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富也不能富孩子,让孩子吃点苦,有"台阶"让他自己爬。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让孩子自己亲自去做,哪怕在完成的过程中没有别人完成的好,但终归是孩子自己的劳动成果。只有一次一次的做不好,才能换来今后的更加完善。如果总是依赖别人,那么你的一生将始终与贫穷和低声下气为伴。孩子有了自己的能力和地位后,与家人和社会的沟通才会变得更容易,也才更能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
下面分享一则小故事:
说的是一个商人有两个儿子,这位商人父亲非常的宠爱自己的大儿子,他想把自己的全部财产都留给他。但是母亲很可怜小儿子,她请求自己的丈夫先不要宣布分财产的事。她想找个办法让两个儿子分得平均一些。商人听了妻子的劝告,暂时没有宣布分财产的事情。
有一天,母亲坐在窗前哭泣,刚好被一位过路人看到了,过路人见状就走上前去,问她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她说:"我怎么能不伤心呢?对我来说,两个儿子都一样亲,可是我的丈夫却想把全部财产留给大儿子,而小儿子却什么也得不到。在我还没有想出怎么帮小儿子之前,我请求了丈夫先不要公布他的决定。但是我直到现在也没有想到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路人听后回答说:"你的烦恼其实很容易解决。你只管让你的丈夫向儿子们宣布,告诉他们大儿子将得到全部财产,小儿子什么也得不到。但是放心,以后他们将各得其所的。"果然,小儿子在听到自己什么也得不到之后,就离开家出去谋生了。他在外面学到了很多手艺,也增长了很多的知识。而大儿子就一直依赖着自己的父亲生活,什么也不学,因为他知道,他是富有的,他将得到他父亲的全部资产。
当父亲去世之后,大儿子什么都不会干,最后把自己所有的财产都消耗光了。小儿子却靠着在外面学到的各种赚钱本事,变得越来越富裕。
实际上,在不少发达国家,对在校学习的孩子的要求都是非常苛刻的。在日本,许多学生都会利用课余时间去到饭店端盘子、洗碗,做家教,在商店售货或者去照顾老人等,并以此来赚钱交学费以及做平时的零用钱用。在美国,他们一贯教育孩子自主自立,七八岁的小孩就成了"小商人",出售他们的"商品"来挣零花钱。美国中学生有个口号:"要花钱自己挣"。每逢假期,他们就成了打工族,自食其力。
现代家庭里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物质生活相对优越,许多事情都由大人包办,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免不了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这对以后孩子参与社会竞争是十分不利的。为人父母要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家长应该让孩子成长为一棵独立支撑、独当一面的大树,而不是靠大树遮风挡雨、经不起风吹雨打的脆弱小弱苗儿。
人的一生有无数级台阶--学习、工作和生活。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去面对和攀登这些人生的台阶呢?是牵着手、搀扶着上,还是抱着上?不同的父母会有不同的答案。可想而知,如果家长牵着、搀扶着孩子,就会使孩子产生依赖性,他们就会常常把父母当成拐棍而难以自立。如果家长抱着孩子上台阶,把孩子揽在襁褓里,那么,孩子就会成为被抱大的一代,不经风雨,不见世面,只会更难立足于社会。
平时,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上学接送,放学陪读,甚至考大学家长还要跟着做"保姆"。孩子大学毕业后找工作,又得家长跑单位,当"职介"......这样,孩子是很难自立并且大有作为的。即使再富也不能富孩子,让孩子吃点苦,有"台阶"让他自己爬。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一鼓作气",攀上光辉的顶点。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喜欢的可以关注我,每日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