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深改方案曝光,真正落实到位才是关键

2019-08-27     曹中铭股市观察

8月25日,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召开会议,研讨、细化资本市场改革总体方案。目前,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方案已经基本成型。根据媒体的报道,改革方案的成型,历经了5个月的调研、讨论和推动,其目的是为了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

此次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方案主要包含五个方面,涉及科创板、创业板与新三板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以及提高违规成本等。其中,最受关注的无疑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与提升市场违规成本了。比如改革方案将制定并实施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用3到5年的时间使上市公司整体面貌得到改观;争取今年内通过证券法修订,探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证券集体诉讼制度,推动修订刑法,大幅提高欺诈发行、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信息等行为的违法成本等。

我国资本市场诞生近30年了,资本市场的成长,其实一直离不开不断的深化改革与创新。以广受关注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为例。股市诞生初期,新股发行主要实行的是额度制,此后过渡到审批制,再由审批制“升级”至目前的核准制。如今,注册制试点已经在科创板启动,并且运行良好。今后,随着注册制试点成功,新股发行注册制将在A股市场全面推行。而这一切,其实都是不断深化改革的结果。

尽管多年来A股市场不断进行改革,但市场所存在的问题仍然大量存在。比如上市公司不积极回报投资者的问题,大股东与实控人利用规则漏洞大肆套现的问题,中小投资者弱势地位一直没有改变的问题,等等,不一而足。要改变这些问题,唯有不断的改革,才能解决,也才能为市场带来活力。

总体而言,证监会出台深化资本市场的改革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但能够真正落实到位才是关键所在。像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问题,市场其实已经提了很多年。个人以为,用3至5年的时间让上市公司整体面貌得到改观,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把好上市关的问题。多年以来,上市公司质量整体不高,与监管部门没有把好上市关难辞其咎。众多质地一般的企业能够上市,甚至造假企业也能在市场上挂牌,对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的影响非常大。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今后在A股实行IPO注册制,以及新股上市门槛的降低,都会对上市公司质地产生重要影响。

其次是强化退市的问题。退市制度历经多次改革,仍然没有改到位。目前的沪深市场,还大量存在或业绩长期亏损,或财务状况严重不良,或属于僵尸企业的上市公司,这类上市公司也成为“股市不死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这类上市公司不退市,将严重影响到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也影响到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如果能够把好上市关与退市关,上市公司整体面貌的改观将是可期的。

再如违规成本低的问题,主要受制于证券法一直没有修订。从已经披露出来的证券法修订草案看,违规成本已大幅提高。但如果证券法的修订工作不完成“三读”的话,显然也是于事无补的。而且,对证券法进行修订的同时,对于刑法也要进行联动修订。此外,对于市场呼吁已久的出台集体诉讼制度问题,目前还只是处于探讨阶段,并不具备推出的条件。而集体诉讼制度才是大幅提高违规成本、严惩违规者的利器,也是广大投资者维权的利器。

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需要不断进行深化改革,更需要制度建设的保驾护航。将深化改革方案真正落实到位,资本市场才能迎来春天。如果只停留于口头上,或者只是作为应对股市处于非常时期的一种手段与方法,则无异于纸上谈兵,不会产生任何实质性的效果。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Ic1mwBJleJMoPMF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