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脚下的小城,“美如童话世界”

2019-12-21     户外视界

每当冬季来临

很多人都选择到吉林看雾凇

其实在天山脚下

也深藏着美轮美奂的雾凇童话

不是吉林雾凇岛

却有北国飘雪、十里冰封、

千树万树琼花开的冬日美景

这里只是坐落在天山脚下的一座小县城

摄影/张进刚 吴红军


这座小城不仅有绝世的雾凇美景

还是新疆汉文化的母源地

是古丝绸之路北新道进入新疆的第一重镇

与乌鲁木齐、伊犁齐名的“三大商都”之一

素有“古牧国”“文化重镇”“万驼县”的美誉

它就是,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巴里坤悠久历史

巴里坤古称蒲类国,1954年,成立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隶属哈密市。


巴里坤一说系突厥语“虎湖”之意,因巴里坤湖而得名;一说系蒙古语“巴尔库勒”的谐音,意为“虎前爪”,以地势险要取名;一说为古代月氏语。


巴里坤是全国三个哈萨克自治县之一,境内中蒙边界线长309公里,设有国家一类季节性开放口岸—老爷庙口岸,是新疆与蒙古国发展边贸的重要开放口岸之一。


古西域汉文化发源地——巴里坤

秦末汉初,巴里坤是当时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蒲类国,中原文化流传进蒲类国得益于蒲类古道。


后来丝绸之路新北道开通后,隋唐、元代、清代到近代,两千多年的变迁中,各民族的生活习俗与中原汉文化一起流传到了这个历来的兵家必争之地。


因此这里也修建了当初为驻守而生的古城,

催生了古城墙、庙宇、古民居等大规模的建筑。

建于雍正和乾隆年间距今有200多年,

巴里坤古城是东疆的门户,

丝绸之路重镇、草原明珠,

是新疆的历史文化名城。



巴里坤古城分为相邻的两座

分别是汉城和满城,

汉城以当年居住的主要是汉族兵勇、居民而得名,

满城曾经居住的则主要是满族八旗兵勇。



这里接纳和融汇了来自各方的形形色色的人群

人们不分你我,彼此认同

共同消解远离故乡的孤独

守护各自地域文化的精髓

最终,无数颗心灵的虔诚

成就了巴里坤千百年来的辉煌

巴里坤成为新疆汉民族文化的源头之一

这也让巴里坤成为今天人们

了解新疆汉文化历史的一个窗口


新疆的“雾凇岛”

巴里坤人文底蕴深厚

却以自然风光甲天下

一年四季皆是美景

尤其是冬季时

驱车从乌鲁木齐开往巴里坤

一路皆是胡杨成排凝霜雪

榆树枝头绽银菊的雾凇美景


@冰城馨子


因地处边疆

沿路的车辆也极少

一路开过去,视野中人迹萧疏

只是偶尔会看见几簇羊群在路边吃草

看见几匹俊美从马路边的树林穿过

冰天雪地的世界里

白色的羊儿与遍地的白雪融为一体

而棕色的马儿却隐没在银装素裹的林海里



一场大雪后

巴里坤古城内那些

古老的庙宇和民宅更是银装素裹

愈发显得肃穆庄严


摄影/张进刚 吴红军


庙宇照壁森然

院内的老柳树枝条灿灿

好一派冬日的古典风光


自然景观震撼无比

巴里坤不仅雾凇甲天下,更有许多绝世的美景。


巴里坤湖(蒲类海)

巴里坤湖是咸水湖,海拔1585米,湖由四周泉水汇流注入而成,水域面积最大时达800多平方公里。民间称为“西海子”,是巴里坤的一大景观。



清时李銮宣“鹳鹤盘空起,鱼龙得气酣。尾闾何处泄,不必注东南”和史善长“滟滟溶溶波一片,古苇纤鳞都不见,周三百里磨青铜,历万千年澄匹练。”诗意描写的即是巴里坤湖的美景。



怪石山(奇山圣水)

怪石山位于巴里坤古城西北60公里处。整个石山怪石嶙峋、“疮孔万千”,在湖光、绿草、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绮丽无比。



山腰一花岗岩巨石陡壁上有一窝清凉纯净的泉水,只能用芨芨草秆去吮吸,奇怪的是这小石泉水喝不干,冬天不冻,当地牧民称为“圣水泉”



鸣沙山

巴里坤鸣沙山位于天山北麓的松树塘牧场上,规模位居全国四大鸣沙山之首,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碧蓝的湖水,金黄的草原,白鹳在天空中翱翔,天鹅在湖水中自由的嬉戏,一派世外田园风光尽收眼底。



清代中期,文人李维城撰拟了

巴里坤八景

天山松雪、瀚海鼍城、龙宫烟柳、镜泉宿月

岳台留胜、黑沟藏春、尖山晓日、屯稼堆云


天山松雪


瀚海鼍城


龙宫烟柳


镜泉宿月


岳台留胜


黑沟藏春


尖山晓日


巴里坤之奇 —六月飞雪

6月的巴里坤群鸟争鸣,蝶舞蜂喧,群芳竞秀,花草盈野,百花争艳,千枝绽绿,突然一场大雪,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出现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



巴里坤之奇—百川西流

都说“大河向东流”,在巴里坤却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冰川、雪峰的融水会经草原上的小河道,西流汇入巴里坤湖,这就形成了巴里坤河流走向的奇怪现象。



巴里坤之奇—夏种冬收大碗

清朝时,大量满族人戍边巴里坤,他们推崇的“满汉全席”成为当时社会饮食追逐效法的标准,其中的“下八珍”八大碗深受民间喜爱。



巴里坤黄金土豆盛宴

巴里坤的父辈们对洋芋有着特殊的情感,在那个物资匮乏,生活艰苦的特殊时代,洋芋成了他们的救命粮。巴里坤县气候高寒,适合土豆生长,土豆在当地又被叫做洋芋。



这些年条件好了,土豆不再是主食,成了蔬菜,可是变来变去,巴里坤人民的餐桌上从来也没少过它。土豆变换了各种模样和味道:有丝有片、有方有圆、有甜有咸、有酥有糯。



没多长时间,一桌子土豆宴就摆上了桌:土豆饺子、土豆丸子、土豆饽饽、土豆饼、拔丝土豆,连时髦的薯条、薯片都被妈妈们复制上家庭餐桌。


如今,巴里坤县的土豆不仅在哈密地区有名气,在全国都很有名。


巴里坤神奇驴奶

驴奶富含功能性乳清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对肺结核、气喘、胃炎等有辅助治疗作用,饮用驴奶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



巴里坤县花园乡奶驴繁育基地,占地面积1600亩,有近千亩的饲草基地,优质的饲草料基地为养殖业提供可靠保证。牌驴奶粉、驴奶奶昔、“金驴三宝”。


一头驴犊也可以收入2000元,一头奶驴一年驴奶收入可达10800元,另外还有驴肉收入。粗略一算,除去人工工资、草料以及棚圈折旧和奶驴药品治疗费用,一头驴大约能挣5400元。



老爷庙口岸

国家一类季节性开放口岸老爷庙陆运(公路)口岸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境内,与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相邻,对面为布尔嘎斯台口岸。


老爷庙口岸历史上就是古代商人的驿站,是中蒙之间的通商要道。1991年6月24日,中蒙两国政府达成协议,开放老爷庙—布尔嘎斯台口岸。老爷庙口岸于1992年3月正式开通。

旅游经济发展迅速

毫无疑问,绿水青山已成为巴里坤的金山银山,成为巴里坤的金字招牌。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特色的风土人情巴里坤这些年来先后建成了兰州湾子旅游景区、巴里坤湖生态旅游景区、高家湖旅游景区。



巴里坤湖是巴里坤县打造草原生态旅游的景区之一。如今巴里坤湖,自然和人文相得益彰,良好的自然生态让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聚宝盆”。



截至今年8月,巴里坤湖景区直接带动78户183人增收,其中脱贫群众30多户,间接带动1000余人,人均年增收2000元。

巴里坤金疙瘩

煤炭资源

巴里坤煤炭资源远景储量预测资源量712亿吨。712亿吨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100辆半挂车都需要拉将近1700万次!



大家熟悉的巴里坤煤田312亿吨,为国内稀缺煤种,是煤焦化和煤化工的良好原料;而三塘湖煤田400亿吨,是优良的动力、发电和煤化工原料。


石油资源

巴里坤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三塘湖盆地,面积2.3万平方公里,被国土资源部油气储量评审办公室验收确认为亿吨级油田,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重点实验区块和实验项目。


古城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

巴里坤夜色

夕阳漫天红

夜色散发着神秘的幽蓝

灯光柔和而靓丽

古香古色中又透露出一股时尚



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交相辉映

当华灯初上时有种时空交错

古今穿越的错觉

可以肯定的是

巴里坤发展的脚步不会踏坏历史的痕迹



这座天山脚下的雾凇小城

自然风光秀美,人文底蕴深厚

这个季节正美的如同仙境

择一周末约上三五好友

一起去巴里坤欣赏绝世雾凇

感受这座小城厚重的历史气息


巴里坤人是幸福的

如今的巴里坤已今非昔比

未来必将更上一城楼

让我们为新疆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点ZAN

让更多的人了解

天山脚下这座绝世古城

(来源:骑驴旅行,仅限于非商业性信息传递之用。如有侵犯您正当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时间内删除,并致以歉意。)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MyHKW8BMH2_cNUgPday.html


什么是成都?

2020-06-19





















遇见奇迹!

20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