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南安市公安局禁毒大队通报了近日一起“贩卖止咳水案”。巧的是,该案的4名嫌疑人不仅同村、同龄、同校,而且同样因为止咳水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7月中下旬,南安市公安局禁毒大队在全面分析研判辖区毒情时,得知辖区存在滥用止咳水的违法犯罪行为, 民警随即展开摸排侦查、分析研判,精心经营。
在确定收网条件成熟时,7月22日,市禁毒大队联合美林派出所前往柳城街道桑林村进行围捕打击,成功抓获贩卖止咳水的贩毒嫌疑人许某钊,缴获奥亭止咳水180包。
当天,民警连续出击,在该村先后抓获容留他人吸毒的许某川、许某彬,并成功动员了吸毒人员许某益前来投案自首。一日之内对“贩卖止咳水案”案件贩、容、吸违法犯罪人员一锅端,实现对出现在辖区的新型毒品违法犯罪的全链条打击。
据悉,许某钊、许某川、许某彬、许某益均有吸食止咳水的行为,4人不仅同龄,还是同校、同村的玩伴。他们喝的止咳水从外地购买,每次要么躲在许某川家里,要么藏在许某彬车里。
目前,许某钊、许某川、许某彬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处理当中。
止咳水的危害
现在,在中国大中小学,绝大部分学生都了解鸦片、海洛因、冰毒、大麻等毒品的危害,但对于滥用包括“止咳水”在内的药物的危害却知之甚少,这亟待引起社会、学校、师生、家长的共同关注。
2000年以来,在中国部分地区出现滥用含可待因的“止咳水”并成瘾现象,滥用人群以青少年为主,且滥用情况日益严重。
生理危害
“止咳水”虽然并不属于毒品,但如果滥用,则与毒品具有同样的危害。
“止咳水”成瘾是一种疾病,不仅会造成青少年学业荒废和家庭不和,还可能引发低钾血症、癫痫、中毒性精神病,甚至危及生命。更令人担忧的是,青少年“止咳水”滥用者很可能会发展到吸食毒品,并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一旦大剂量服用“止咳水”即会致幻,服用者随之成瘾。现在,部分青少年滥用止咳药水,由于其含有可待因、盐酸麻黄碱等成分,大量服用能抑制呼吸并形成心理依赖,久用也可成瘾并损害内脏和神经系统,导致神志失常、中毒性精神病,其危害不容小觑。
心理危害
除了生理上的危害,滥用“止咳水”会给青少年的心理和人格带来很大问题。在接触的此类孩子中,100%撒过谎,脾气暴躁,并且容易自卑、自闭、自虐甚至自杀,这在专业上被称为成瘾性疾病患者的“四自”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