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肉松
董思怡最近得了个听起来倍有亲切感的称呼——大宝,来自她在《二十不惑》里的角色昵称。
大宝的全名叫段家宝,一个普通又不普通的20岁女孩。她的身上有不少标签和看点,富二代、追星族、吃货、大四毕业生……更有种人如其名的萌态,乖巧短发、大双眼皮,胖得蓬松绵软,双下巴“神出鬼没”,笑起来又有几分甜。
面对这么个可爱到人心坎里的人物,观众自发地跟着剧里的角色“大宝、大宝”地叫开了。所以在董思怡的微博下,无论她发关于自己还是《二十不惑》的相关内容,都能看到不少称其为大宝的留言。
上周,她的另一部作品《拾光的秘密》开播。她自己追剧的时候,也没少看到类似于“这不是大宝吗”“大宝,你怎么在这里”的弹幕飘过。她觉得“还蛮神奇的”,并清楚地知道这是好事,这说明自己的角色被观众记住了。
对她而言,两部作品同期在播有点像是幸福的烦恼。开心归开心,但除了宣传期的疲惫,也难免觉得,忙碌的结果一个个往外放,似乎才是更适宜的节奏。好在目前来看收成不错,刚起步就拿下两张豆瓣评分7+的成绩单。
往后,这种幸福的烦恼或许更多,也理应更多。翻看她近期的微博,为数不多直呼其本名的评论里,有人在认真地祝福她,“董思怡一定要戏约滚滚来”。
01
如今看到《二十不惑》的成片,董思怡意识到一直以来的错误认知。这部剧的定位是现实主义题材的都市励志成长剧,所以她就总觉得自己演了个画风很正的作品,结果出来的感觉更像喜剧。
她还私下里跟饰演姜小果的卜冠今犯嘀咕,被对方点醒,“卜老师说,‘你没发现演的时候就变成这样了吗’”。
四个性格经历各异的同寝女孩,在大学毕业的关口,面临着来自择业、爱情和友情的考验与压力。但人生大事的推进,都成了欢乐日常进行时。
而董思怡饰演的大宝,几乎是剧中的笑点担当。加上直播的话,董思怡每天要刷4遍剧,凌晨2点弹幕变厚的时候看最后一遍。她发现,每当大宝出场,弹幕就从讨论剧情和人物关系变成满屏的“哈哈哈哈”。
观众的笑声里,必然有一部分要给到大宝那股委屈巴巴的劲儿。
以往的国产影视剧中,富二代总是飞扬跋扈居多。大宝则不同,她是标准的讨好型人格。比如开头几集,因为喜欢同一个明星,她就对刚认识的女生出手非常大方,人家却把她当提款机。
董思怡无法理解,“怎么会有这样的人,现实中遇到肯定翻白眼,赶紧跑,一分钱都不会给她”。类似的情况下,她演着演着就动气了,这时候导演就会来提醒她,“(演得)太社会了”。这是大宝身上超出董思怡本色的部分,更直观的地方在于体型。
剧刚开播那会儿就有观众发现,段家宝比董思怡要胖。
准确地说是胖15斤,还未展开这15斤的来历,董思怡的表情已经还原出几分当初的纠结。人要想长胖总不是难事,纠结的是她当时的处境,胖了、瘦了都不安稳。但那份情绪,还不同于很多女生对长胖这件事的心理负担。
在《二十不惑》开机之前,她还拍着另外一部戏,所以不敢胖得太明显,只能默默地、偷偷摸摸长两三斤。等到了深圳的剧组才真正开始放肆吃,在片场休息的时候点外卖,用甜点、奶茶、炸鸡等各种容易长胖的食物轮番“轰炸”自己。只用了半个月时间,体重就上去了。
新的挣扎也会随之而来,“你知道,(体重)一下子增上去,其实很容易浮动,所以我在戏里就胖胖瘦瘦的,瘦了我就害怕”。因为她听说,这部剧的制作公司柠萌影业曾经在拍戏拍了一段时间之后对演员不满意,中途给换了。她当时担心的是,自己要是瘦了,会不会被换掉,“我就想不行,不能被换掉,然后瘦了就赶紧吃”。
但也不是胖就完事了,“导演会很委婉地问我,‘你今天是不是有点肿啊’,我就想‘完了’,今天得少吃点,很挣扎”。
让她没想到的是,和观众如今的反馈一样,自己胖起来还真是挺可爱的。最近甚至有不少人都跟她说,“怎么感觉你瘦下来没有胖了好看”,搞得她也有那么点恍惚,“我又看了最近几个采访,好像真的胖些更好看,不知道为什么”。
问她,要不就胖着?她立刻笑着摆摆手,“我好不容易瘦下来的”。她用可以出教程的细致程度,回顾起拍完戏的减肥经验。
严格来说是一天一顿,自己做那种在下厨房app里收藏的减脂食谱,背起来如数家珍:鸡肉丸子、西葫芦鸡肉饼、豆腐丸子……正赶上疫情不能出门,她也不爱运动,就在家躺着看视频,“那时候刚好新入坑了一个团体,每天800个物料追着我跑”,看着看着就不饿了。结果是,十天瘦下去十斤,自己都没发现。
听到记者的感叹后,她忍不住自问自答了一回,“很卑微的感觉是吗?我每天很努力的”。
采访过程中,董思怡不止一次用努力和卑微来形容自己,相比演员,似乎更像是当下的另一个群体——社畜。如果非要追溯原因,可能在于,不管具体到饰演段家宝的机会,还是以演员身份被认知的局面,都确实来之不易,又有一点幸运的成分,所以格外珍惜。
02
早在《二十不惑》刚公布组讯时,她就投过资料,但一直没回复。等到快要开机了,她听说这个角色还没有找到人,就犹豫着又投了一次。
经过见导演、制片人以及试戏等环节后,角色属于她了,她可以为这个原先只存在于剧本的段家宝注入灵魂了。
但反过来看的话,段家宝及其带来的一切有点像照亮董思怡的存在,她说是看不到未来的生活里“照进来了一束光”。
她在微博上分享过与《二十不惑》兜兜转转的缘分,当时,剧情才进行到大宝和小爽和好以及跟大熊恋爱,小作文来得有些早。她有些傲娇地认为,那是酒精作祟的矫情,其实也不全是。
这段时间,董思怡偶尔会在网上看到有人说,“这个戏是我爸投的,从小到大我爸被安排台长、导演、制片人,各种身份”。不管是误解她的,还是自己也身处困惑的,她就是想告诉那些觉得“家里有钱才可以干什么”的人,“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每个人都会有低潮的时候,千万不要放弃梦想,没准哪一天好运就降临到你身上了”。
这些看似如“心灵鸡汤”的话,是她这些年来的切身体会。
时间拉回2018年年底,她在北京呆着,但已经将近一年多没有工作了。那之前她想的是,“要是今年年底再接不到工作,我就回家”。真到了年底,她又还是想再给自己一年。惊喜的是,新的flag刚立完三个月就拍上戏了。
更没想到,几乎无缝对接地进了三个剧组。2019年4月开始,从《青春创世纪》《二十不惑》到《拾光的秘密》,辗转各地,漂了将近一年。加上杀青后回家过年、疫情隔离,等她再回到北京,已经是334天之后的今年3月了。
去年7月的时候,还因为觉得人在外地太浪费房租,把北京的房子给退了,请同事帮忙搬了东西。前段时间再找房子,选了几个,对其中一个甚为心仪,同事跟中介联系后得到的回复是,“姐,这套就算了吧,小区刚有个新冠”。
和工作人员配合着讲述起这个小插曲,董思怡不自觉地露出大宝的表情,“我好难选”。相比千丝万缕的感慨,类似这样段子式的体验,才是她面对很多问题时最先蹦出来的答案。
2016年,她参加过东方卫视的选秀节目《加油!美少女》,拿到的成绩是全国12强。她当时还在念大二,本来是陪朋友一起报名做个伴的,后续走向却“非常意外”。匆匆忙忙准备的节目过了面试,然后去上海,“每个礼拜都有考核,我想应该很快会被淘汰,行李都只带了半个月的,居然留到了最后”。
即使在选秀热潮翻涌的当下,还要面对“出道即巅峰”的残酷现实,当时的机遇也谈不上多好。站上往艺人方向发展的起点之后,反而让她产生了一种摇摆:做女团还是当演员?
比赛期间,就有人说过她适合演戏,因为长了一张讨喜的镜头脸。但她有种叛逆心理,“我才不,我要做爱豆”。
她真的喜欢唱跳、也有歌手梦。董思怡是个追星女孩,SM公司的男团追下来,对舞台的魅力并不陌生。对舞台本身也是,因为她从小就站在那里。幼儿园大班的时候,舞蹈老师建议她去电视台参加少儿卡拉OK比赛。
她记得当时的一张照片,穿着一条彩色的小裙子,跪在幼儿园的草坪上摆了个pose。比赛那天,她扎了个硬邦邦的冲天辫,唱的是赵薇的《拨浪鼓》,“什么来着,天晴朗、那花儿朵朵绽放,因为我特别喜欢赵薇,她来杭州开演唱会,我爸爸抱着我在第一排,我就喊‘赵薇姐姐’”。
董思怡一边跑题,一边比划着当时的样子,然后扯回来,“唱歌没拿什么奖,得了个最佳形象奖”。但还是很有收获,电视台的人看好她的可爱,问她要不要去做少儿栏目的小主持人。她去了,而且一做就是9年。所以严格来说,她其实算童星出身,起码在杭州,“基本上我这个年龄的小孩都是看着我长大的”。
后来因为成绩不好,她在最好的职高和最差的普通高中里选择了前者,学的专业是幼教,高三还去幼儿园实习了一年。她说自己当时有一点所谓的偶像包袱,想尽可能地起到一点榜样作用。爸爸也觉得,留在家里当幼儿园老师挺好的。
打从心底来说,董思怡还是想学唱歌,也想过去韩国。但她18岁才被爸爸放手同意去选秀,其实“有点大了”,再早两年的话,没准还能去SM的线下选秀去碰碰运气。经历了一番纠结过后,她决定来北京上大学,念的是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
说完学校的名字,她默默地抬起手竖了个大拇指。似乎可以被理解为,一连串地回顾后,送给自己的卑微和努力。
聊这些的时候,距离今年的两档女团选秀也没过去太久,《青春有你2》里还有当初和她一起参加比赛的朋友。看到大家在舞台上,她也是心动的。从“还挺想” 的程度被问起,她的回答听起来一次比一次向往:就很想、非常想。
其实,她原本是有计划去的,约了导演组在北京见面,但后来去拍了《拾光的秘密》。至于是否后悔,她是这么回答的,“要说不后悔,那肯定也是骗人,有一点的,但我觉得既然都决定了,那就不要再后悔”。她给那个“再”字加了重音,所以目前的决定是,“还是好好做演员吧”。同时也不会放弃音乐,她还参与演唱了《二十不惑》的主题曲《我们》。
这不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而是她真的开始喜欢上演戏了。脱离自己去成为另外一个人,在不同于现实的氛围里生活,可以说是演员的独家福利。
为《二十不惑》里的段家宝增肥15斤、为《拾光的秘密》里的徐冉冉挑战10年时间跨度,她演下来都感觉蛮爽的。有趣的是,她目前得到的评价不止是当初别人建议时所说的“适合镜头”,还有作为新人来说,谈得上自然且值得期待的演技。
董思怡甚至想好了以后想要尝试的角色,《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里徐睿知那样具有变态气质的反社会人格,《非自然死亡》里石原里美演的女法医,都是她特别想尝试的。
以演员的身份来说,她2020年的终极目标是,能在B站拥有一个和岳云鹏的CP向视频。
03
最近,有不少新的剧本找过来。有的已经被推掉了,有的准备约着见见。
尽管从两部在播一部待播的作品量来说,董思怡似乎还没有如此谨慎的资本,但她还是决定先不着急。去年“一天都没歇”地拍了三部,该停下来看看交卷后观众的验收成果了,正好也能腾出空继续准备专辑。
她想得明白,说得实在,“有人问我怎么还没进组,我觉得还是再等等吧,要憋就憋个大的。人一定要能忍,反正我都等了这么多年了,不差这几个月”。这番话似乎能让人看到她的心里有个握紧的小拳头,“有志气”“是的”。
单看外表,董思怡很容易让人想到可爱、甜美等标签鲜明的形容词。常常能听到这样的评价,可她总是一脸拒绝,“我希望别人觉得我是坚强的、刚强的,你就算你说我杠也没关系,千万不要说我是那种特别柔弱的小女生”。
事实上,只要有所接触,因为长相而先入为主的印象就会被立刻打破。
采访的地点在她公司的会议室,因为没有镜头,便决定挨着坐,先行落座后,她把手一挥,对着记者拍了拍身旁的椅子,然后盘起腿来,一脸地轻松自在。看着脑门上还固定着卷发卷的她,记者当下能想到用来形容对她第一印象的词,是潇洒。
接下来,那些如唠家常般的对话,就很顺理成章地一个个回合地展开。除了和演艺生涯相关的话题,她聊到不少家常。
如精神后盾般存在的父母,也确实伴随其中而无法规避。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还是她走上如今这条路的启蒙。如果不是爸爸带着她看了《还珠格格》,她就不会喜欢赵薇,也不会在比赛中唱她的歌。
妈妈更是她追星、追剧的“引路人”。她听外公说,妈妈上高中的时候贴过满墙的刘德华,还有木村拓哉,现在喜欢的是戳爷(Troye Sivan)。
她上小学的时候,母女俩一起追《浪漫满屋》《情定大饭店》《蓝色生死恋》。董思怡还记得当时的情况是,“大晚上,我妈拉着还是小学生的我,去楼下的24小时便利店买一堆零食,然后我们就坐在电脑前面看,我爸在睡觉”。
直到现在,她还在接收来自妈妈的安利。2018年那会儿,妈妈来北京看她,“她说,‘你要是闲着,可以去看看《冰与火之歌》’。我说‘太多了吧,看不明白’,她说‘没事,看三遍就明白了’”。她问妈妈看了几遍,得到的回复是四五遍。
但当时妈妈来看她的真正目的,是给她打气,“虽然也会问我要不回家找个工作啥的,但她一直跟我灌输的理念都是,如果有想做的事情就去做。因为她自己当年最后悔的事情就是考上了大学,但没有去。所以她跟我说,‘你要想去冲就去冲吧,反正家永远都在这里’”。
回忆到这里,董思怡突然对着记者冒出一句,“想哭了是吧”,重新把气场带回轻快愉悦的节奏,才继续说下去,“还是要自己去努力和拼搏的”。
这段经历有些像电视剧里的情节,但她就是那种在有讨论余地的氛围中,被保护和支持着成长起来的女生,这也解释了她的性格和选择。
后来,她便真的如妈妈所言的、也按照自己的坚持往前冲了,一路冲到当下这个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