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璐给甜馨改名姓李!夫妻离婚,你支持改孩子的姓吗?

2019-08-30     母婴期刊

文/可馨育儿

据传,李小璐给自己的爱女甜馨更名,李小璐2012年升级为贾太之后,育有一女,名叫贾云馨,小名甜馨、馨馨。感情的好坏需要两个人用心经营,当感情中出现摩擦、矛盾不断时,孩子成了最无辜的牺牲品,请允许笔者用牺牲品来描述孩子的遭遇。近来曝出李小璐对其爱女的名字做了更改,随自己的“李”姓,名叫李奕涵。网友的怀疑并非空穴来风,李小璐朋友圈的更新,配文“李爱奕涵”、“恶有恶报”。



之前看贾乃亮带着女儿,让很多人喜欢上了小甜馨,她聪明善良,那时候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甜馨能够健康、快乐成长。之前看《爸爸回来了》这个节目时,小甜馨聪明、可爱、善良、风趣,甚至连“嫌弃”爸爸的样子也很逗,现在提起,可能受到了妈妈的影响,如果妈妈不爱爸爸,表现出嫌弃的言行时,孩子也会无意识的表达出来。可现在她所处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变化,多少都会对她有所影响吧,真的好无奈!父母言行品德是否端正,将会给孩子带来巨大影响。

有人说,世间本是如此,谁认真谁先输,好端端的一个家,变得妻离子散,如何理直气壮的让全世界理解你,好像你受了多大委屈一样,这就是你这个做妈妈给的爱吗?



未经爸爸同意,能改孩子的姓吗?

现在有明确规定,孩子随父姓也可,随母姓也被允许。不少随父姓的孩子,自幼父母离异而随母生活,母亲再婚后一家三口每个人的姓氏都不一样,让孩子没有归属感,大眼一看就非原生家庭。

现今的孩子心智成熟早,大多数父母粗心,当着孩子的面,商量孩子的同学中间,哪个父母离异,孩子明白后,就相互讨论或对单亲或再婚家庭的孩子做言语攻势。家长离异对孩子已经造成伤害了,离婚之后我可取得孩子的抚养权,随自己的姓,能够减少不少麻烦,对大家都好!

民法规定,第七百九十五条规定,未成年人父母离婚,与未成年人共同生活的一方可以把未成年人的群婚更改为自己的姓氏,但是另一方有正当理由表示反对的除外。



本来是重大利好,竟然有人建议删除。民法典正式颁布时条还会不会在,我们拭目以待。

离婚后,孩子如需改姓,要征得父母双方的同意。作为中国的传统,孩子要随父姓。而离婚之后,很多孩子跟着妈妈生活。几乎所有的父亲都不允许孩子改姓。如果母亲再组建家庭,可能出现三个姓氏的可能性。给孩子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学校开家长会,当家长都来参加时,介绍孩子与母亲时,难免会出现尴尬的局面。孩子也容易被同学嘲笑。

毕竟我们都生活在一个世俗的社会,避不开一些世俗的眼光和口水。



这样做对孩子脆弱的心理有帮助,离婚的父母要多为孩子的切身利益多考虑,避免孩子一直在你们离异的阴影之下生活,不要以为孩子改了名就是丢人的事,在亲朋好友中间没有面子,不管把孩子的名字、姓氏改成什么样,终不会逃脱你是孩子亲生父亲这个铁律,离婚后孩子的姓氏问题也要具备人性化的一面。

改孩子的姓,孩子同意了吗?

其实,很多夫妻离婚都生有怨气,对另一半不满,最后彼此的关系到了鱼死网破的地步,有的再无力争吵,想早日摆脱婚姻的束缚,寻找自我,回归到个人生活。夫妻之间围绕离婚与财产展开讨论,进行一分为二的归属划分。



可孩子能划分得了吗?Ta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且是一个会思考的人,即使你们离婚,为了孩子的抚养和姓名问题而闹得不可开交,若你真心爱子女,在两人一定要离的前提下,何必静心商议,尽量把对孩子的伤害降至最低。小家伙将来的路还很漫长,仍需父母的陪伴与呵护去成长,父母关系是僵持,还是和平,都不会逃脱孩子的眼睛,ta看得清楚,想得明白,孩子不去表达,并不意味着他内心没有想法。家长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会影响到孩子。如果是不好的言行,可能伴其一生,就像一块万能胶一样,ta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青春,想甩都甩不掉,想抹又抹不去。

如果你们还是民主的父母,改孩子的姓,征得孩子的同意了吗?孩子本身并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不要觉得贴个标签就成个人的私有物品了,Ta并不需要一个这样的父母。



你会让孩子跟你姓吗?

有个男子称,围观一群女性在讨论生孩子的问题,弄不明白有些“女权”到底如何想的?觉得孩子必须跟妈妈姓,才是尊重她们,她们自己有和自己妈妈姓吗?这影响她们对自己妈妈的感情吗?化工厂以还有水宿山行 “因为生的是女儿,所以男的愿意让孩子跟你姓,要是男孩你试试?”这到底谁在瞧不起女孩啊?她们这不算“直男癌”吗?

而女生持相反的观点,她将来结婚后坚持生两个孩子,一胎跟男性,二胎跟女性。这样一个微小的目标都会被世人耻笑。特别是女性,每一个听到她说这句话的女人都会说,“你的孩子孩子为何跟你姓?不是该跟你老公姓吗?”可是“你都说是我生的,自己子宫出来的娃儿还不能跟我姓了?”。



离婚后,如何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那一年,我们以为马伊琍与文章是最好的一对!

那一年,我们觉得李小璐是贾乃亮一生的幸福!

那一年,我们相信真爱的一对,一定会白头偕老!

现今,浓浓的爱意会被岁月的流水冲淡,甚至变质,因为有了孩子,给离婚带来更多的牵绊,虽然我们的法律政策对于保障孩子与弱势 一方的力度不是那么强势,夫妻尽可能共同努力,保持沟通,减少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不失对孩子的民主、关爱和尊重,让孩子能像正常孩子一样成长。

图片来源网络,图文无关,侵删。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gPn52wBJleJMoPMgQJ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