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学的书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看过,刚开始看的时候对于成功人士满是羡慕,热血沸腾,觉得自己的人生也有了无限可能,宝马香车的日子指日可待,可一周左右热情退却,甚至都不甚能记清楚里面到底讲了啥。
成功学书籍带来的关于成功成事的印象却不是能轻易抹掉的,心里总是觉得成功这件事一点都不难,好像我们只要愿意伸手就会拿到想要的一切。但是这种想法只会让人变得浮躁,静不下心来学习新的事物,踏踏实实地做事情,这种状态是肯定成不了事的。
我之前一直以为是人本身的性格起主要作用,在看了《终身成长》后,有了新的认知。原来我们所做的选择以及工作的状态主要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所决定的。
《终身成长》这本书是是著名的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领域内杰出学者,也是全球最大教育单项奖--“一丹奖”的获得者卡罗尔·德韦克的著作。他在经过十几年的实验观察研究中发现其实对一个人影响最大的是他的思维模式。
卡罗尔在书中详尽描写了人有两种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积极影响,以及我们怎样转变自己的思维模式。
1、人的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
从字面也不难看出,固定型较为保守,是惧怕改变的,想要维持旧有状态的,认为主要是天资有别,而成长型较为开放,时间轴也较长,是渴望提升的,认为人的能力是可以靠后天的努力来提升的。
《终身成长》里说卡罗尔在哥伦比亚的脑电波研究室可以通过脑电波对人某一时刻的兴奋度来反应他的兴趣点。研究中发现,对于同样面对艰难问题的人们,一部分人的脑电波显示他们对于反应其能力高低的反馈感兴趣,也就是说,他们在被告知答案是对是错的时候注意力非常集中,而在可以帮助她们学习的信息时并不感兴趣。而另一部分人则对相反。
这听起来相当熟悉啊,简直就是上学时对答案情景的翻版。有的学生只是在对答案的时间段里注意力高度集中,等到答案一对完,立刻陷入另一种状态里,对于老师的讲解就听不进去了。而另一部分学生,踏踏实实地认真听讲,期望把错题消灭,成绩得以提升。可以观察到的是,通常后者的成绩较前者好且稳定。这前者就是固定型思维模式,而后者是成长型思维模式。
为什么这些学生会对结果看的十分重要呢?卡罗尔指出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通常会认为能力是固定不变的,结果是对能力的印证,但成长型思维模式则认为能力是可以通过不断努力学习来提高的,结果只能反映当下,并不决定未来。
2、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积极影响
1)对自身影响
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成功的评判的标准是过程中有没有付出全部的努力而不是优越感。
泰格·伍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球员之一,他非常有野心,希望自己是最棒的高尔夫运动员,1997年年仅21岁的他已经世界排名第一。但他的体育生涯也并非一帆风顺,在紧随而来的1998年他就遇到了职业生涯的瓶颈。大师赛之后他对自己丢失桂冠比较失望,但仍然对自己付出努力而拿到前十名开心,因为“我对自己的坚持感到骄傲”。英国公开赛后他仍然没有重回第一,但他始终认为“做到一个更好的自己更为重要”。当外界认为他也不过是个昙花一现的体育明星时,他专注提升球技,终于凭借1999年的13场比赛9次夺魁赢得世界瞩目。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通常都考虑长远,有良好的心态,坚持不懈地努力接近心中的目标。
2)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在两性关系的稳定建立需要双方的付出,发生冲突遇到问题时,不要陷入愤怒与指责,尽快找出问题所在,解决掉它,是两性关系更加密切。就算是失恋了,也能从中认识自己,清楚自己更适合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其实不只是两性关系,其他关系也是一样,只要我们不是过于苛求完美,陷于愤怒和指责,我们都能从中有所收获。而我们不断的反思和成长也会有助于人际各种关系的和谐。
3)对教育者的影响
如果教育者坚定认为能力是不能通过努力来提高的,他就不会对目前尚没有那么优秀的学生有耐心,也不会支持鼓励他们。对于目前能力尚待提高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因此失去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所以成长型的思维模式对于教育者影响巨大,毕竟他关乎到许多孩子的未来,它使孩子们更积极向上迎接未知的人生。
3、怎样改变思维模式
既然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优势这么大,我们怎样才能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呢?
卡罗尔提出的方法很像是把固定思维模式的我们当成一个小朋友,然后按照我们希望自己改变的方向培养我们自己。
我们接受固定思维的存在,不苛求完美的自己;观察他的反应,看什么时候固定思维会跳出来,了解他的诱因;根据观察的结果给他起个名字,更好地了解他,和他相处;再慢慢教育他,当他出现的时候,想他会做什么,想想自己的诉求,让他和我们一起成长。
我们都希望给别人的印象是沉稳专业,踏踏实实地做事,成长型思维令我们把目光放的长远,静下心来,不过分计较一时的得失。
我们很小就听过“擒贼先擒王”,学东西学核心,做事要抓住关键。《终身成长》中提出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就是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关键。做事以它为核心出发,才能有不骄不躁的良好心态,愿意努力付出来获得进步和成长。一以贯之,才能获得终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