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就像茫茫大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根本就不管你的需要。
当你买进一只随后暴涨的股票后,你会感到高兴,每天都在盘算挣了多少;当你买进一只随后暴跌的股票后,看着资产一点点融化时,你会充满恐惧。但这些感受与市场毫无关系,那只是你的感受而已。
市场根本就不知道你的存在,你无法采取任何措施来影响市场,你只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像水手一样,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同理,大海不关心你的安全,但他也不想伤害你。
当阳光明媚,清风吹拂,任你自由驾船自由航行时,你会感到心情舒畅;当狂风暴雨,滔天巨浪将你的小船卷到礁石上时,你会感到惊恐万丈。这就是你对大海的感受。当你让感情而非智慧主导自己的行为时,他们就会威胁到你的生存。
水手不能控制大海,但却能控制自己。他研究水流和气候,他学习安全的航海技术,获取经验,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出航,什么时候该留在港湾,成功的水手,运用自己的智慧。
大海是有用的,你可以在海里钓鱼,可以乘着波浪到达其它海岛;大海也是危险的,它能把你淹死在海里。你的方法越理性,你从中获取所需的可能性就越大。当你把情绪带到行为中时,你就无法集中精力客观地关注大海。
所以交易者必须像水手研究大海一样,研究市场的趋势和转折,你永远也无法控制市场,但你要学会控制自己。
特立独行是股票市场上获得成功的唯一的途径。
哈佛大学的精神病专家莱斯顿.海文斯写道:"食人俗和奴隶最可能是证明人类侵夺和讯飞的最早的证据,尽管这两种行为都不被现代文明所鼓励,但他们依然以精神的形式存在,这表明人类文明在从具体和物质形式转向抽象和精神形式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所追求的目标却是一样的"
父母威胁他们的孩子,恃强凌弱者揍他们;老师说在学校贯彻自己的意愿;大多数人要么在庇护下成长,要么在自慰中学会如何控制别人,对此很少有人感到奇怪。特立独行让我们觉得不自在,但这是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的唯一的途径。
道格拉斯警告说:“如果你看不懂市场的行为,那是因为你自己的行为很古怪,不可控制,如果你连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都不知道,那你真的无法判断市场下一步会怎么走,最后你唯一能控制的就是你自己。作为一名交易者,你有权决定把钱给自己还是给别人。”
“那些持续稳定获利的交易者,都是以自律的心态从事交易。”
在市场交易中,长线有长线的思路,短线有短线的操作手法。问题的关键是投机者必须选择最适合自己个性和具体市场特点的方法,作为自己基本的交易模式。但无论多好的理论、工具,都有硬币的另一面。天下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交易理论和工具,各种交易模式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弱点。这个市场永远不存在可以100%准确预测未来变化的技术和交易工具。所以,交易理论、工具正确运用的前提是,操盘者必须具备辨证思维的能力,这是立身之本。否则,再好的剑在不适合的人手里都是废铁,再废铁在合适的人手里都是宝剑。同时,即使在自认为有绝对把握和胜算的机会出手时,也还是应该作好风险控制的准备,防止判断错误带来的巨大损失。
交易技巧和知识可以学习,市场经验可以累积,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起成熟的心理并迅速付诸行动,这却是一个长期的修炼、追求、领悟过程。作为一个交易员,每天都会面对很大数目的输赢,责任和压力是非常大。从理性的角度看局部的输赢很正常,失败的交易、亏损的交易是成功路上的一部分。而人毕竟不是神,真正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然的面对每天输输赢赢又非常地难。
古人云:“圣人有情而无累”,说的是圣人不是没有感情,而是能够控制感情,不让感情成为行动的决定因素。作为一个交易员,由于输赢而引起情绪上的痛苦和快乐很正常,只不过无论某一次交易结果是好是坏,下一次操作该怎么做还得怎么做,不能够感情用事。控制自己的情绪、欲望这种事情,在一个充满诱惑的世界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所以我认为投机客不是“学者”、“智者”而是“学者”上的“行者”、“智者”上的“忍者”。行动而非说话,实践而非理论,是一个职业投机者的本质特征。某种意义上说,现代金融市场训练有素的专业投机客,并非流行的科班教育体系可以培养出来,中外著名的高等学府也确实没有相应的投机专业。
现代高等教学过于强调智性训练,师生关系过分疏离的特点,并不符合培养一流职业投机客的素质教育要求。在我的想象中,中国古代琴棋书画以及民间手艺、武术的学习中,强调师承,强调师傅带徒弟的心传法门,可能是培养职业投机客可以借鉴的模式之一。
成功的交易不是集体思考、决策的事业,而更像是一个投机者个体孤独的心理搏斗游戏。这种孤独表现在:漫长的交易学习过程就像一个人走夜路,茫茫荒原,不知何处是尽头;分析思考市场行情变化,让投机者体验到的是独自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痛苦无助;临场决策、操作的背后,隐藏的可能是投机者面对黑洞般的恐惧和对自身安全的深深忧虑,等等。
一个不能忍受孤独、一个缺乏自主性、一个人云亦云、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注定不可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投机客。在投机者内在的心理修炼和精神超越方面,古老的东方文化可能是交易者自我拯救的智慧之源。包括茶道在内的东方文化的精神气质,也许可以在市场交易中让我们头脑更加清醒,行为更为理性。
金融投机的成功之路并不神秘,也不是完全无迹可寻,它是建立在两个方面之上的:一是投机者对市场交易的基本思路头脑清晰、胸有成竹;二是投机者对人性的弱点了若指掌,这种认识既包括对人类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本性,如希望、恐惧、贪婪、侥幸、自负等的洞察和了解,也包括投机者对自我特殊的个性特点、性格缺陷、行为习惯的深刻反省。
炒股要理性,更要有良好的心态,而不是盲目的听消息,追涨杀跌,总觉得别人的股票牛,更不要贪婪。成功,等于小的亏损,加上大大小小的利润,多次累积。 有句话说的好,慢一拍进场,鱼头送给别人吃,早一拍卖出,鱼尾留给别人吃,能吃一段鱼身是做股票最高境界。
一般我都劝别人不要职业炒股。其中的痛,只有我们这种人才能知道,职业前是无法想象的。
很多人进入市场都以为能大赚钱。其实是一个巨大误区。在正常市场中,能赚钱的不过10%-30%。熊市中,能大赚的估计只有1%,赚钱的不超过5%。
这就好比考上全国著名高校。有无数的学子无论怎么努力也是考不进去的。这是一个存在却是绝大部分人不愿意承认的现实,因为这相当于自己击碎自己的希望。
我认识的一个高手,去年1月份到现在已经获利6倍了,成功的从一个几十万元的小散变成了几百万元的中户。
并且他最近也开始做期指,同样也是赚钱的。
“要给自己定更高的目标,那些再战杯、挑战杯选手水平都有限。不要因为这些比赛给自己自我安慰和满足。如果要成功就要不断自我挑战:更高、更强、更优秀!”
在这个通货膨胀的年代,没有千万在国内就没有安全感,也无法出人头地。正在为自己的千万目标而奋斗。
在大城市,职业股民至少要炒到500万,否则经济压力会很大。
我个人认为,如果3年内不能稳定盈利,那么再过3年估计也很难。因为现在是信息时代,各种方法、资讯都可以在网上搜索到,所以学习速度很快。和90年代炒股不同,那个时候信息闭塞有很多成功的人花了3年甚至5年甚至更长时间。但是现在如果3年不能稳定盈利,那么我认为应该适当放弃,不然最后只能空耗青春,最后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得到。
做股票并非不能成功,就如同各行各业一样,不过,成功的是极少数。特别是近来的熊市也不知道要持续多久,我们80后最大的资本是年轻,可是,如果再耗个几年我们也就不再年轻了,人啊,耗不起。
现在房价这么高,在上海买个小房子都要300万,在普通地级市也要100万。如果奋斗了好多年都无法在股市里面赚到100万,80后啊,又如何在社会中生存?要多认识自己,难道努力了N年也不能盈利,突然就可以爆发暴富1000万?
再说说股票,点到为止:一个稳定盈利的职业股民定然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走在市场的前面而不是被市场牵着鼻子走。要稳定盈利就要做“确定性”——点到为止
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挫折,自信的丧失……,这样的痛苦局面如何才能突破呢?
只能来只持续稳定的盈利,只有这样才能给自己希望,如果没有希望,那么一切都完了。
很多时候并不是自己感兴趣的就一定能够做好,兴趣和能力并不能划等号。
如果要持续稳定的盈利,那么必然要求在熊市中做到,这样才是最扎实的练就了炒股的技术。否则就算遇到好的市场环境,也会徘徊在大赚大赔之间,最后发现可能还是跑输指数——继续挫伤自己的自信和希望。
所以,如果心存侥幸,指望一个牛市就翻身,那我想最终可能不能如愿以偿。
边工作变炒股肯定做不好的。
如果真的决定职业了,那么最好从熊市开始职业,那是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过来人的忠告!
现在经常是一点二点的挣,一个月总有一俩次单次的利润在10到20之间,但大多数都是一二点的挣,大的回撤很少了,亏损我一般严可格控制在2%以内,我想我这样是不是就是稳定赢利了,我自已都有点不清楚。
稳定盈利也有水平高低之分,区别在于,经验的多寡,应变不同情况时的手段的多寡,这决定了稳定盈利后的资产增值速度。
当一个人发现自己开始稳定盈利之后,一般就会随之产生惰性,依赖于原先的操作习惯,但是市场的情况却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很多开始稳定盈利后的人会发现自己越做,资产增值速度越慢,且自己越来越小心翼翼——其实这不是谨慎,而是自己的惰性使然。
多说2句:
首先:开始步入稳定盈利
其次:千万要克服自己的惰性,如果是职业股民,那就要不断总结出新的操盘手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取,千万不要满足于现在已经有的模式和手法(切记,过来人的肺腑之言)
我感到股市千变万化,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不同市场状况下的稳定盈利手法也是不同的。
我说说自己的几个经验:
1、稳定盈利的外在表现,一般很少1个月翻倍,而是一个月30%左右3个月翻倍(我自己的经历,其他人或多或少略有差异)。平时资产呈现小碎步缓慢爬升,积累一定利润后再加速爆发,然后再恢复到小碎步爬升,如此循环。
其实这还是有其内部原因的,因为是稳定盈利,所以操作手法以有把握为准则,这必然导致手法偏保守。因此资产暴涨较少,但是大幅回撤几乎为0。但是操作5次10次后总会遇到某个牛股(因为都是精心选股了的,必然有潜在牛股),所以,外在表现就是碎步积累利润后再资产大幅增长。
2、稳定盈利的前提是心态稳定,只有心态稳定才能发挥正常的炒股水平。一般而言,最好每天自己账户内的股票没有绿盘的,全部是红盘收盘,也就是说无论是低吸也好追涨也好(打板除外),当天最好有一些浮盈,这样第二天有一定的腾挪空间,这点对于稳定盈利非常重要。在买股的时候不能以“即使套了也不怕”来安慰自己,买点必须精心选择,买的时候要确信自己买了当天就能浮盈。就我自己而言,已经很久没有收盘时持有浮亏股票的现象了。
3、心态稳定还有一点就是要戒骄戒躁,一段时间操作顺了,往往就有飘飘然的感觉,是人都会这样,但是必须不断的去克服。我自己的感觉就是只要在市场中,这样的斗争就永远会存在,稍微松懈就会出大麻烦。
凭什么你的对手盘的财富要对你拱手相送
你凭什么说,自己能赚钱?
因为我们比别人有优势!
我们真的比别人有优势吗?
如果有,我们的优势有多大?
如果留心一下你就会发现,人基本上都会犯一个自以为是的毛病,我们往往都会有一种“高估自己、低估他人”的错觉。
如果有两个人下棋,不管象棋还是围棋,你站在边上看,发现他们旗鼓相当,下了7盘,可能一个人赢了3盘,另一个人赢了4盘,用统计学来看他们的水平也确实旗鼓相当。但如果你分头问他们,他们都一定觉得自己比对手水平高,如果自己不是某地方不小心,肯定赢得多!
如果两个人打球。不管是乒乓球还是羽毛球,你站在边上看,发现他们输赢差不多,水平不相上下。但如果你问他们,他们一定觉得自己水平更高点,如果自己不是昨天没睡好,肯定把对手打趴下了!
你去观察两个比较熟悉的自己认为水平差不多的同事,你可以了解一下,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他们大抵都会认为自己能力更强一些。除非其中一个确实差得很多,多到了鸡和真的鸵鸟的差别,否则,他是不会觉得自己差一点的。
环顾你的四周,你看看有几个人能认为自己所得比自己付出的多,哪怕是认为自己所得和自己付出基本相当的都没有几个人!
【鸵鸟理论】:
1.如果两只体格差不多一样大的鸡在一起,它们都会觉得自己比另外一只大;
2.一只火鸡与一只鸡在一起,火鸡觉得自己大得不行了,鸡会觉得它俩一样大;
3.一只鸵鸟与一只鸡在一起,小鸡才会承认鸵鸟大。
这是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理论,一个人在评价自己的能力和贡献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是鸵鸟,别人是鸡。若有一天他有幸看到真的鸵鸟的时候,他会说,噢,这只鸡比我大点!
保持清醒对任何一个交易者都至关重要,要保持清醒,就要避免自负,避免把自己看得太高。我们自己以为行的事儿未必能行,别人也未必这么看,实际上也不一定如此……所以我们对自己自以为是的地方,一定要压下来看,对人家的成绩要往大的看。
“鸵鸟理论”告诉我们:只有比别人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时,才真正具有竞争优势,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力量估计得过高,一定要站在人家的角度去想,当我们还不是鸵鸟的时候,说话口气不要太大,况且就算陆地上最大最大的鸵鸟,也不是最厉害的,真正翱翔于天际的雄鹰,基本上是不会说话的。
我们很多人和别人交往,总觉得自己吃亏了,但实际上旁人看来,你们彼此得失相当,你既没吃亏也没占便宜;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亏也不赚,那么旁人看来,你一定占便宜了;
如果你觉得自己占便宜了,而对方没有跳起来,那要么对方很伟大,要么你很伟大!
社会学中有一个“归因理论”,是说一个人常常把自己的成功归为自己努力,常常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运气不好,这个理论和“鸵鸟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你真的比别人有优势吗?优势有多大,能否形成真正的竞争优势?
计划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计划。这句话在交易界是一句口头禅,因为非常有道理,交易这个行业对从业人的要求非常高,特别是在理智方面,不论市场如何波动,只做正确的事,才是正途。但为何谓正确的事,就看你事先如果计划你的交易了,做你计划内的事,就是正确的事。
故,计划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计划,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理智的交易者。
然,今天我不是想谈如何去计划你的交易,如何去交易你的计划。我想让大家在这个思维下放大一个思想空间去思考交易:计划你的交易之路,实施你计划的交易之路。
成功的交易——百分之80时间的等待和百分之20的时间操作
假如你对股市运行规律有一定的认识,也能看明白大多数股票的走势,但你还不能稳定获利,我建议你只做你最擅长的一种手法,其他的都不做了。只专注一种战法,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你梦寐以求的稳定的获利模式。
成功和失败都不是偶然的,操作的失误来源于思维的混乱。手法多而不精,就是咱们原先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单一战法,熟能成巧,想法和行动容易一致。虽然说天道酬勤也是讲究方法的。我感觉炒股是对人性的磨练,境界不够得修炼呢,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说的很形象,有些技术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深刻理解。大家原先感觉会的手法也不是真正的理解到位,以前我还常向朋友炫耀我的十种战法。说实话多年来我并没有靠这十种战法赚到大钱,现在终于明白专注一种战法才能抓住市场给的机会。咱们不是大师,不用学会所有的战法。你只有专一而精才能在股市长久生存。就像古龙小说中的:小李飞刀,例不虚发。还有形意巨臂郭云深:半步崩拳打遍天下。就是一招精。
一入股市总想学全股票所有的技术,以为那样才行,所以真是很难克服多学技术的强烈欲望。由于咱们的精力有限,很难样样精通。炒股是所有参与者智慧的较量。差一点也不行,所以炒股不要搞全能,一定要单项冠军。炒股到最后一定要从复杂到简单,把你的全部技术凝聚成一种战法,或结合自己特长找到一种最适合你的操作系统的战法,专注一种战法会使你对它越来越精通。只专注属于你技术的操作模式的市场机会。不再眼红市场眼花缭乱的干扰,恪守本分,耐心等待符合你战法的机会,就像狙击手在等待目标的出现一样。其实成功的交易就是用百分之80时间的等待,和百分之20的时间操作。
只专注一种战法会使你的选股简单了(注:本人只专注于趋势跟踪,并且长期操作1-3只股票,因此连选股都省了。)虽然你好像失去了大多数机会。其实股市不缺机会,就缺高水平的炒手,但你已能抓住属于你的机会,只专注一种战法成功的概率会很高。这样你就有了一套完整的攻防策略。就像佛家讲的万法归一经历过痛苦的历程,用‘荣耀苦旅’来形容他们是最贴切的。对急于成功的股友。
我想问:您准备好了吗?你技术过关了,心态调整好了吗,执行力训练出来了吗。策略制定好了吗?你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战法了吗?如果把股市比喻成战场,你是一名合格的战士吗?很多人都是想边赚钱边学技术,那是没意识到股市的残酷,股市没有捷径。唯有不断的努力学习,不断的进步,才可能生存。只要你没有成功,肯定有一个地方有缺陷,找到它,把它完善。这时你离成功就近了。
不间断地看书,不要停止你的思考,不要离开你的行动实践,在你的生命中,熟稔道家和佛家的思想,守静无为,弃欲绝念,并用这些哲学常识如实地指导你的思维和行为,让自己的心灵保持单纯和自由。因为抛弃的那些东西,根本和盈亏无关,根本和你的幸福指数无关,但太多太多人却死死追求这些不放松,真是自障自没。
老子说,“盖闻善执生者,陵行不辟兕虎……”,意思是说,善于保全生命的人,在山陵里走路不轻易干砍劈犀牛或老虎的事情……一个交易者不要轻易涉险,不要因欲望驱使而重仓或急于进场,也不要因为恐惧和疑虑而过早离场。老老实实的控制仓位,老老实实的看准行情之后再行跟随式的交易,这是做交易的本来方式。如果因交易时候有想法或因为不良心理活动的影响而去期待或疑虑式的交易,那就脱离交易的本质了。
交易者一定要正确理解交易。要清楚持仓和交易是两回事。交易是个动词,是个动作的话,那就很多时候在有意为之,频繁为之。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如果不在交易就感到不自在,不在频繁进出场就不显得自己是有本事的操盘者,不每天死盯着行情自作聪明的分析和买卖,好像就不能表现出自己的睿智似地。
持仓是无为而为,他的仓位盈利的数字每时每刻都在跟随着行情趋势的变动而变动,但他的心和手从来不会过多的担忧或轻易变更他的头寸。趋势完成了,价格运动形态会告诉他应该把利润收进囊中了,这个时候,他才自然而然的收获自己的仓单,至于下一单是否进场,如何进场,何时进场,那要看价格本身走势以及他的工作和休闲的时间安排了,而盈利的机会,总是无处不在。但说来也怪,如此简单的盈利方式,投资者或交易者们总是不能做得到,原因何在?怕还是老子说的那样吧,真的盈利者是在“大智若愚”的守静处柔之中,而那些拥有“交易的快感”的“奋斗者”们却在“大愚若智”的买卖折腾之中。
交易者还要重视积累的重大意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聚沙成塔”等等都是在说累积出来的结果将是巨大的。金融交易上同样也是,行情趋势,是由每一个主浪推动和次浪回调叠加而来的,不要因为每次波动,就觉得有进出场的意义了,实际上,有意义的是你持仓不动,至多是恢复趋势后轻仓加仓,而不是你投机性的心理波动而带来的错误连连的举动。大趋势是由若干小趋势叠加来的,要有耐心地持仓等待,做大趋势的顺势持有;同样,如果你进出场的行为做的多了,错的也就多了,你累积的亏损金额就会巨大,你要想把它捞回来,也同样需要提高加倍的能力才行的。
从正面来看,积累的重大意义还在于你的仓单利润的复利。复利拥有巨大能量,但同样来自于心灵自由和静守无为。试想下,你不是在重仓以求快富、冒险侥幸搏短,而是在你每次都能轻仓、持久地追随行情,那么随着这样的价差滚动和累积次数的增多,你的账面利润也在不断积累放大。遇到明朗的行情,还可以加仓继续跟随。通过跟随趋势的持仓次数和价差滚动以及时间过程的累积的方式,即使总是按比例式的轻仓,你也能拥有十分巨大的收获。相反,那种想拥有暴富式的交易的仓位,重仓冒进,频繁搏短,急功近利,只知眼前利益,不知后面的各种具体条件将会随时发生变化,而本身却又没有任何应对能力的交易者,不在眼前就在后续,迟早会像因有侥幸心理而快车超速行驶甚至猛闯红灯那样的不堪后果一样让你赔的很惨,欲望害人,这个后果一般就是车毁人亡分文不剩,那时候你再痛定思痛已经来不及了。
“多易必多难”,“欲速则不达”,任何事情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受先后的诸多条件的决定和影响,快则有害,慢则有益。所以最慢的积累就是你最快速的盈利方式,而且要相信,复利的力量是巨大的。复利,有时候是代数级别的增长,有时候又是几何级别的发展,能量无穷,就像豆芽顶石头般的让人惊愕。要让自己有耐心而能看到这个巨大的收获,用时间和积累的膨胀来换得巨额财富。因思维和现实面上的出发点不同,会让你在当真正的有巨大收获到来时,你就又能反过来真切感受到,原来巨额财富的拥有虽然花了一些时间,但确实还是很快的,而且还很安全。所以,最快速最伟大的拥有财富的方式就是这么一个又一个的安全的仓位利润慢慢累积而来的,除此之外,没有他法。
找几条均线,他们会组成价格运动的方向和路径,他们也常是路径的护栏,再划划水平线,至多再看看K线组合的形态,然后跟着K线走,就可以了。这不是让你去搞高深的技术指标或交易方法,而是让你有一些跟随市场动向的信息或信心而已。而且说到底,这仍然是一种跟随——跟随高概率的均线法则或K线组合形态的一般走向,也只有当这些指标和K线方向形成之后,你才能进出场,而不是主观的提早预判或把主观意志强加在交易上。如果你是个成熟者,你完全不用任何指标,裸盘操作就可以,因为行情上下你都看见了,跟随即可。
所以,交易就是这么简单。如果非得找高明的方法的话,那就是返朴归真,净化心灵,你需要把自己当“白痴”(这是一种修炼,一种境界,一般人还真的当不了“白痴”呢!),虚空无为,无有一念,不要去预测,也不要有焦虑,让价格的运动方向来告诉你如何非上即下地跟着他跑。因为道路在哪里、方向是什么和目的地有多远,从来不是你自己选择的,更不是你神仙般预测的,你此刻的路途,从来都是被告知、被选择、被跟随的。如果你已经走上这条路,那就抬起头,欣赏路边或远处的风景吧,不要惦记你的脚下。
一言蔽之,盈利之“道”,原是你在“一切皆空”的跟随式的“被盈利”。
了解更多股市资讯、操盘心法和交易系统,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翁伯然(C567016),免费订阅最新的股票情报、经验技巧和操作策略、获取主力战法的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