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可能吗:40岁还想当空姐,美国的空姐为什么可以

2019-05-10   骑驴微观世界

提起空姐,你大概会联想起温柔可爱、在机舱口向你微笑招手的小姐姐们吧。在很多人眼中,空姐就是年轻美貌的代言词,甚至某些产业还会打出“空姐”的招牌。

在中国以及大多数国家,空姐的形象是这样的:

年轻、优雅、知性、美丽,几乎就是空姐的代名词。

然而,在美国的很多航班上

并不是所有的空姐都像中国这样以年轻漂亮作为主要特色。在美国,83岁的贝蒂·纳什依然活跃在空姐的岗位上,她甚至都还表示不敢想象退休。

在国外航班上遇上年龄偏大的“空嫂”却并不罕见。美国空姐的平均年龄为46.3岁。这和中国几乎清一色的年轻漂亮的乘务员队伍形成鲜明对比。

难道只有中国才重视外表,美国人观念里的空姐和我们本就大相径庭吗?

乘坐飞机对许多中国人来说仍是奢侈品,中国有8亿人没有坐过飞机。而在美国,人均每年乘坐航班大于2]。

所以在中国,航空业远没有像美国那样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选择,空姐仍然属于“高端服务人员”。

而且,由于航空业的份额更少,成为空姐的竞争也就更加激烈。中国每年需新增空乘人员大约在3000人左右,中国开设空中乘务的院校就已达到300多所,空乘人员的培养严重供过于求。

某航空在全国公开招募空姐,300多个岗位就吸引了近5万名选手前来参赛。她们中除了学生外,还有教师、模特、公务员、公司职员,甚至有研究生、博士生来参选。航空公司有足够的空间来挑选更加年轻漂亮的空姐。

年轻漂亮的空姐不仅仅是航空公司实现差异化营销、留住“高端旅客”的方式,还是对外展现公司品牌形象的窗口。

中国40岁的空姐去哪儿了

在中国,年龄成了空姐的第一个门槛。以南航为例,2006年开始南航以海选的方式筛选空姐,要求年龄在25周岁以内,直到2015年,这一标准才放宽到30周岁。

2013年,南航下属的某公司有乘务员158人,其中40岁以上的人员只有5人,有120人都不到30岁,这其中还有88人工作经验不到一年。

不仅是录取时有明确的年龄要求,职业发展的困境也让空姐变成一个只能吃青春饭的行业。

空姐的工作环境空间相对狭小、工作量大,而且通常饮食不规律、睡眠质量差,这些都会阻碍空姐留下来。

空姐常年在万米高空工作,最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

一项对1067名空乘人员的身体检查发现,70.57%的空乘都被检查出疾病,其中检出率最高的就是肌健炎、感音性耳聋和盆腔炎等。而他们的年龄也全都不超过36岁。

而且,空乘行业职业发展空间有限,晋升机会少。一位飞行8年、29岁的空姐选择辞职,就是因为觉得一直做空姐不是长久打算。某航空公司的年度总冠军在入职3年后就选择了一大型房地产公司就职。

不同于美国空姐有工会保障,中国大部分航空公司聘用空乘都是合同制,不能享受正式员工待遇。空姐既没办法得到工作保障,也没有那么美好的职业前景,还要承受长期的职业劳累。这个行业也在迫使她们在认清现实后选择离开,补充进来的,又是年轻的一代。

国外的空姐虽然年纪大,但是当空姐作为一项职业时,她们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更专业的技能提升上,比如语言沟通、急救或者协助急救等。

而在中国,空姐只能作为短期工作,通常她们在入选后也只接受半个月到三个月的培训。

年轻漂亮,真的就是唯一的优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