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营里镇前南河村有一位名叫曹士香的老人,今年104岁了。老人1915年出生,膝下有5个儿女,一家50多口人五代同堂,其乐融融,最大的儿子已经77岁了。目前,老人的生活起居由孩子们轮流照顾。让当地人称奇的是,这位百岁老人至今目光明亮,手脚麻利,口齿清晰,身体健康,没病没痛。头些年还花白的头发,这两年居然渐渐变黑了。而且,老人是个闲不住的人,至今还常帮家人做饭。
“俺娘从年轻时就很勤快,上了年纪也是闲不住。家人做饭、包饺子她还要伸一伸手。有时候,我们都不在家,她就自己剁馅子包饺子,等着我们回来吃。”老人的大儿子77岁的王成民告诉记者,老人一生勤勉,90岁左右还能为家人做饭,不用儿媳妇洗内衣,给左邻右舍的孩子们做棉衣服。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曹士香老人心地十分善良,爱帮助人,从不爱计较,年轻时常帮左右邻居看孩子、照看院子。老人生活很有规律,早睡早起,中午睡2个小时的午觉。天气好了,老人还要出去晒晒太阳,有时一晒就是半天。
问及老人最大的爱好,老人的二儿子王成国说:“俺娘眼神很好,喜欢看新闻和京剧,电视上只要播戏曲,她就能津津有味地看上半天。而且,俺娘特别喜欢热闹,左右邻居或儿孙们一来,她就乐呵呵地合不拢嘴。”
家人还向我们总结了老人的长寿秘诀:手脚勤快,心地善良,无欲无求,不挑剔,不生气,不迷信,不为儿孙瞎操心。
“上了年纪后,俺娘不喜欢吃硬食,愿意吃包子、饺子等带馅儿的食物,素的、荤的来者不拒,前几年还愿意喝茶,年纪大了,我们怕她骨质疏松,都不让她喝了。”王成国告诉记者,现在政府每月都给老人发放高龄补贴,过年过节的时候,镇政府和村委还会给老人送钱物,老人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
“我活了100多岁了,一年到头很少生病,我觉得生活作息要规律,不让自己太劳累,心情要开朗,这就是长寿的秘诀吧。”曹士香老人如是说。
本报记者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