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永远的1900,一生的乌托邦浪漫

2020-02-02     书筋巧谈

在二十世纪末期,著名大作《海上钢琴师》在欧洲上映,在那时候的欧洲正处于经济蓬勃发展的时候,而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却名为1900,这是对过往的一种回味。在时隔21年之后,朱塞佩·托纳多雷导演所导演的这部经典大作第一次走进中国内陆的电影院里,还不仅仅是这样,甚至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4K修复,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尊重经典、延续经典。

而在之前也是被相关人士曝光出《海上钢琴师》的中国地域海报由黄海操刀,在之后也是得到了证实,望着那飞舞在空中的帽子,再陪衬着似山峰一样耸立的高楼,代表着世界的腾飞,也寓意着中国的崛起。在《海上钢琴师》中主角1900用52个白色琴键、36个黑色琴键在荧屏上书写自己的故事,望着他炯炯有神的双眼仰望着漫漫青空,虽结局不太友好,但其内在的哲理却让多少人为之动容。


老电影重新上映,是情怀,也是创新

由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的《海上钢琴师》原本的剧情参照只是一部戏院文本《1900:独白》,导演看了一下之后角色非常有潜力成为一部优秀令人惊叹的电影,所以就将其改编成哲理类的剧情片。在剧中老时代的著名演员蒂斯·罗斯、比尔·努恩以及梅兰恩尼·蒂埃他们的实力自然是不容小觑的,他们几个在其中的本色出演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一段不一样的异国风情。《海上钢琴师》从1998年10月28日在欧洲上映以来,观众对于这部电影的好感就可以从票房中看出来,而现如今经过4K修复再次上映而且还是第一回于中国内陆上映,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观众对于过往的情怀,但无疑也带入了很多创新元素。


一直以来观众对于翻拍的意见都是褒贬参半,就像之前《三国》刚面世的时候也是不少人抵触的,对于某些人而言经典永远是无法被超越的,经典的翻拍在他们的理解里就像是一种亵渎,而可能《海上钢琴师》的中国区的负责人似乎知道这一点,就尽可能地还原原本的剧情,仅仅只是在画质上有所提升。


不一样的人群,不同的“哈利波特”,另一番的理解,不一般的人生

每个人都是独立而且真实存在的个体,这也就意味着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或许有人对电影表示不理解,亦或许有些人望着荧屏看到了自己,但这就是像一千个人眼里会有一千个哈利波特。对于那些还在事业成长道路上的拼搏者们,《海上钢琴师》里的1900就像是在社会面前虚弱无力的自己,望着荧屏上的1900流下了不争气的眼泪。他们在社会的“毒打下”拼搏着、奋斗着,在成长这条道路上,总免不了会出现形形色色的诱惑,但世界是公平的,有着顺风而下的人也就会有那么一类人不随波逐流,他们敢于做最真实的自己。在世人皆醉的情况下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内心,或许在某些人看来这样的人是无可救药,但在诱惑下能这般抵住诱惑、保住本心却需要何等庞大的勇气。


对于已经有了稳定工作的人们而言,1900最后选择就象征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事态度,面对着曾经给予自己机会让自己活得宝贵经历的“家”,是应该选择追求更好的生活还是选择留下来成为陪伴“家”的孩子。这个世界很复杂,各色各样的人们来往穿梭于街头小巷,走在路上的他们谁也不认为谁是对的,但也不能说他们所做的是错的。常言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为了给家人更温馨的家出走背离培育自己的地方也不见得有什么好指责的,同样相对而言留下来继续工作,进一步完善“家”的一切甚至不为了什么只为了报答这个曾经给自己带来成长的“家”。


在这部电影里就有着这样的矛盾,相对而言事业已经开始有了雏形的1900明明可以选择去大陆更好的发展,可是他却毅然选择了留下来,留在这艘船上成为赫赫有名的海上钢琴师,但遗憾的是再也没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机会。如果当初第一次提议的时候,1900就选择跟着好朋友一起下船享受大陆上曼妙的风景,那么他之后的成就肯定远不止这样,但他没有这么做。1900一旦下了船,那么大陆对其而言就是一个新的挑战,如果能够熬出头成就肯定远超在船上,但一切都得从零开始,重新试着去认识一批从未有交集的人,试着去写一些受观众喜爱的曲子。留与不留都有理由、走和不走都是挑战,不管做什么只求无愧于心就好,或许飞黄腾达,亦或许一贫如洗,这些都不重要了,只求日后回想起来做到问心无愧就好。


自己送上门来的男主角,那时候的演员们现如今已成为一种情怀

在当时朱塞佩刚拿到剧本的时候对于剧情已经到了爱不释手的境界,而他脑子里的男主角人选第一念头就是在当时声名鹊起的蒂姆·罗斯,这号人物在当时不仅仅是昆丁·塔伦迪诺的御用男演员,还前后出演了例如《落水狗》、《赤胆豪情》以及《低俗小说》等赫赫有名的电影,在其中蒂姆·罗斯出演的《赤胆豪情》的男配角还受到了奥斯卡的提名。就在导演还在想怎么请到这位大明星的时候,蒂姆·罗斯自己来到了导演办公室称已经看过了剧本,而且很有信心能够演好。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在当时对钢琴一无所知的蒂姆还接受了半年的魔鬼训练,其实目的就是让不怎么有音乐细胞的蒂姆能够沉浸在钢琴的歌声里。


有些观众很疑惑那个船门外的小姑娘是谁,实际上饰演1900所钟爱的梅兰妮的演员是一个模特,在早期的时候多次在《vogue》杂志上经常露面,而出演本片的时候她才16岁,但那时候的表现就已经相当惊艳。在出演了这部电影之后她曾出演众多电视剧,并且在2001年的时候正式开始出演舞台剧,之前的《天上再见》就是由其出演的,其气质与颜值是同代明星无法比拟的。


那时候的在心智上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但他所自带的那种纯粹却是世间多少人羡慕的,因为极度的边缘化开始与世界格格不入,又因为极度渴求归属感让其缺乏安全感。他深切地知晓在这条以船为支撑的人生道路上生存的秘诀——放弃那些看似有用处但实际上虚无的抵抗,还有那些无畏的挣扎与欲念,接受命运赐予的一切,大笑着成为命运本身。1900望着远方的天空若有所思,他的眼神总是如浩瀚云海里的某一朵白云一般变幻莫测:时而迷惘、有有些纯粹、时而痴迷,还伴随着些许孤独,那如同窥见命运一般的忧郁与思考是对生活的厌倦,孤独的尽头原来不是诗和远方,是更加无尽的孤独。

1900,他出生在这艘船上,对于他而言这艘船就像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有一句流行语说得很好:“人最难被摸除的印记,在另一个人的心底”,世界匆匆从身旁走过、养父的离去意味着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能够证明1900曾经存在过。他生于大海,也同样在大海上死去,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悲凄无法用眼泪描述,有一种疼痛它来自心灵,就像无声的夜晚刮过的北风,静静地沉淀在心底。一架普通的钢琴上有着屈指可数的琴键,1900用着有限的琴键在人生这张纸上书写着自己的传奇,单个体无法阻止社会的改变,但可以尽最大可能去坚守自己的本心。当所有人都在向着“美国梦”欢呼时,还能有人愿意面朝大海,看一看天水相接的旷然天地。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ILUMDnABgx9BqZZIjQI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