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了,911一样的恐怖劫机案还会再发生吗?

2019-09-11   读懂本星球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六晚上在社交媒体上发了几句话,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美国民众对自己总统的口诛笔伐

特朗普似乎忘记了911给美国人带来的伤痛

特朗普说,自己取消了原计划在9月9日举行的美国和塔利班的秘密会谈,并指责塔利班5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发动的汽车炸弹袭击是为了获取谈判筹码。

这不能怪美国民众神经敏感,因为特朗普总统挑选的时间恰好是在“911事件”纪念日前两天,而塔利班和“911事件”有脱不了的关系。

“911事件”是许多美国人的痛。总统却背地里准备和杀死几千美国人的武装分子展开密谈,与塔利班会见相当于承认其合法地位。

纽约市中心亮起两束光以纪念911事件被撞的世贸大厦

那么,911到底对美国人造成多大的痛?911事件后的这十八年,劫机等恐怖袭击有何变化?民航安全有什么新动向?反恐斗争会面临哪些新情况?


一、911事件:美国民众心头挥不去的阴影

2001年9月11日,19名恐怖分子在美国劫持了4架民航飞机,其中两架撞向了世贸大厦,一架撞向了五角大楼,一架坠毁在郊区。

飞机上的乘客和恐怖分子全部死亡,加上灾难现场的当事人,遇难人数高达2996人。

这是什么概念?二战日军偷袭珍珠港时,美军共阵亡2400人左右,一次恐怖袭击造成的损失竟比一次可以影响太平洋战争走向的军事行动还要大。

世贸大楼倒塌瞬间

从空中俯瞰正在燃烧的世贸中心

作为美军权力象征的五角大楼残缺不全

一是事件直接冲击全球经济发展。“911事件”给美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当年GDP的2%,从此全球经济开始长时间下行,造成的直接损失更是超过1万亿美元。

事件同时给美国航空业、旅游业、金融业等带来严重冲击,人们不再有安全感,不再相信政府,整个美国笼罩着阴沉萧条的气氛,这些损失是无法用经济价值来估量的。

二是事件直接推动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事件发生后,美国总统布什在当天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打击基地组织和塔利班,讲话不到一个月,美军就踏上了阿富汗的土地,拉开了长达十几年的反恐战争序幕,这次战争直接影响了后续国际政治秩序和地缘形势。

有人甚至说,“911事件”改变了苏联解体后美国的军事战略布局。这让很多发展中国家可以暂时不受美国经济压榨和军事欺凌,从而获得一段较长的和平发展战略机遇期。

在阿富汗的美军

三是事件的影响力持续至今。很多当年参与救援的人员因吸入大量有毒物质而得了癌症,到现在死亡人数实际上已经超过了6000人,死亡人数在未来还会继续增加。

一贯从娘胎里就开始学自信自傲的美国人,面对恐怖袭击有了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

很多幸存的人因为吸入大量致癌物陆续死亡

本·拉登自己曾承认,“911事件”的袭击效果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本身的预期,是以非战争行为达到战争目的事件

这样大影响力的劫机事件,本·拉登是第一个做成的人,但绝不是第一个去尝试的人。

1986年9月5日,5名“法塔赫革命委员会”成员劫持美国泛美航空73次航班,准备在以色列上空引爆,后被挫败。

1994年圣诞节前夜,4名中东恐怖分子劫持法国航空8969次航班,准备撞击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后被挫败。

直到本·拉登出现,在精心挑选作案人员,历经两年准备后,他终于成功把民航客机变为自己的导弹袭击了民用建筑,也把恐惧烧到美国本土。

就是这四个人准备劫持飞机撞击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


二、“911事件”已经过去,但劫机事件却从来没有消散

1903年,莱特兄弟驾驶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升空,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1931年2月,秘鲁一股武装力量采用武力威胁的方式劫持了1架福特三发飞机,虽然并不是恐怖袭击,但国际上一般以此案作为全球劫机事件的开端

此案过后16年,也就是1947年,世界上第二起劫机案才发生,这既说明第一起劫机案的发生是一件偶发事件,也从侧面说明当时第一起劫机案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其实,飞机就是一种昂贵的交通工具,与火车、汽车相比,就是一个在天上飞,一个在地上跑而已,人们坐飞机就是为了出行便利,没有人会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普通人不会,但并不代表恐怖分子不会。飞机这一新生事物在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为恐怖分子实施恐怖袭击开辟了一块乐土。

成功率高、伤亡率大、影响力足的特点一直在吸引各大恐怖组织争相尝试与飞机打交道,在航空史上揭开血雨腥风的一页,制造了一起又一起骇人听闻的航空惨案。

1977年,德国汉莎航空班机监控拍到的恐怖分子闯入驾驶舱用手枪威胁机长的画面

飞机对恐怖分子的吸引力到底有多大?

一是飞行环境特殊,空中遇险将毫无生机。如果恐怖分子在空中劫持了飞机,随便在飞机上打个洞,内外压失衡,飞机面临迫降、解体、坠毁,乘客运气好的还能幸存,运气不好就死亡。

如果恐怖分子直接在空中引爆炸弹,所有人都会死亡。俄罗斯科加雷姆航空公司的7K9268次航班,就是因为ISIS在飞机上放置了炸弹,在2015年10月31日起飞23分钟后在空中爆炸解体,机上所有人员遇难。

如果恐怖分子劫持飞机到处乱撞,那飞机就是一枚移动炸弹,就像“911事件”一样。

飞机在天上飞的时候人们一点办法也没有!实施迫降?恐怖分子不会听话,逼急了直接在空中搞屠杀。直接击落?那和恐怖分子有啥区别?

二是构成材料特殊,营救行动困难。即使我们把飞机控制在了地面,恐怖分子把舱门一关,舷窗一挡,那飞机就是一个密闭未知的狭小空间,只要恐怖分子不主动与我们建立联系,那我们毫无办法。

另外,飞机上使用了大量合成材料,如果我们使用炸药爆破,很有可能会引燃飞机,飞机燃烧产生的浓烟都是有毒物质,会直接导致吸入者死亡。

1985年,埃及航空一架航班被暴恐组织3名成员劫持,埃及“闪电”特种部队在实施营救时采用了爆破的方式,结果引燃飞机,导致95名人质中58人死亡。

埃及648次航班劫机案现场

埃及航空648次航班机舱内部在事件过后已经面目全非

采取营救行动时还要考虑到飞机的构造、座位分布、恐怖分子位置及携带武器、人质状态、突入位置及方式选择、突击队人数及携带装备、职责分工等等,远比对付普通交通工具和建筑物复杂。

三是涉法问题特殊,国际社会存在矛盾。虽然听起来很玄幻,劫机这种人神共愤的恐怖行为不应该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吗?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劫机事件在国际上面临严重的法律问题。

例如:A国航空公司的飞机从B国起飞飞往C国,途中被D国的恐怖分子劫持到E国加油,又起飞飞到F国,飞机上的乘客有ABCDEFGH等国家的,那么哪个国家该管这件事?

该管这件事的国家没能力或者不想管这件事怎么办?哪个国家有能力管这件事?有能力管这件事的国家又不想管这件事怎么办?恐怖分子的抓捕、审判、收押归哪个国家管?

受伤、遇难乘客的救治、赔偿归哪个国家管?各国对恐怖分子的认定存在分歧,对飞机被劫持后乘客该反抗还是顺从存在分歧,政治观念如果再不同,一国的恐怖分子在另一国看来也许就是民族英雄。

这其中涉及到一个国家的主权、法律、政治、外交等各个方面,必然会存在种种矛盾,虽然国际上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了,开了各种各样的协调会,签署了各种各样的协议,但并没有实质性解决这一难题。

四是安检漏洞繁多,夹带武器轻而易举。人们在最开始是没有意识到恐怖分子会借助劫机发动恐怖袭击的,那就不存在有效的安检措施。

这就给恐怖分子留了可乘之机,就拿我国的民航安检工作来说,其正式施行的时间是在1981年4月,距今也不过三十几年。

那个时候,即使人们已经意识到机场安检的重要性,但机场安检依旧形同虚设,安检人员也只是走个过场,恐怖分子可以利用行李、化妆品、贴身夹带、贿赂等方式轻而易举就带着武器通过机场安检通道,登上飞机。

再或者直接开着警车、穿着警服、拿着武器假扮成警察、机械师直接光明正大地从场站登上飞机,在机场外围负责安防工作的人员对于公职人员查都不查,简直是在给恐怖分子送助攻。

机场安检和外围安防作为预防恐怖袭击、排查可疑人员的重要措施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

这样看来,在上个世纪恐怖活动最猖獗的七、八十年代,恐怖分子劫持一架飞机并不难,劫机也成了效费比最高的恐怖袭击方式。

1986年,这四人冒充警察和机械师光明正大地登上泛美航空73次航班进行劫机


三、“911事件”后,机场安检成了预防劫机事件最关键的环节

“911事件”发生时,机场安检依旧允许乘客携带水果刀登机。据事后调查得知,当时负责安检的工作人员在收到安检仪器发出的警报信号后依旧让可疑人员登机,而没有进行人工核查,这心得有多大?

“911事件”发生后,世界各国终于开始重新审视机场安检工作,不断加强检查力度,革新安检设备,从乘客踏入候机楼门口就开始了爆炸物离子探测,紧接着几乎是全身式的人工检查和物品扫描。

个别国家如果标记了“吸毒、犯罪、有前科”等人员,在这一环节还会重点检查,有的机场在乘客登机前还会进行一次检查。

这三道安检关卡如果严格执行,基本断绝了恐怖分子携带危险品登上飞机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机场的场站和行李房也几乎与外界隔绝,工作人员出入制度更加完善,即使是内部人员发动袭击也要花点心思。

当然,这些举措的效果是明显的。“911事件”之后全球的恐怖劫机事件几近消失。

仅有的几起劫机事件也大多是刑事犯罪或者精神疾病使然,比如2016年3月29日,1名男子为了见前妻,把本应从亚历山大飞往开罗的埃及航空MS181次劫持到了塞浦路斯。

还有2018年4月15日,国航CA1350航班上一名精神病患者用钢笔挟持乘务员事件,这些都和恐怖袭击沾不上边。

男乘客(右)与劫持埃及航空MS181次航班的男子拍合照

即使这样,恐怖分子也可以伪装成病人,利用改装工具把凶器带上飞机,或者携带具有杀伤力的生活用品。

“911事件”发生后,机场安检力度加大,几乎所有的刀具类物品都被禁止携带,恐怖分子转而寻求更隐蔽的方式,开始使用改装的钢管、钢笔、钢针、火柴等生活常见物品,让人防不胜防。

我国在2012年6月29日发生的海航GS7554次劫机事件就是如此,恐怖分子使用的就是经过改装的尖头钢管。


伪装成“残疾人”的恐怖分子使用改装过的钢管拐杖通过机场安检

各国政府在与恐怖分子几十年的较量中,已经从最初的疲于应对发展成现在拥有完备的体系。但人们不能放松,只要恐怖主义一天不除,劫机对于恐怖分子来说就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文/下海捉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