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十之八九,生来不带一物的形式可能引得天妒,也就造成了每个人生来都或多或少有着不得不去面对的坎坷与困难。可是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历练吗?要是在上天安排的命运里沉沦不也就称了它的心意了么?相比而言与其碌碌无为地就这样荒废了一生,不如勇敢地去面对并尝试着去解决上天给予的困境,这才是有魄力、有能力的人应该做的。要时刻谨记,困苦只是暂时的,在灰暗的背后将会是无限的光芒,也同样在痛苦过后那等待已久的欣喜与甘甜总会到来。
《鹤唳华亭》里我们见证了各式各样虐心的情节,可这难道不是另一种考验么?对于熬得到结果的未来,这充其量只是一时的隐忍,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具体表现。这样暂时的韬光养晦会在不久的将来收获丰厚的硕果,以另一番的姿态养精蓄锐才能在更危险的情况到来之前做好准备,而那时也必将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父子情虐心的背后是无言的关怀,严厉毒打的“体贴”入微才能为天下选出新一代君王
哪怕是《鹤唳华亭》播出接近尾声,还是有着不少观众对这段父子情表示不理解,而更多的还是对陛下的所作所为的无法接受。身为父母却近乎没有像现在生活中的大部分父母一样对亲身骨肉加以悉心照料,反而是以一种对待臣子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孩子,不免令人寒心。太子殿下自幼就被“有心之人”谋害了其母亲,这也就导致了他缺少了一半的爱,也同样意味着会在父亲这里悉数索求回来,可等来的确实那严厉毒打的“体贴”入微的父爱。
从一定意义上讲,如若陛下不是一朝之君、殿下不是天下的太子,那么这一切都不会有,他们之间的父子情会想普天之下的平常百姓一样。可正是因为陛下贵为一朝天子,在待人处事方面才更加的需要小心谨慎,从而也就导致对待自己的孩子要比天下百姓更为苛刻。要知道一朝储君所代表的不单单只是皇帝的儿子,它更意味着这个孩子是未来给百姓谋福利的新一代君王,是天下百姓仰慕的新一朝天子。从这个层面上可以认为陛下对太子殿下的所作所为是用心良苦,那虐心的背后所蕴含的是无言的关怀,而太子殿下也察觉到这一点才百般的忍让,终有一天时机成熟会证明个爹爹看自己有多出色。
陛下对萧定权的良苦用心只有少部分人看得明白,而太子殿下的以一时的忍让换取成长的空间,从而做到韬光养晦、以逸待劳的效果却是很多人都有目共睹的。一只羽翼尚未丰满的雏鹰如果贸然地尝试亲近天空,那么随之而来的皮肉之苦自然也就是自己的咎由自取,与其事事都想去尝试,不如痛定思议着好好想想如何韬光养晦地沉淀自己,等到羽翼丰满时振翅长空。
顾逢恩为了成为对太子实至名归的左膀右臂,甘愿以身犯险哪怕成为阶下囚
从一定层面上讲,在萧定权一度支撑不下去的时候,是嘉义伯的出现让一切好了起来,也让太子的脸上久违的笑容得以再次浮现。自幼就丧失母亲对太子的打击是非常大的,而父亲的苛责更是令其苦不堪言,心中的痛楚无人言说,这时顾逢恩的出现就像沙漠绿洲,慰藉了萧定权脆弱的心灵。
顾逢恩自己深知想要成为对一朝储君有用的臣子,那么就必须有着自己应有的价值,如果只是寻常的嘘寒问暖或者是倾诉对象,显然是没有办法做到对太子有用的。那么在这个时候就不得不面临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为了成为一朝太子的实至名归的左膀右臂就免不了需要在名声、名誉和自身意愿之间做出抉择。一定意义上讲,顾逢恩的选择是正确的,如果没有太子,那么自己也将什么也不是,更有可能会一无所有。他选择蛰伏在太子身边等待机会,虽然受尽凌辱与些许谩骂,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考验呢?想要成为对太子有用的臣子,就必须得有这样的觉悟,名誉也好功名也罢,都只是这条路上的陪衬,更多的还是要在某些案件上以身犯险哪怕是成为阶下囚的那种魄力。
溪中浅水里翩翩起舞的蝌蚪如若还未长出手脚就想要寻求大地母亲的怀抱,那么必将导致的是另一番的与世长辞,等待无疑也是一种修炼。暂时的退让所展现的是一种大智慧,为了大亲与大义做几回阶下囚又如何,人总是要以另一种形式实现自己活着的意义,而相信上天不会亏待苦心人。“苦心人,天不负”所展现的也正是一种韬光养晦的大智慧,等待时机成熟必然震惊四座。
冒着风险入东宫的陆文昔却只能隐藏在暗处,时机恰当之时自然一切水到渠成
陆英的长女陆文昔对于太子而言更多意义上是自己曾经爱慕的对象,而百般无奈之下不得已将其抛弃。陆文昔自然心生好奇想要去考究一下事情的本来面目,于是就想尽办法进入东宫成为一名侍女,也只有这样才能以仆人的身份接近太子。冒着随时会死于非命的风险进入宫中,这无疑是在死亡的边缘疯狂试探,虽然隐藏在暗处,但谁又曾想到暗处也不是绝对安全的。
明明太子就在眼前,自己却没有办法与其相认的那种不言非说的痛苦一直困扰着陆文昔,但是没有办法,就目前的情形来看,太子连保全自己都有些吃力,更何况去费出一点心神来守护想要心爱的女人。在百般无奈之下,女主只能在暗处蛰伏着,等待着太子逐渐可以站稳脚跟,从这一层面上忍受一些皮肉之苦又如何,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切都会皆数得到回报。养精蓄锐的忍让或许会在一定意义上伤害自己,但更多意义上会在时机成熟之时一切都水到渠成,自然男主女主也就相认了。
在当今这个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所谓的蝇头小利大打出手,在伤害了别人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也就意味着没有了太多的时间去花心思沉淀自己,这也就造成了社会上的人们越加的浮躁,甚至一些冲动的人会为了一点小事争得头破血流,想来也是很悲哀的。老一辈人到还好一点,青年这一代是不论是待人还是行事都表现得异常浮躁,那些在学校里扎进脑子里的谦卑待人似乎都在社会的冲刷下抛诸脑后,也同时越来越不懂得如何去以谦卑的姿态韬光养晦。
从一定意义上讲,一味地去寻求成功的结果而忽略了其实现的过程必然会导致根基不稳,而之所以会这样自然与心态的不成熟有摆脱不开的关系。社会的急功近利化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这个时候跟着社会发展的节奏走显然是不合适的,在这个节骨眼上更应该做到孔子所言的“吾日三省吾身”来不断沉淀自己。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是很难在人生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的。每一次看着《鹤唳华亭》里的各个角色隐忍的时候就会想到自身,常胜将军是不会打没有准备的战的,所有的韬光养晦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为以后一鸣惊人打下坚实的基础。如若萧定权不忍气吞声的尽量让着齐王,那么很有可能储君的位置慢慢就被取代了;如果陆文昔不秘密潜入东宫,那怕是太子身旁再无值得信赖的人吧。
做人也好行事也好,不能一味地看到一切的结果,更多的还是应该把关注点放到其实现的过程,只要恰当的养精蓄锐的隐忍,才会在不久的将来时机成熟之时以一搏雄鹰之姿归来,而到那时也必将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