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道路刷新居民出行开心
疏通道路、劝导路人文明出行;清理小区楼道内堆积垃圾、杂物;清除街头巷尾各类小广告、牛皮癣……
11月23日,走在黄州街头巷尾,到处可以看到“红马甲”志愿者们的身影,连日来,黄冈市区掀起创文创卫新高潮。
创文创卫带来新风新貌新变化。11 月25 日,走进黄州赤壁街道几个社区,对出行道路的通畅便捷,居民纷纷点赞。
刷新“面子”,社区有了新柏油路
“ 太美了,社区有了这么宽敞崭新的柏油路!”
“ 想不到,柏油路修到了小区家门口,真好啊!”
……
在大地社区门前,提起出行的主干道,居民个个面带笑容。
大地社区主干道建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时间推移,这条道路变得拥堵、破旧杂乱,困扰着社区内电机小区、大地小区、康逸家园等3 个小区的居民们。今年4 月17 日,大地社区为解决居民出行难问题,在区直相关部门及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下,依托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社区启动道路整修工程,主干道刷黑工程于5 月5 日晚完工。
在印染社区的鲢鱼巷菜市场内,56岁的杜建容和丈夫在此摆摊有30 年,对出进鲢鱼巷的这条路的变化,夫妻二人既是亲历者,更是见证者。
“以前是泥巴路,下雨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后来改建成了水泥路,没过几年就破旧不堪,坑洼不平。现在改造成了柏油路,就算下雨,穿皮鞋就可以走,皮鞋还是干净的。”杜建容指着脚上的皮鞋开心地说。
长期以来,鲢鱼巷口路面由于年久失修,严重破损,坑洼不平,排水管网老化,雨水、污水未分流。4 月1 日,为解决社区居民出行难问题,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广大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印染社区及印染网格指挥部经多方协调努力,对鲢鱼巷口道路进行改造刷黑。
5月13日,经过近一个半月的紧张施工,辖区内长200 多米的鲢鱼巷口刷黑工程(地下管网雨水、污水分流建设、铺设沥青路面)全部完成。
像大地社区、印染社区一样,今年黄州城区46 个老旧小区的改造提升全面启动,社区的破旧道路也随之焕然一新。
据了解,按照市区的统一部署,在深入调查摸底,广泛征求小区居民意见基础上,针对小区痛点、难点、堵点、热点问题,黄州区选定了重点改造小区6个、整治提升小区10 个和规范管理小区30 个,共46 个老旧小区。
社区有了新柏油路,社区的居民像杜建容一样打心眼里高兴。
刷新“里子”,文明礼让蔚然成风
鲢鱼巷位于黄州中商百货旁边,是印染小区、金光小区、玉环雅阁小区、新气象公寓、气象局宿舍居民出行的必经之路,人口密度大。
“鲢鱼巷这里以前车撞车,车撞人,车与车堵着互不相让,现在好多了,大家都懂得互相礼让,举止都蛮文明。”
小桃园餐厅在鲢鱼巷路边,老板娘江桃园在这里开店已经17 年了,她最大的感受是路修好了,大家相处也很和睦。
鲢鱼巷刷黑完成后,针对路面车辆乱停乱放,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等许多的不文明行为,印染社区继续对道路实施规范化管理。
“倡导安全出行、文明礼让的风尚,让鲢鱼巷口既换‘ 面子’也改‘ 里子’。”印染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童明庆对巷口的道路建设管理充满信心。
69 岁的吴炎生住在床单小区34 年。吴炎生说,以前,小区前门的路,年久失修,坑洼不平。后门的路更是让居民叫苦不迭,又陡又窄,占道乱停乱放,出门路上互不相让。改造后小区内的道路开始华丽变身,平坦整洁通畅了,如今出门路好走了,大家都文明谦让,居民也很自觉,车也停得更规范了,别提有多舒坦。
播撒文明出行理念,让文明出行深入人心,让文明出行成为习惯。行为规范、文明执勤,对闯红灯、逆向行驶、行人不按信号灯指示行走,机动车、非机动车不按规定行驶等严重影响交通秩序或交通安全的不文明行为进行耐心说服和劝导。在黄冈市区街头,随处可以看见“红马甲”志愿者进行文明交通劝导。
青砖湖社区居民、四海社区居民、大地社区居民、潘家湾社区居民、印染社区居民……居民们自发在“文明出行从我做起”条幅上签字承诺,开展文明宣传活动。
社区道路刷新了,居民出行开心了。说文明话、做文明人、办文明事在居民中蔚然成风。(记者王桑 通讯员胡丹 黄丽)
大地社区志愿服务扬新风
11月23日上午,由市民政局、市残联、市史志研究中心、黄州区民政局、黄州区残联、大地社区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一行59人,开展“志愿服务扬新风,雷锋精神进社区”志愿活动。
活动旨在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弘扬传统美德,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精神,营造美丽的社区环境,提高社区居民文明意识。
当日,首先开展环境整治活动,志愿者们对辖区内的小广告、破损的店招店牌、公益广告、垃圾、杂草、卫生死角进行整治清理,并走家串户倡议大家都来维护小区环境,不要在墙面上乱涂乱画,乱扔垃圾。
随后又进行了文明劝导活动,志愿者们对辖区违停的汽车、摩托车、电动车及摩拜单车进行清理,对居民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和劝导,着力改变乱扔垃圾、乱贴乱画和随地吐痰、吐口香糖等现象。(记者王桑 通讯员胡丹)
印染社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
11月23日,印染社区组织主协创单位成员、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居民志愿者共60 余人开展以“清理卫生死角美化环境”为主题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
活动中,大家积极发挥奉献精神,不怕脏、不怕累,个个奋力争先。有的拔草,有的捡拾林带垃圾,有的清理灌木丛中的塑料袋,有的清理路边杂物。随后,大家集中全力,将沟渠内的垃圾清理干净。
经过一上午的清洁,卫生死角面貌焕然一新。志愿者程荣华说:“看着这里的环境变化,感到自己的付出非常值得。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今后将继续积极参与到社区开展的各项志愿为民服务活动之中。”
此次活动美化了辖区卫生环境,提高了社区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记者彭刚 通讯员石晶 黄丽)
市卫健委督导新河村双创工作
11月2日,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何必武带领创卫专班人员,到挂点村黄州区禹王办事处新河村督导创文创卫工作。创卫专班人员边走边看,仔细了解该村垃圾清运管理、道路设施、环境卫生、排水设施、园区建设周边环境等情况。随后,与市城投发展集团、黄州区民宗局、市电信公司、黄州西湖中学、禹王办事处及新河村等市区两级单位相关负责人座谈。
禹王办事处、新河村负责人分别介绍创文创卫工作情况,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解读创建工作要求及标准,黄州区挂点新河村的责任人、禹王办事处责任人部署新河村创文创卫工作。市区两级牵头及协创单位纷纷表示,大力支持新河村双创工作,安排专人对接负责。
专班人员指出了新河村在垃圾清运管理、污水排放、旱厕拆除、环境卫生等方面的问题。强调,要严格对照创文创卫工作要求,明确任务清单,明晰责任清单,逐条逐个细查问题,对标对表抓问题整改,确保双创工作各项任务落细落实。(记者万涛 通讯员段江平)
市城管执法委治理学校周边游商
守护学生舌尖安全
“ 太好了!现在再也不用担心孩子在学校门口买零食吃了。”近日,一名小学生家长激动地说,自从城管执法人员每天在东坡小学蹲点管理,学校门口卖零食的流动摊贩就没有出现过了。
据了解,这些“游击”摊贩经常在学生放学和用餐时间在学校门口揽客,所用的车辆很多都是经过非法改装,许多摊贩还在车辆上放置了燃气炉灶用于食品加工,边行驶边加工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市城管执法委高新区大队针对东坡小学和黄冈师院周边市容环境秩序管理的实际,推行错时管理、高峰(早、中、晚上学和放学时段)定片蹲守管理、闲时巡查的监控机制,有效杜绝巡查管理空档。及时纠正、主动引导游商入市经营,查处长期以街为市的游商,确保学校周边市容环境整洁有序,确保学生“舌尖上的安全”。(通讯员聂治诚)
规范辖区道路施工
市城管执法委东湖大队开出首张罚单
11月13日上午,黄州赤壁二路北段管线入地项目因施工车辆停放不规范被市城管执法委东湖大队依法处罚。这是市城管执法委东湖大队就道路破挖施工不规范问题开出的首张罚单,标志着东湖大队开展规范辖区道路施工专项整治行动正式启动。
为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创造文明出行好环境,东湖大队结合辖区工作实际,联合市政、特勤和辖区社区等单位开展规范辖区道路施工专项整治行动,明确将道路破挖作为重要整治内容。要求所有破挖道路项目要到城管部门审批,严格按照审批内容施工,不能按期完成或施工不规范造成不良影响的,由市城管执法部门依法予以处罚。(通讯员黄建军)
网格员历红英向社区居民发出倡议:
创卫从我做起文明从小事做起
历红英是黄州区禹王街道望月堤社区网格员,也是一名志愿者。昨日,她主动向社区居民发出倡议:创卫从我做起,文明从小事做起。
历红英在倡议中说,文明,是城市面孔中最美的表情,也是一座城市最硬的软实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既是我们的光荣与梦想,也是建设文明、幸福、现代化黄冈的必然选择。城市“双创”,环境卫生领域得以整治革新,将推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不断转变,进而提高市民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提高生活质量;城市“双创”,可以进一步增强城市的服务功能和管理水平,营造健康向上的城市文化,不断提高城市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增强聚集功能。“双创”是陶冶广大居民道德情操的有效载体,积极开展“双创”活动,对于引导广大市民养成崇尚文明、讲究卫生、遵守公德的行为习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她呼吁全体居民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状态积极投身到双创行动中来,播撒文明新风,提升城市形象。她倡议:做文明卫生行为的践行者,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需要我们每一位热心市民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我们志愿者有责任、有义务通过自己的文明卫生行为,为我们的城市增添亮色。积极行动,主动参与,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从每一点举止言谈的细微之处做起,不遗余力,做黄冈文明卫生行动的倡导者。积极动员,广泛宣传,倡导黄冈市民讲文明语言,行文明礼仪,树文明习惯,塑文明形象,主动劝导不文明的人和事,消除有损黄冈城市形象的不文明行为,维护和谐的家庭邻里关系。积极参与黄冈城市管理,爱护黄冈城市公共设施,维护黄冈城市交通秩序,倡导行人、车辆文明出行。以义无反顾的责任和勇气,为黄冈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作出新的努力。
历红英信心满满地说,只要让我们携起手来,凝心聚力,攻坚“双创”,我们一定能打造出一座文明、卫生、和谐之城。(记者张松林)
创文创卫@我倡议
争当“礼让之星”助力文明出行
徐友才
记者 周伟 摄
一条斑马线,是一个城市文明素养水平的最直观体现。一个城市的形象如何,市民文明素养怎么样,从交通出行中便能找到答案。
一些地方在创建文明城市、整治城市交通秩序过程中,将倡导“斑马线上的文明”放在重要位置,积极推动“礼让斑马线”行动。从群众习以为常的一些不文明陋习抓起,多措并举引导市民群众积极参与“ 礼让斑马线”行动,争当文明出行“ 礼让之星”,不仅共同弹奏了人让车、车让人的文明出行协奏曲,还极大地提升了城市文明程度和整体形象。
面对城市交通要道口的斑马线,无论是人还是车,都应该互为体谅、互为理解、互为礼让。否则,城市交通秩序将陷入混乱,交通事故发生率增高,市民群众出行不再安心、不再方便。城市整体形象的提升,有赖于市民文明素养的提高,有赖于交通出行更加文明便利,交通参与者都做到各退一步、相互礼让,人与车才能够实现和谐共处。
助推城市文明提升,需要示范与引导。要持续不断开展“斑马线前争当礼让之星”评比活动,让文明出行、相互礼让的行为习惯在广大市民间快速传,大家纷纷以“礼让之星”为示范为榜样,自觉做到“斑马线”等一等、让一让,互礼互让的市民越来越多。只要市民都参与到“礼让斑马线”行动,城市的交通秩序自然变得井然有序,城市的文明程度也必将大幅提升。
创建文明城市,需要更多的人争当“ 礼让之星”,推动全社会共同遵守规则、文明出行。
来源:黄冈日报全媒体、鄂东晚报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