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来啦,万物收藏,冬季进补吃啥才好?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冬,是那个天寒地冻、冰肌彻骨的季节,也是那个天高气爽、围炉夜话的季节。围墙上慵懒晒太阳的猫咪,心心念念的第一场雪,不想离开的温暖被窝……严酷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柔软的心。

立冬时节,应是慵懒而闲适,温壶好酒,躲在被窝,看看书籍,做做冬日阳光下的白日梦!

万物收藏,为四时打个结

《说文解字》中写到:“冬,四时尽也。”冬的本义便是终结,先民结绳记事,一条绳子用完,人们在线的两端都打上结,表示“终了”,这就是冬的形象。

“冬三月,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自然界阴盛阳衰,万物都潜藏阳气,以待来春,我们也应该休养生息。古人可是说了,要早睡晚起,太阳晒屁股再出门哦。

秋冬相交,进补好时节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穿着厚厚的冬衣,体态已看不出差别,冬季可以说是进补的最佳时机。这吃可是有讲究,放下手中的冰淇淋,适时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食物才是正解。

/又一个饺子节到了 /

老北京人说:“立冬补冬,不补嘴空。”这补冬的规矩便是吃水饺。饺子也叫“娇耳”,弧形的轮廓,圆鼓鼓的肚子,正像一个有福相的耳朵。小时候每年立冬,都一边被长辈拉着耳朵念叨“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一边心里露出一个吃货的窃喜。

如今,依旧忘不了每次与家人一起包饺子的时光,厚实的面团,上下翻飞的饺皮,热腾腾的蒸汽,以及大家的欢声笑语。

/立冬的鸡鸭鱼肉不可少/

姜母鸭,插画/鲁嘉

立冬,还有着“北吃饺子南吃鸭”的说法。萝卜老鸭煲便是这天在南方经常现身的滋补佳品。醇厚香浓的滋味,温暖身心,开胃健脾。

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等餐厅都是人满为患。许多家自己也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抵抗寒冷。

/“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 /

别以为生吃葱是北方人的专利,一到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别讲究吃生葱。这样不仅能抵抗南方冬季的湿寒,还能减少疾病的发生。“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葱,味辛、辣,性温,能发散让人出汗,阳气运行便通畅了,病邪也就随汗被驱除了。

但南京人的吃法,依然有着特有的精致。绿白相间、剁碎的葱末放在小碟子里,香醋、香油是极好的搭档,再拌到其他食物里,爽口却不至于辛辣,温润身心,也算冬日美味哇。

又一个冬天的故事即将上演,这个冬天,你有什么计划吗?

文丨林间小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