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2019-09-18   达晋医学

达晋编译认为,要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取决于多种条件。首先是写作者的学术功底。如果学术功底不深厚,是做不出高水平研究的,那样也写不出高质量的论文。因此,做学问一定要打牢学术功底,建立学养深厚、见识广博、思想敏锐、富于创新的学科专业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不愁做不出高水平的研究,也不愁写不出高质量的论文。经常看到一些人为写不出好文章发愁,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术功底不扎实。

其次,要实实在在地做研究。研究出思想、出智慧,如果没有深入系统的研究,没有学术上的真知灼见,也写不出好论文。有的人愿望良好,希望写高水平的文章,在高级别刊物上发表,但却不愿下苦心做研究,而是力图在研究之外走捷径,这样即便文章发表出来了,也不会为学界所重视,尽管这样的文章已经成为了文献,但却不可能有什么文献价值。研究是写作的前提,写作是对研究成果的反映,研究和写作是源流关系。多做研究,做高水平研究,是写出高质量论文的必要条件。

第三,深思熟虑,精心构思。文章构思是在已经做过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情况和结论进行理性化的架构,用一种理性的结构有效地反映研究结论。研究过程是复杂的,研究材料是多样的,研究所涉及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如何将这些纷繁复杂的内容在篇幅有限的论文中反映出来,需要裁减得当、突出主题、保持均衡、构成体系。因此,写作中一定要深思熟虑,充分驾驭和把握整个研究工作,对写作内容要烂熟于心,这样才能在成熟的腹稿的基础上写出好文章。

第四,反复修改。要写好论文不能不重视修改,在一定程度上,对修改的重视程度决定论文的质量。有人说,写作是一门令人遗憾的艺术。没有人敢打包票说,自己写出来的文章不需要修改。写作中各种问题都很容易出现,明明自己在腹稿中设想得非常严谨的逻辑,但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后却显得欠周延;自己十分认真地对待语法和用词的问题,但文稿写出来后还是会出现各种句法、表达错误。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写作完成后经过反复修改才能得到更正。通过修改论文,既能优化论文质量,又能提高写作能力,有一举两得之功效。

第五,一篇好的论文还需要表达自己的心声。如果自己写出来的学术论文所表达的不是自己的学术思想,要写出好文章实在是不可想象的。好文章是一个人的学术信念、学术研究和学术写作三者的高度统一,好文章中有一种令人挥之不去的“魂”,这就是写作者矢志不渝的学术信念。

谁都希望自己的论文是高质量的,能够受到读者的好评,学位论文还要得到同行专家学者的肯定。但对学术论文质量的评价,尽管作者有自己的看法,但却不是由自己说了算的。论文写出来发表后,作者往往可能会窃喜一阵,但论文质量最终要由读者和学科专业领域的学者来评价。也就是说,论文质量的高低是由同行评价的。尽管如此,要保证论文质量,关键在作者主观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