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骗系列报道】“资金数据比对”后 她没了27万余元!

2020-03-27   平安拉萨

“想要证明自己清白,

就把你所有的钱都转入我们的‘安全账户’,

待调查清楚后我们再还给你。”

如果您遇上这种“电话内容”会怎么做?

先别着急回答,

让咱们接着往下看~

拉萨一女士先是接到自称是某通信部门客服的电话,称她办理的手机卡涉嫌违法,然后将电话转接至所谓的“警官”。结果一通电话下来,该女士先后联系了

冒充公检法部门工作人员的某“警官”、某“办案领导”,钱也被骗走了27万余元。


对话内容基本如下:

某“警官”:你涉及一宗诈骗案,若要清洗嫌疑,必须进行“资金数据比对”,相关办案“领导”会给你说明情况。

某“办案领导”:你涉及的这个案子性质比较恶劣啊,登陆某网查看关于你的“通缉令”,如果你是清白的,请积极配合我们工作,否则将“进行全国通缉”。

结果……

通过这位“办案领导”,该女士在互联网上看到了登记自己姓名和照片的“通缉令”。

对此深信不疑的她非常郁闷,想着自己平白无故怎么会涉及到一宗诈骗案?于是,为证明自己的清白,她马上联系这位“办案领导”,并按对方要求进行了所谓的“资金数据比对”,期间多次向对方提供的“安全账户”转款共计27万余元。

钱是打了不少,当女士向这位“办案领导”咨询结果时,对方的电话却再也打不通了。意识到自己被骗后,她与拉萨市反诈骗中心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这类诈骗方式具体是怎样的?

一般来说,诈骗分子首先以通管局、联通、移动、电信部门客服的身份出现,以办理的手机卡涉嫌违法,然后将电话转接至所谓的主办“警官、检察官、法官”等角色接听,制作“逮捕证”、“通缉令”、“传票”进一步迷惑和恐吓受害人。

诓骗受害人涉嫌洗钱、贩毒、散布谣言,或者法院有传票、信用卡透支、医保卡或电话卡被冒用等。

然后打着帮助受害人洗脱罪名的幌子,迫使受害人一步步掉入陷阱,将资金转移至 “安全账户”配合调查,实施诈骗。

教你三招识破仿冒公检法诈骗:

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制作笔录;

逮捕证由警方在逮捕现场出示,不会通过传真、微信、QQ等方式发放,更不会在互联网上查到;

公检法机关从未设立所谓“安全账户”,更不会通过电话安排当事人转账汇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