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有多少交易者活成了赌徒的样子?看完大彻大悟

2019-11-16     狼行华尔街

有多少交易者活成了赌徒的样子

交易里一个最大的实践性谬论在于人明明是非理性的情绪性的,但是各种技术分析理论却一直以理性人为理论展开的前提。

人们在实践中总结理论的初衷是为了更好的认知所有的事物,但是在交易的世界里却是很容易舍本逐末,越是追求完美不亏钱的理论就越是容易让自己忽视本该重视的东西。

在诸多的技术分析理论中无一例外的假设了每个交易者都是根据可得信息作出最优决策的理性成熟的交易者,不会恐惧,不会冲动,但是这可能么?也许在非开盘时间会可能,但是在开盘时间内几乎不可能,肾上腺激素的分泌可不是自己可以理性控制的,并且人性的缺点有优点是与生俱来的,人本身最擅长的就是为了满足感性欲望可以丧失理性决策的能力,这也是知易行难的症结所在。所以前提条件达不到,最炫彩的理论也只是沙上的塔。

人生来皆有赌性,所以澳门和拉斯维加斯成为许多赌徒试图逆天改命高的翻身地,不否认,人的一生总是需要破釜沉舟的堵上那么几次,只是有的交易者从进行投机交易开始不是抓住机会赌那么几次,而是每一次都在赌,谁能一直都可以承受赌输的后果?赢了可以会所嫩模,就怕输到最后连工地搬砖的机会都没有了。

如果说非要分出有什么区别的话,只能说有的交易者把交易视为一种工作,他们不奢求每一次都可以赚钱,更不奢求一夜暴富,但是一直在追求一种大概率的胜面,只有在概率之内的时候才会进场交易,而有的交易者把交易视为一种赌运气,期望每一次交易都可以盈利,认为机会遍地都是,没有进场时机的选择,更不要提什么资金管理与交易系统。

另外,不要轻言盘感,如果没有经历过许多次赚钱与亏钱的交易,就不要用盘感来安慰自己,并觉得这是一种天赋,这种做法也只不过是一种与赌博没什么区别的冲动,行情从来都不会因为你的自我感觉良好而上涨。

鱼的记忆只有三秒,其实人的记性也长不了多少,好了伤疤忘了疼,每一个亏钱的交易者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方面都一无是处,只不过总是在重复的翻着同一个错误,就行一个彻底的赌徒脑子里总是想着暴富与翻本,虽然这次扛单扛到痛心疾首,几乎无一例外的下次还会继续扛单,在这种恶性循环里,就看谁能够强迫自己跳出心理舒适区,每一个交易者都希望可是在这个角斗场里实现财务自由和人生自由,但是哪有那么多的自由?与其他行业没有不同,自由的前提也是自律。

我经常说:做投资者还是做赌徒,是个自由的选择。股市就是一面镜子:你天天看到的是内幕消息,那么你就会成为消息追逐者;你天天看到的是赌博,那么你就会成为赌徒:你天天看到的是均线指标,那么你就会成为交易者;你天天看到的是企业经营,那么你就会成为投资者。没人规定在股市里一定要如何,自己种下“因”自己收到“果”,如此而已。

投资确实是一个艰难和高壁垒的游戏但它不是真的青面獠牙吃人不吐骨头。一方面我们确实看到很多股民在证券市场中倾注了大量心血依然惨败而归,但另一方面却是市场的少数获利者简单的让人难以置信。

2010年初俄罗斯媒体报道了一则有趣的新闻,有一只名叫鲁莎的大猩猩,从30只股票中挑选出了8只,如果有人据此买入并持有1年,那么这只大猩猩的“投资组合”将带来3倍的回报。就是用这种谁也摸不到门路的投资法,猩猩将俄罗斯国内94%的基金业绩甩在身后。更有趣的是《金融时报》也公布了一项类似的研究,证明大部分经过计算机刺激的猴子在1938~2011年都能战胜股票市场——多么让人敬佩和不可思议的猴子啊!

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这些猴子没有知识,没有背景,甚至没有思维,它们所选择的公司基本上是随机乱点的,从这一点来看它们几乎毫无胜算。但它们相比人类也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巨大优势,那就是它们根本没有财富的概念,所以面对股市的波动绝无任何贪婪和恐惧。

我当然不相信在家里养只猩猩并且靠它来扔飞镖就能成为股市赢家,除非有事实证明成千上万只猩猩在任意一个5年间扔飞镖获胜的概率都非常高,否则这不过是一个不具有统计意义的偶然现象而已。但这一现象也说明了,股市里的惨败其实大多数都是“自我折腾”的主动性行为所导致的。

在股市中取得优秀收益的确实永远只是少数人,但这是否真的说明证券投资是个结局完全随机、大家都是在里面拼人品和运气的赌博游戏?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做投资某种意义上说是在寻求超额收益的“小概率事件”。但“概率小”不是因为投资真的毫无规律,完全就像六合彩一样呈现收益的随机波动。而是因为市场里真正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事和愿意坚持做正确的事”的人始终是稀缺的分子。所以只要踏出这一步,你就会发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投资的成功事实上恰恰是某种“大概率事件”!

而且正是因为这个市场中不懂得、不愿意去做正确的事的人太多,这就给了真正觉醒的人更大的机会。就像在一个普通的商业市场中,也许最终的胜出者高度垄断了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其他大部分公司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你不能因为最后只剩下的几个垄断者就说这个行业不赚钱,是赌博。相反,正是因为他们的竞争对手太弱小,所以他们反而可以掠取市场收益的大部分,成为最大的赢家。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一个市场中大多数的参与者越是不理性,越是缺乏专业知识,越是赌博心态浓厚,这个市场就越是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对此持怀疑态度的朋友不妨看看巴菲特是怎样说的。

“投资者能否取得优异的投资成果,这既取决于你在投资方面付出的努力和拥有的知识,也取决于在你的投资生涯中股市的愚蠢程度有多大。股市的行为越愚蠢,有条不紊的投资者成功的机会越大。遵从格雷厄姆的建议,你就能从股市的愚蠢行为中获利,而不会成为愚蠢行为的参与者。”

——巴菲特在为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作的序言股市中确实充斥着各种愚蠢,对此我们无能为力。但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应该自问一下,自己是愿意成为愚蠢中的一员,还是与愚蠢的行为划清界限并从中笑纳收益呢?


9张思维导图告诉你股市的本质

1、股市导图总纲

2、k线基础

3、均线基础

4、切线基础

5、指标分析

6、统计分析

7、选股方法

8、板块轮动

9、股市中的各色骗局

(注意:导图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图片,这里会被压缩了)


很多股民都喜欢说:赚钱就是硬道理。然而在股市里,赚钱有时候会成为一件坏事,亏钱反而可能是个好征兆。这不是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其实只不过是从不同角度来看而已。

糊涂赚的危害

如果是从糊里糊涂的赚,到明明白白的亏那么不但不是个坏事反而是一个进步:因为从长期看前者必然会沦落到糊里糊涂的亏,而从后者才开始有机会走向明明白白的赚。所谓糊里糊涂的赚,通常就是把”偶然性”当作必然性。比如今天买入一个股票,其实无论如何明天也有50%的概率是会涨的。但是如果真涨了,有人就不会考虑到其中的偶然性因素,而是认为自己的决策高明。

以一天的情况来看,似乎并不容易让人犯糊涂,那么不妨看看另一种情况:在一段期间内,甚至此期间可以长达几个月甚至几年,很多人可能都会保持某种“正确性”,但却忽略了“正确的结果”其实很可能是被错误的“理由甚至此期间可以长达几个月甚至几年所支撑的——这是股市所特有的一个现象,即“错误的奖励甚至此期间可以长达几个月甚至几年。

如果你是一个汽车修理工,你不可能因为给客户更换错了一个配件而得到奖赏;如果你是一名理发师,你也不可能因为给客户理了个糟糕的发型而受到奖励。但在股市中,错误的行为有时候反而会得到阶段性的收获。

所以,糊里糊涂的赚,其实是一大堆投硬币者之中处于幸运阶段的偶然表现而已,其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持续性。最弱小的糊涂分子,持续性差到每天可能都不一样,每个买入的获利概率都呈随机分布:稍微幸运些的糊涂分子,则可以保持一段时间的顺风顺水,而一旦特定的环境改变,他就将无法再持续——甚至更糟,用错误的方法继续应对而导致最终的惨败……

当然,这并不是说必须要有一种无论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方法。其实恰恰相反,不妨认为其实根本没有这种方法——因为市场的偏好和偶然性是无穷尽的但是每个人的能力范围却总是有限的。

明白亏的益处

明明白白的亏,其实就是一种反思——是在不可持续的糊里糊涂的赚与亏之间,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其实很有限”,而市场“其实很复杂”;开始客观看待和分析总结自己每一笔投资胜败的原因所在:开始知道市场的什么部分是规律,而什么部分其实不过是随机事件而已;不会再将偶然性因素导致的“赚”归功于自己的英明神武,而将必然性因素导致的“亏”却归咎于所谓的市场不成熟。所以一时的赚和亏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节点,在我们永远退出市场前,这个游戏的结局都是不确定的。如何读懂这个游戏,才是最终结局的决定性因素。

只有经过了这个步骤,才有可能最终走向明明白白的赚,才能使得自己的投资绩效具备可持续性。这种可持续性,完全不是指在任何时期都可以赚钱,而是指找到一种可不断复制的、把握了市场长期核心规律的模式化投资方法。

虽然这种方法会阶段性地显得“无效”,但那不是投资方法的问题,而是任何投资方法必然不可能覆盖市场的所有时间和特点的问题,但是这与“幸运”的区别在于:正确的投资方法即使是放在以几十年为一个单位的不断循环中也是经常有效且可重复的,而且时间越长越体现出必然性——而幸运只存在于某个特定的时空背景下,且时间越长越显示出其偶然性的一面。

把投资是当成一场马拉松比赛的话。每个阶段,其实都在比赛。但是千万不能在比赛中迷失自我,羡慕、嫉妒、认为自己一定要比谁更好。我们要比的只是自己,比过去、比进步。每一次交易,都要进步一点点,年复一年累计下来,能进步一大步。

最不能轻视的是风险。投资市场风险无时无刻不在。很多股民新手爱赌,有时爱孤注一掷,认为有100%的把握。其实哪有100%的事,看准10次,9次赌对,1次赌错,可能就会万劫不复。因此,在投资的市场里,学会控制风险,只要能活下去,就有的是希望,就会有无数的机会,所以不要为了执念,铤而走险。

为什么那么多人亏损,却仍不愿离开股市?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换个问法就知道答案了,为什么抽烟的人很难戒掉烟?为什么赌博的人很难彻底离开赌博?这样就轻松明白了,就是人性的依赖性和贪婪本性!

股市其实说穿了本质就是一个大的赌场,几千只股票就如同每一张牌。赌博比如打麻将不管你抓了什么牌都是在赌一种概率,你牌好胜算概率大,牌不行就等着输钱。股市也是你抓到好的股能赚钱,抓到差的牌连续30个跌停都可能。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句话如同烟盒上的那句“吸引有害健康”一样,人人看见还是一样奔进股市,抽起烟。

炒股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万千人参与接力传承,最后财富转移。一代又一代,股民像韭菜一样“春风吹又生”。我们或许就是那韭菜,但又从来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是韭菜,每个人都曾想着自己就是来收割韭菜的。

炒股是很深奥的东西,炒10几年的老股民还是学生呢!正如草根股王杨百万所说,股市是一个没有边际的学校,永远也没有毕业生,至于简单理论知识网上可以收到不少的,但实操跟心态培养尤为重要,最好找个懂的朋友亲手指导,这样的确可以少走弯路。 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你要搞清楚这是一项世界公认的赌博,中国尤为明显,投资价值荡然无存,既然是赌博,就必须输得起,我想这是入门的第一个考验。

一个真正成功的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不事先假定股市应该朝哪个方向走,也就是不做预测,而是让股市告诉他股市会走到何处,他只是对股市的走势作出反应而已,他不必设法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我们的结论是,你不必去解释股市过去的为什么,也不必要预测股市将来会是什么,但是你必须知道你现在该干什么!

投资市场的初段是勤奋和技艺,中段是智慧和心态,高段是人性和道德。懂得洗尽杂念 心如止水 克服所有人性的弱点才算拿到了盈利的入场券,而登堂入室还必须达到道德的圆满。98%的人赔死在初段,1.9%的人拖死在中段,只有0.1%的人有幸进入高段。所以,沉湎于技艺是非常危险的,即便懂得控制心态也仍是前路漫漫。对此应当深思!

投资不过是一场关于如何衡量胜算的游戏,你所要做的是计算每一笔交易的风险报酬比,并判断这笔交易是否划算,然后投入你所能承受风险的资金。记住永远给自己留下下一次交易的机会。30%交易技术+30%风险控制与资金管理+30%纪律+10%运气=投机成功。

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风险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如果你想学习更多操盘技巧,笔者的微信公众号:翁伯然(idn566),探讨交易系统、分享盈利模式,追击热点龙头,干货不断!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LatdG4BMH2_cNUgoL7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