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这3次红利,你能抓住哪一次?

2019-09-05   刘润商学


商业洞察 丨 作者 / 刘润 整理 / 万青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546篇原创文章


这个时代,赋予了中国3次人口红利。

每次人口红利,都洗牌了中国商业世界,成就了新的商业巨头。

这3次红利,你抓住了哪一次?



1

第1次

供给侧人口红利


根据毛大庆的数据,在中国执行计划生育国策之前,1966一1973,这8年间,中国出生了3.1亿的人口,占今天中国总人口13.6亿的22%。

3.1亿是什么概念?

这个数字超过绝大多数国家的总人口。

到了80年代--90年代,这批人口大约20多岁。

充沛的劳动力供给,导致人工价格极其便宜,中国在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产生了难以复制的比较优势。

毛泽东时代的英雄母亲们“生育了”中国劳动力,而这些劳动力“造就了”世界工厂。

海尔,联想,都是这个时代的代表。

劳动力难以复制的比较优势,导致中国的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年均GDP增速8.5%。

其中相当长一段时间,年均GDP增速超过10%。



2

第2次

需求侧人口红利


虽然1975年左右,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生人口开始下降,但因为出生率高于死亡率,所以总人口还在上升。

今天中国的总人口,已经将近14亿。

而1949年建国时,中国人口只有5亿多。

这巨大的需求侧人口增加,极大刺激了90年代--00年代的一个新兴行业的发展:互联网。

互联网的发展,严重依赖基于人口规模的“网络效应”。

只有8000万人口的德国,互联网很不发达;

只有1.2亿人口的日本,互联网不算发达;拥有3.2亿人口的美国,互联网非常发达。

而中国呢?我们有14亿人口。

根据腾讯官方数据,微信现在的月活(MAU,每月至少使用一次微信的用户),已经超过10.98亿。

10.98亿!

这个数字,比美国、日本、德国的人口总和,还要多1倍。

互联网的发展,和科技精英们的努力分不开,但首要还是得益于中国供给侧的人口红利。

阿里,腾讯,都是这个时代的代表。

2018年,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公司中,阿里、腾讯,拿走两席。




3

第3次

高素质人口红利


中国大学每年都在扩招。

从1978年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到2018年的条条大路通罗马,40年来,中国共有1亿人左右,接受了大学以上的高等教育。

预计再有40年,这个数字会变为2~3亿。

上大学有用吗?

这是过去10年,大家讨论非常多的话题。

大学生越来越多,越来越不值钱,毕业了还不如快递赚得多。

当低生育率导致“供给侧人口红利”消失,快速老龄化导致“需求侧人口红利”减弱,我们突然意识到,这1亿大学生的价值。

未来中国的竞争力,不是低成本制造业,不是大规模互联网。

未来中国的竞争力,只有可能是真正的技术创新。

谁能做出最智慧的人工智能?最精密的机器人?最有价值的基因技术?最多的通信专利?最干净便宜的能源?

谁能做出来,谁就拥有支配世界的权力。

而这一切,都靠受过高等教育的国民。

华为,是这个时代的代表。

但是,这时代不能只有一家华为。

时代需要,并会奖赏更多的抓住“高素质人口红利”的企业。

时代需要,并会奖赏更多的华为。

被第3次人口红利奖赏的,下一个华为,会是你吗?





最后的话


在深夜的机场候车点,排到视野尽头等待载客的出租车,那些闪烁的绿色顶灯,像一颗颗鲜活跳动着的奋进之心。

在高铁候车厅,永远都是川流不息和人头攒动。

这里,拥有着能够把新技术商业化的庞大市场。

这里,还有一群人不相信命。

这就是中国经济的希望,有人就有未来,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生生不息。

对应到企业,CEO必须对行业的未来有个预判。

消费者的习惯,正在发生哪些变化?

哪些新技术会出现,会成熟,会跨过死亡之井?

创造价值和传递价值,资本和人才的博弈关系,会发生哪些改变?

你,做好出发前的准备了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