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的一个春日,一个年已30的游人独自来到了山阴城南禹迹祠附近的沈园,飘落的桃瓣锦重重地铺了一地,柳色柔丽如金,一对羽毛纤白的水鸟在池塘上悠悠来来去去,这个人脸部的线条十分清秀,但眉目间却笼着一种黯然的神情,这和遍地华艳的春光气息是如此的不相容。前面楼台镂叠,池馆相接,一对夫妇迎面而来,及待他看清那女子清丽熟悉的面容时,三人一时不由得怔住。
那个春天陆游在沈园巧遇前妻唐婉。在他20岁的时候,才气高蹈的陆游与表妹唐婉成婚了,婚后的日子就像叶子上的清露,美好而又如此短暂。陆游的母亲对唐婉颇为不喜,强迫陆游休妻,孝子陆游含泪遵从母命,亲手拆散了自己的百年姻缘。夫妻分离后,陆游再娶王氏,唐婉也改适他人。一切都像阳光,像飞浪,像朝花般浏丽,一切又都如阳光般有着至死不返的惊动,飞浪般粉体碎心的忏悔,朝花般于默默无声萎落的绵绵悲伤.....唐婉遣人送来酒肴致意,今非昔比,爱侣已成他人之妻,陆游满怀伤感,在园壁上写下了这首《钗头凤》: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婉见后,伤感莫名,亦和词一首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人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长似秋千索。角声寒,夜栏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不久,唐婉抑郁而死。这段感情永远地留在陆游的心底,并未因岁月的流逝而稍离。40年后,陆游旧地重游,亦伤感地写了"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句子,终其一生,他的伤痕是无论如何也抚不去了,即使是他在今后的金戈铁马、两鬓渐秋的生涯里,他也会突然停下酒杯,为记忆里的一个人而黯然消魂。
陆游曾在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到临安应试,被主考官陈阜聊选为省试第一,第二年在礼部复试,却因为他的名字在秦桧之孙秦埙的前面,有喜论恢复而触怒秦桧,被除了名。只到秦桧死后三年(公元1158年),他才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不久调回临安任职,后来做枢密院编修,和范成大、周必大等大人一起,担任文字方面的工作。
孝宗即位后,民族命运正面临危难关头,金兵南下,以淮水为界,虎视中原。陆游作为抗战派,积极支持北伐。但很快北伐失利,刚刚调为隆兴府通判的陆游也被扣上"鼓唱是非,力说用兵"的罪名,被罢黜归乡。
陆游在家乡一住五年,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陆游46岁,入蜀任夔州通判。二年后四川宣抚使王炎邀请他为干办公事,他又从夔州到南郑。四川宣抚使驻汉中,是抗金的前线,王炎又开明干练,这使急欲杀敌报国的陆游精神十分振奋。在南郑,陆游热情奔腾激荡,不可遏止:
秋到边城角声衰,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秋波媚》)
南郑山头皎洁的月轮正在升起光华,陆游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然而,收复中原的热望被彻底摧毁了,高歌击筑,凭高洒酒的豪情被无情的现实击得粉碎,由于南宋小朝廷的主和倾向,王炎调离川陕,陆游也改除成都安抚使参议官。一腔抱负,从此不得舒张,他陷入了极度的苦闷之中,但他的意志却没有消沉下去:
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
(《汉宫春》)
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陆游几经调动再次回到成都,范成大此时任四川制置使,陆游成为他的幕僚。两人本是旧友,异地相逢,感触颇多。离开了刁斗笳鼓,秋风铁马的抗金前线,陆游的心情十分沉重,他借酒消愁,不拘礼法,放浪形骸,豪气渐消。他和范成大虽然诗酒酬唱,但范氏此时官位已高,深知朝廷意在苟安,亦不敢有所论谏。陆游在成都并无一知己可以托付心事,满腹辛酸,惟有笔下辞章可稍解一二:
华鬓星星,惊壮志成虚,此身如寄。萧条病骥,向暗里消尽,当年豪气。梦断故园山川,隔重重烟水。身万里,旧社凋零,青门俊游谁记?
尽道锦里繁华,叹官闲昼永、柴荆添睡。清愁自醉,念此际付与、何人心事?纵有楚柁吴墙,知何时东逝?空怅望,鲶美菰香,秋风又起。
(《双头莲》)
词是写给范成大的,其中颇有讽刺范氏明哲保身之意,不知范氏看后作何感想。
陆游在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由四川东归,他46岁入川,至此已历九年。江程千里,愁思满腹,知交零落,亲友半存,遥见征帆点点,陆放翁白感交集,船过武昌,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激荡:
归梦寄吴墙,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人武昌。
秋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
(《南乡子》)
东归后陆游先后在福建、江西、浙江等地出任过公职,但又几被罢黜。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陆游66岁,此后的20年间,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乡山阴度过。陆游的家在山阴西南十里的鉴湖之滨,门前碧波如画,陆游日对苍烟落照,追缅过去的时光,身虽老,心犹不老: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烽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戌。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谢池春》)
当年万里览封侯,匹马戌梁洲。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留。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诉哀情》)
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底,85岁的陆游一病不起,临终前留下了《示儿》一诗。他平生最爱梅花,曾有"一树梅花一放翁"之句,虽然尘世的纷扰让他愁愤加身,至死难平,但他已和他所钟爱的孤梅一样,其芳永久、馨香百代。
--
银筝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