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上演“截胡”大戏!男子出售银行卡“黑”了13万余元诈骗款

2019-09-20   张家港互动港城


近期电信网络诈骗进入爆发期,

发案数逐年上升,

已成为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

特别是依托于银行卡的各种诈骗手段层出不穷,

令人防不胜防!!

一男子竟“截胡”了骗子的赃款


那么

这波“截胡”被骗款的操作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呢?

据查,黄某无业、经济拮据,今年4月他在网上看到贩卖实名制银行卡能赚钱的广告,立即办理了个人银行卡,以800元的价格将银行卡、U盾以及银行卡绑定的手机卡售卖。

黄某料想银行卡售出后极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用来从事诈骗活动,为此专门留了一手。他将银行卡捆绑支付宝,同时用身份证补办了绑定的手机卡。这样一来,只要银行卡有钱进账,黄某就能收到提示短信。

7月25日,黄某果然收到短信,银行卡入账13.65万元,他立即通过手机操作,向银行卡绑定的支付宝充值了3.65万元。充值成功后,黄某又通过另外2个银行APP将剩下的10万元转入自己账户。

目前,黄某因涉嫌诈骗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13.65万元汇款已退还到张女士公司。

民警将追回的赃款发还给被骗公司

有哪些利用银行卡信息常见的诈骗陷阱?

 1. 办理信用卡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报纸、邮件等刊登可办理高额透支信用卡的广告,一旦事主与其联系,犯罪分子则以“手续费”、“中介费”、“保证金”等虚假理由要求事主连续转款。

 2. 刷卡消费诈骗 

犯罪分子群发短信,以事主银行卡消费,可能个人泄露信息为由,冒充银联中心或公安民警连环设套,要求将银行卡中的钱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或套取银行账号、密码从而实施犯罪。

 3. 引诱汇款诈骗 

犯罪分子以群发短信的方式直接要求对方向某个银行帐户汇入存款,由于事主正准备汇款,因此收到此类汇款诈骗信息后,往往未经仔细核实,即把钱款打入骗子账户。

 4. 贷款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称其可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月息低,无需担保。一旦事主信以为真,对方即以预付利息、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5. 解除分期付款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专门渠道购买购物网站的买家信息,再冒充购物网站的工作人员,声称“由于银行系统错误原因,买家一次性付款变成了分期付款,每个月都得支付相同费用”,之后再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诱骗受害人到ATM机前办理解除分期付款手续,实则实施资金转账。

 6. 金融交易诈骗 

犯罪分子以某某证券公司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散布虚假个股内幕信息及走势,获取事主信任后,又引导其在自身的搭建虚假交易平台上购买期货、现货,从而骗取事主资金。

小编提醒

市民出售个人银行卡涉嫌违法,如果买卡人将账户用于诈骗、洗钱、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会牵涉到户主本人,像本案中的“黑吃黑”更是涉嫌诈骗。因此千万不要为了图眼前的一些小利,为骗子做了嫁衣,否则违法犯罪,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