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27日,全国首家Costco开市客正式在上海闵行区开门迎客了。
作为美国最知名的仓储式超市,Costco开市客在国内的人气也是高到爆棚,开业第一天仅半天即被上海大妈大叔们的强大购买力摧残至闭店,只剩网红大熊们还在努力的迎客。
开业的第一周内,所有关于Costco开市客的新闻都围绕着一个字:人!
人
从
众
但是,围(mei)观(qian)的小编从大家晒出来的账单却看到了一个很特殊的东西,就是这个写在小票最下端的项目:销项税。
这是什么呢?
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这个 销项税 以及 与其相关的消费税 。
目前世界上在零售环节征收的税费有两种体系:增值税(Value-Added Tax)和消费税(Sales Tax)。这两种税虽说在税法体系上大不相同,但是在零售环节上的征收功能却大致相同。
大部分欧洲国家和中国使用的是增值税体系,而之前提到的销项税则是增值税在零售环节的体现。像大家去欧洲旅游时碰到的要在机场退税的情况,其实退的就是这部分的税费。
其他国家如美国,使用则是消费税体系。由于消费税计算相对简单,所以有时会出现像Costco开市客这样将税费和商品价格分开列的情况。而国内各种货品对应的增值税税率各不相同,所以大部分国内货品销售时展示的是含税价格。
在美国,由于联邦政府将消费税的征收权下放至各个州、县、市,所以各个地区的消费税都会有所不同。有些地区为了促进自己当地的零售业发展甚至在地区内不征收消费税,如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 NH)、蒙大拿州(Montana)和俄勒冈州(Oregon)。
美国没有“州一级消费税”的州
因此,当在美国购买大件商品时,对比临近几个地区的消费税也是各位美国大爷大妈们的一项重要议程。一般来说,美国全国的平均消费税税率是5.86%,而国内普通消费者通常能碰到的货品类别的增值税税率为9%或者13%。
而这些额外花出去的钱,对于美国人来说还有另外一个功用,那就是抵税!
作为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的一种合作方式,国税局对于纳税人支付给居住州或者地区的税费是有一定程度的抵扣的,而像上文提到的支付给州、县、市的消费税就属于其中一项。
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
美国人Xiao Wang去买美国Costco购买了一只网红大熊,售价为10,000美元;而这家Costco所在地区的消费税和上文中的增值税税率相同(13%),那么他实际喜提了一只11,300美元的网红大熊。这额外的1,300美元即为他支付给各级地方税务机关的消费税。但当他申报他“提熊“当年的联邦个人所得税时,这1,300美元则可以直接抵扣他的收入。
所以,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可以花出去的一份钱得到双重的享受。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项抵扣仅适用于使用美国联邦税表1040申报的纳税人,即美国的税务居民。也就是说,如果是没有美国身份的中国人小王,在中国的Costco开市客购买同一只熊,那他的1,300美元的额外花费将无法使他在税务上享受到与之对应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