一次出现了11+2中心城区的概念,那么郫都、新都、龙泉驿、双流、温江等原属二圈层的行政区也属于成都中心城区了。扩编后的成都中心城区范围是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郫都、新都、龙泉驿、双流、温江等11个行政区加高新区、天府新区。
首先原来的第二圈层区县一下被中心了,心里自然兴奋啊,中心城区肯定接受的政策倾向会大些,基础设施建设会加速,教育质量会提高,医疗资源会进一步布局优化等等,但是发展肯定有快有慢,于是民间就各自摆龙门阵进行比较,甚至存在一些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