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这个小镇有一条25公里的野韭菜沟,邀你来打卡体验西北浓郁的蒙古族风情
新疆巴州有条25公里长的野韭菜沟 有着蒙古族风情 来吃韭菜吧!
标签:中国新疆旅游、新疆巴州和静巴伦台、25公里长的野韭菜沟、边疆美食民族风情游、旅游景点推荐介绍
在新疆,绿洲深处的某些独特性地域表现形式非常令人感到不理解,或者说充满着某种神奇,比如一种植物的霸道生长和表现出的排异特性,硬是将自己的势力扩展成一个地域的标志。比如博乐境内的8公里的野葱沟,就只属于野葱,其他植物都是作为陪衬。而笔者要说的南疆巴伦台,也有一条长满单一植物的野韭菜沟,这个专属于野韭菜的沟位于呼斯台村,也是一处十分壮观的美景。
数千亩野韭菜正是鲜嫩葱翠的时期,适合采摘和做成各种美食进行品尝。野韭菜还有一个名称叫山韭,因此,属于“山”字牌的植物,就是野性强悍。巴伦台镇呼斯台村的草原属于那种山势起伏、沟壑纵横的坡地草原,草原地貌非常具有观赏价值,也是当地蒙古族牧民最重要的冬春草场。野韭菜何时开始在这里扎根和逐渐蔓延开的,谁也说不清楚,只是认为这种植物可能是被一些鸟儿将吃到肚子里的种子通过粪便排到了这里,而这些野韭菜的种子恰恰是瞌睡找到了枕头,因为非常适应这样的环境,它们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草原、山坡生长。野韭菜就有韭菜的浓郁气味,还有野性的辣涩,外形粗壮挺拔,是因为其对于周围其他植物的掠夺性攫取自然养料的原因。这就不难理解巴伦台的呼斯台村会有一条野韭菜沟了。
呼斯台村因盛产野韭菜而逐渐为外界所知晓。呼斯台村居住着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在新疆有着非常广泛的居住地,除了这里,还有伊犁、博乐、阿勒泰等地,只要有草原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长期的游牧迁徙生活,让这个民族拥有了非常强悍的历史文化,是一个能歌善舞、传承着本民族诸多生活礼仪习惯的民族。无论游客抵达这里是为了观光韭菜沟的壮美,还是体验沙漠深处的绿洲上的蒙古族风情,都是不错的选择,况且巴伦台附近库尔勒、博斯腾湖等都是非常不错的旅游抵达地。
据相关医学书籍记载,野韭菜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有许多微量元素都是人体的必需。因此,这里25公里的野韭菜沟,无论从地理人文特点,还是植物地理学的研究,还是从其食用和药用价值上,都是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在这个村,农牧民对于野韭菜的也不是那样简单地仅仅是用来制作韭菜炒鸡蛋、韭菜拌面、韭菜饺子、韭菜包子这些常规食物,而腌制韭菜花酱才是相当不错的一种调味类的食物,不过要等到8月份韭菜花开的时节才可以。韭菜花酱用来吃饼子或者牛羊肉的时候当蘸料,别有地域风味特色。
野韭菜沟的风光也是非常不错的,沿着长满茂盛的野韭菜的沟行走,韭菜的芬芳沁人心脾,一路向上,白色的蒙古包星星点点,在葱翠的野韭菜丛中,非常的好看。走累了,可以在任意选择一个蒙古包歇歇脚,喝奶茶,品尝美食,欣赏蒙古族歌舞,特别是那种从胸腔中飞出的长调民歌,一定会将你带到那个辽远宽广的草原尽头,雪山之巅,任思绪飞扬。因此,这个季节,从乌鲁木齐、库尔勒等地来的疆内游客,以及远道而来的疆外游客,尤其是爱好原生态的旅游环境的,都会不惜改变行程,到这里转转,采摘野韭菜,再亲手制作韭菜美食,真是一种不错的休闲。(1547字)
文| 木子(四川乐山人,985高校中文系学士,作家、新闻、策划人,苏白传媒本部策划部策划编辑、评论员。)
审读| 苏白传媒 编审 邹剑川
运营| 苏白传媒 丹丹
其他:部分图片供模拟想象,并不代表文字特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