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女儿竞风流,百花齐放各千秋。圆润玲珑的宝钗,气度不凡的探春,孤傲多泪的黛玉,率性可爱的湘云……个个都是那样神采飞扬,超凡脱俗。
从她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也可以领悟到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些活得如此精彩的女子,身上都有各自的特点。我们若能学得一二,也足以受用一生了。
薛宝钗:情商高,活得顺风顺水
薛宝钗出身四大家族中的薛家,貌可比国色天香的牡丹,才华俯视众生,生活中极有涵养,懂得随分从时,藏愚守拙。
宝钗小小年纪就成熟稳重,识得大体,是上至贾母及各位太太,下至小姐、丫鬟们眼中,最懂事周全的人。
宝钗做事向来滴水不漏,她懂得如何把握分寸,既给对方留下余地,又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初进贾府时,她很快就与众人打成一片,连小丫头都爱跟她玩;家中送来的特产,她不显厚薄挨家挨户送去,连小家子气的赵姨娘都夸她识大体;湘云没钱做东,她不动声色地在背后相助,一场螃蟹宴让大家都玩得尽兴而归。
宝钗与黛玉一开始的关系并不太好,后来却因为一件小事尽释前嫌。
在一次行酒令中,黛玉不小心说出了《牡丹亭》里的句子,被宝钗听了出来。她当时不动声色,回去后才悄悄“审问”黛玉,最后还像大姐姐一样跟她谈心讲道理,让黛玉心悦诚服。
贾母称赞宝钗: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
薛宝钗的情商,堪称一本教科书,在哪里都能活得如鱼得水。情商高的女人,心里有底线,待人有分寸,懂得替别人着想,无论走到哪里都能顺风顺水,游刃有余。
贾探春:自立自强,能把握人生格局
林语堂说,十二金钗,最喜探春。她是《红楼梦》中的黑马,令我们常读常新。
她能诗能文能持家,没有黛玉的娇弱,却有她的几分才气,没有宝钗的深沉,却比她还要透彻。
她的生母赵姨娘浅薄鄙陋,她就立志走出去,努力学习,择善而友;凤姐病倒时,她当仁不让地接过管家大权,秉公执法,明利除弊;抄检大观园时,也是她最先预感到家族的败落,挺身而出,痛斥刁奴。
探春做起事来雷厉风行,下人们都不敢怠慢;她发起脾气来,就连凤姐和平儿也得让她三分。探春是一朵“玫瑰花”,又红又香,无人不爱,她的善良也带有锋芒。
人人都知道她不好惹,却个个对她赞不绝口,凡事也更考虑她的感受。
不管结诗社还是代管家务,大家都会征求她的意见;就算她的生母赵姨娘闹事,别人也会看在探春的面子上不敢多言。
探春虽为女子,在三从四德的时代,她却具有现代独立女性的意识,有着令人赞叹的觉醒。
探春曾放下豪言:“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
不必接受习以为常的命运,努力发现并运用自己的力量。这便是女性的破局之道,你不是娇花,从来不是。你自己就是养花人,拥有整个花园。探春的自立自强,让她走出原生家庭的泥潭,成为人人又敬又爱的“玫瑰花”。
林黛玉:待人真心,才值得深交
黛玉冰清玉洁,天资聪颖,才比谢道韫,貌若病西施,虽人们常说黛玉有些任性、小心眼、爱哭,但大多是在宝玉面前,因为她待宝玉一片真心,才毫无顾忌地流露真情。
黛玉就像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喜怒都要形于色,很少见她刻意笼络谁,倒经常见她和宝玉吵架,还动不动就打趣别人。
李嬷嬷就曾吐槽:“真真这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尖!”
大观园中人人都说宝姐姐好,可总是在表面上客客气气的,到了最后,大家发现真正可以交心的人其实是黛玉。
凤姐跟宝钗说话很客套,却经常跟黛玉开玩笑;
湘云曾被宝钗折服,最后陪她中秋赏月的却是黛玉;
至于紫鹃,更像是黛玉的亲姐妹,两人常说掏心窝子的话。
黄金万两容易得,知己一个也难求。黛玉的一片真心,得到了宝玉的一世痴情。
交朋友或是谈恋爱,不是看对方有没有缺点,而是看他对你真不真。好朋友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一定会肝胆相照。只有那些真心坦诚相待的人,才是真正值得深交之人。
史湘云:活泼爱笑,能拥有好人缘
史湘云出身于四大家族中的史家,是贾母的侄孙女,从小父母双亡,却却一直以洒脱的性格笑对人生。
湘云的出场,总是带给大家欢乐。她心直口快,为人洒脱,无拘无束,古道热肠,身上有着难能可贵的天真的孩子气,以及洒脱不羁的奔放个性。
见着宝玉就喊“爱哥哥”,喜欢宝钗就说“这些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看见邢岫烟典当衣服还要打抱不平,嘴馋了就拉着宝玉烤鹿肉,喝醉了就醉眠芍药裀,嘴里还不忘行酒令,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湘云活泼爱笑的性格也让她得到了大家的喜爱和帮助。贾母隔三差五就接她来大观园玩,宝钗帮她解了做东之围,就连袭人、香菱等人都与她相交甚好。
张爱玲说,史湘云是最得现代人欢心的红楼女子。
湘云真是一个非常难能可贵的女孩子,在这样缺爱的环境下成长却依然能洒脱欢喜,笑对人生,更因为她这种性格,让大家都喜爱她,她也是红楼中人缘最好的女子之一。
愿所有女子都能像湘云一样,活得简单而快乐,明媚又清新,带给别人欢笑和温暖。
文/许你安然 文艺小清新一枚,喜欢在岁月静好的日子里写点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