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若是他当上了皇帝,我想八国联军根本不敢踏进北京半步

2019-06-30     酱酒直通车

字数:1053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从“康乾盛世”后,清朝渐渐落入了“兴起—鼎盛—衰落”宿命。在鸦片战争爆发后,列强纷纷以武力逼中国开放市场,并签订了割地赔款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更有内有太平天国叛乱严重打击了清朝国力,外有八国联军入侵,庚子赔款后清朝已无力再振。就在这样一个风云激荡的时刻,大清皇家却发生了一次悲剧的继位事件,一个无才无能的人靠演戏当上了皇帝,而一个真正有才有能的人却失去了皇帝的位子。这个遗憾失去皇帝位子的人,就是晚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恭亲王奕欣,道光皇帝的第六个儿子。

恭亲王,和硕恭亲王奕䜣,他经历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个朝代,而他每次都能成为焦点人物。他是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名王重臣,道光皇帝对这个能干的儿子是非常重视的,每次出去打猎,恭亲王打到的猎物总是最多的,说到治国的方略,恭亲王也说的头头是道,当时,道光皇帝是决定把皇位传给恭亲王的。当年还是四阿哥的咸丰也去打猎,一只猎物没有。其实是箭法太差一只也打不着,却美其名曰说自己怕伤着“孕妇”。一说到治国方略,咸丰直接跪在地上咚咚磕头,说儿臣日夜祈祷皇阿玛万寿无疆,不敢想别的事儿。

爱新觉罗·奕欣,号乐道堂主人,是清末的政治家、洋务运动指挥者。假如奕欣成为大清皇帝的话,以他的聪明才智可能会做出康熙皇帝的丰功伟绩,只可惜他却只是个王爷。道光皇帝对这个儿子也很看重,想把皇位交给他。不论文采还是武略,奕欣都深得道光皇帝的喜欢。可他还是只是恭亲王,不是咸丰皇帝。道光皇帝资质平庸,才具一般,是一个“守成之君”,而非“创业之君”,在选人用人的问题上表现的犹豫不定,致使很多官员忽上忽下,如杨芳、琦善、林则徐等等,当初若是他当上了皇帝,我想八国联军根本不敢踏进北京半步!

好景不长,慈禧也是个追求势力的人,很快奕䜣便遭慈禧太后猜忌,随后被革除议政王头衔。1884年,奕䜣终于因中法战争失利被罢黜。尽管奕䜣十分有才干,但是历史没有假如。先是错失皇位,再是被慈禧猜忌,加上当时黑暗的晚清朝廷,纵然奕䜣载有天大的本事也终究无力回天。就像明末勤于朝政的崇祯帝,纵然日日亲政也挽救不了行将就木的大明。奕䜣还主张自强,学习西方,大力支持李鸿章等人办理洋务,他一心为了清朝统治,但还是被其他不学无术愚昧的王公贵族排挤,攻击奕䜣“以夷变夏”,骂他是“鬼子”、“鬼子六”。单靠某个励精图治的皇亲国戚妄图挽救腐败的封建王朝本身就是不可能的,崇祯是这样,奕䜣也是这样。时隔二百年,历史再次向人们印证了这个颠扑不破的道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PLSR2wB8g2yegNDo329.html













消失的农家猪

2019-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