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是今年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过了寒露,天气由凉转寒,入夜后更是寒气袭人。这时候,千万要注意气候的变化,保护好身体健康。
寒露这样养生
01 适量运动
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如果这时候坚持适宜的身体锻炼,不单可以调养肺气,还可以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有利于增强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散步、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但开始时强度不宜太大,应逐渐增加运动量,如果过度运动,会增加人体的疲惫感,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
02 早睡早起
寒露时节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此时便是人们保养阳气之时,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当做相应调整。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因此秋季养生就要做到“早睡早起”。
03 适时添衣
“不穿单衣”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虽然说“春捂秋冻”确有好处,即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但寒露过后,天气寒冷,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人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以免“冻”出病来。要注意,换季穿衣服别换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为主。
04 足部保暖
脚自古就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说。从养生理论看,脚离人体的心脏最远,而负担最重,因此,这个地方最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好,再加上脚的脂肪层很薄,保温性能差,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所以寒露过后,足部保暖格外重要,夏季的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了,以防“寒从足生”。大家可以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05 朝盐晚蜜
秋燥是让人烦恼的一件事,而对付秋燥的最佳饮食良方就是:“朝盐晚蜜”。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并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不少人以为,只要多喝水,就可以补充水分啦。真相却是,光喝白开水,水分反而易流失。
06 适当养胃
秋天气温渐渐变凉,而胃肠道对于寒冷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或使原有的胃病更加严重。因此,寒露以后的养生特别要注意养护好自己的胃部。首先,入秋以后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间睡觉要注意盖好棉被。另外消化道溃疡的发生、发展与情绪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要注意情绪的健康,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
07 扫除抑郁
秋季抑郁的人明显增多。这是由于深秋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常会勾起凄凉之感,使人们情绪不稳,易于伤感。因此,在深秋时节,人们需保持良好心态,宣泄积郁之情,因势利导,培养乐观豁达之心,这也是秋季养生保健不可忽略的一点。
寒露养生吃这些
01 莲藕花生肋排汤
原料:老藕一节,肋排一根,姜两片,红衣花生50克,莲子30克(想安神效果莲子可多放)。
做法:先将莲藕外皮清洗干净,连皮切滚刀块,放入淡盐水或微量白醋水中浸泡10分钟;新鲜肋排直接放在流动水中浸泡,或者在水中浸泡冲洗三次备用;煲锅中放入足量的水,将肋排,红皮花生放入,大火煮开,不断撇掉浮沫;放入切好的莲藕,转小火慢慢煲到莲藕肋排熟烂,最后加适量盐调味。
功效:藕熟吃可健脾开胃,女性吃藕能够达到调血、补血,红润面色的效果,藕还可以清肺止血,是肺结核病人的最佳食品;莲子可以起到益血补髓,安神健脑的作用。
02 清蒸螃蟹
原料:大闸蟹、镇江香醋、白糖、生姜。
做法:把大闸蟹放在清水里洗净,使它排净腹中污物,然后用细绳把大闸蟹的两个夹子和八条腿扎紧成团状;把姜末、镇江香醋、白糖调和成蘸料;锅中放入足够的清水,水中放几片姜片,水开后把蟹倒放,入蒸锅约15分钟左右至熟;取出后解去细绳,装入盘中即可。
功效:河蟹性寒,味咸,具有清热散结、通脉滋阴、补益肝肾、生精益髓、和胃消食、强壮筋骨等功效。煮螃蟹以清蒸最原汁原味,营养价值高。
03 3种养生水果
秋梨:梨性凉味甘,能生津润燥、清热化痰。如果有咽干喉痛等上火症状,生吃就好。如果想要起到滋阴润肺、润喉祛痰的功效,熟吃更佳。
山楂:山楂含钙量在秋季水果中最高,孕妇和儿童对钙的需求大,这两类人群不妨在饭后吃点山楂,建议最好将山楂煮熟或泡茶吃。但别为了减肥过量食用,尤其是胃肠功能弱的人,长期吃生山楂可形成胃结石,增加发生胃溃疡、胃出血甚至胃穿孔的风险。
葡萄:葡萄益气补血、生津止渴、健脾利尿,初秋时多吃还能帮助机体排毒,解内热。
综合自健康中国、全国卫生12320、CCTV生活圈
编辑:康小北
热文推荐
越“苦”的菜越营养!不吃这6种食物的人亏大了
今日重阳节|重阳养生要做好这5件事
身体出现这9个表现要小心了,可能是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