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婺源、兴化,你还看过哪里的油菜花?

l>虽然正准备入冬,但我们不妨来期待一下春天。春天暖融融的太阳,春天鲜嫩的青菜叶子,春天抽出的嫩芽,春天一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春天,是被油菜花点亮的。

与人们印象相悖的是,油菜花不只生长在弱柳扶风的江南。从海南到东北,甚至西北的大草原,横跨30多个维度,只要是春风吹过的土地,就有油菜花的身影。

看似不起眼的油菜花,实则古已有之。早在其八千年前,生活在青海、甘肃、陕西一带的人们就驯化了野生油菜,并在之后引进甘蓝型油菜,使中国境内出现了芥菜型油菜、白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并存的情况。

然而最开始,油菜花是作为食物食用的。薹者,蔬菜中间抽出的嫩芯,能开花,取其菜芯处嫩芽食用,称之为“芸薹菜”。 食用芸薹菜,无非是油炒、水煮等方式。因为容易得到、耐寒、便于种植等优势,成为了人们十分青睐的食物。如今油菜也成为了中国四大油料作物(油菜、大豆、花生和芝麻)之一。

油菜花不仅能吃,还能用来观赏。婺源、兴化等地的油菜花美不胜收。每年油菜花开的时节,总是引得一批又一批的摄影师和游客前往。浙江宁波,在被丘陵环绕的平原上,一条条水道映照着蓝天,和田塍一起,将原野分割成了许多份,而因为家家户户都种植油菜,即使是分植在不同的区域之中,也能汇聚成“暖风烂漫,一望黄金”的盛景。

但在农民眼里,这些油菜花最重要的不是观赏,而是它的食用和榨油的价值。等到油菜开始抽茎,准备开花的时候,农民们便会将顶端的茎掐下。掐尖这种方式,是为了让侧边的茎秆们能够得到更好的生长,以便于来日能够得到更多的油菜籽。

到了五月,东油菜就可以收成了,收下来之后并不急于“打菜籽”,而是要放在太阳下暴晒。等到所有的水分都蒸发殆尽,只留下稍稍用力就会破碎的干植株后,再把它们放再竹匾上“打菜籽”。油菜籽极小,也不过直径两毫米以内的黑或棕色小颗粒,密密麻麻紧凑地排在一起,黑压压的。

油菜籽

打下的油菜籽中,总是会混着菜籽荚荚膜的翳,在大风中抖几下竹匾,借着风势就可以清理掉。一亩田的油菜,所能产出的菜油有300斤左右。金黄色的菜油,散发着一种独特馥郁的香气,那是来自自然的淳朴味道

等熬过了这个寒冷的冬天,我们一起去看/吃油菜花吧?

文丨西洲

编辑丨酱子、逸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