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发病率最高的皮肤病——外耳炎,坐视不理狗狗可能会丧失听力

2019-10-07     顾宠有方

犬类应该算是听觉十分灵敏的动物了,在很早以前,犬类就凭借着超凡的听力来追捕猎物,可以说耳朵对于狗来说十分重要。然而,自从家养宠物犬开始出现,外耳炎这种疾病就开始出现,不仅是犬类,猫类这种耳道较小的动物也有了相关的病例。随着医疗成本的增加,医治费用也稳步提升,医治外耳炎也需要耗费不少的经济和精力,因此各位养狗的朋友有必要了解。很多人曾经得过耳炎,又因为狗狗的耳道构造与人类不甚相同,那么狗狗的外耳炎究竟是什么,对狗狗有什么危害,我们养狗的朋友平时要如何去防治?往下看你就会得到一些全面的认识。

一、 了解犬外耳炎

1.外耳炎究竟是什么?

犬外耳炎是犬类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它是以皮肤瘙痒为主要特征的外耳道上皮组织的急性或慢性炎症,主要特点是发病率高、病因复杂、容易反复感染,尤其是近十年来,被感染的犬种越来越多,数量也小幅度增长。犬外耳炎有一定的规律,多集中于潮湿炎热的地区,因此南方比北方的狗狗更容易患上外耳炎,其次是是一些耳朵较大、耳道较宽的犬种如垂耳和长毛犬容易得,耳朵朝上、耳洞呈开放性的犬种患病风险也要高一些。外耳道是由耳廓和到鼓膜的管道组成的,呈现垂直性,外耳道的表面皮肤比较薄,因此比较容易破损。一般来说,炎症不止发生在外耳道,也会蔓延到耳轮和耳廓,严重的话会深化到鼓膜影响到内耳道,形成中耳炎。

2.外耳炎的分类

外耳炎呈现急性和慢性两种形态,按照发病原因分为寄生虫感染性外耳炎、微生物感染性外耳炎、免疫相关性外耳炎、结构病变性外耳炎。

二、 狗狗为什么会患上外耳炎

1. 患上外耳炎的原因有很多,有直接因素和持续因素。直接因素是指那些造成疾病的最直接原因,也是发病的主要原因。直接的原因有过敏、角化异常和耳螨,其中耳螨是造成狗狗外耳炎的最大多因素。直接原因并不是造成外耳炎的全部原因,有时候气候的潮湿炎热和狗狗自身抵抗力较弱、患有其他炎症就会导致病情爆发。

2. 夏秋季节,狗狗耳道内皮脂腺和其他腺体的分泌增加,给微生物的增长提供了条件,又由于夏秋季节狗狗的活动增多,容易受到环境中刺激因素的影响,使耳道的局部抵抗力下降,增加患外耳炎的几率。

3. 所有种类和年龄的犬类都可能患病,但一些特定的犬种患病率较高,犬类中迷你贵宾犬、可卡犬、猎狐犬发病几率较高,这些品种下垂的耳廓阻碍了耳道内与外界环境的空气流通,造成耳道内湿度和温度较高,生成的分泌物不易排出在耳道内堆积,从而引发外耳炎。

4. 还有些犬种由于外耳道内毛发过多,主人会为它清理耳道内的毛从而造成了刺激,使耳道的局部抵抗力下降,加速了皮肤代谢,产生了更多分泌物。

三、 外耳炎对狗狗造成了哪些危害?

1. 临床表现:

外耳道炎发病初期对于犬类这种忍耐力很强的动物并无明显地阻碍,一般也看不出来,发病初期耳道红肿,由于皮脂腺和外分泌腺分泌物增多,引起耳垢增多,并且耳垢在空气流通和风化作用下,往往成分会发生改变,变得更硬、无法剥离出来。长期的炎症会使耳道发生永久性病变,如耳软骨钙化、纤维化和耳道堵塞。在很多接受治疗的患病犬中,都出现了中耳炎和耳道结构的病理性变化。患病犬表现为明显地瘙痒症状,不安,频频摇头,擦耳或抓耳,可使耳壳抓伤、擦伤,引起耳充血、出血或者血肿。

2.症状影响:

外耳炎会引起很多并发症,如耳道和外耳廓出现红肿、高色素化、苔藓化、疼痛、瘙痒、恶臭等症状。初期会造成颈部僵硬、眼屎较多、耳朵低垂,后期会拒绝触摸,严重就会出现听觉障碍。当继发中耳炎时,患病犬就会出现神经上的障碍,比如听觉迟钝、反应较慢,同时伴随着耳聋以及平衡失调,不断转圈后就会向一边倾倒。最严重的会影响到前庭神经,形成眼球震颤和耳聋耳痛等。

总之,外耳炎是一种或许不太被主人重视、但是影响十分恶劣的疾病,因为耳道里有很多神经并通往大脑,因此任由病情发展会对狗狗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

四、 病情诊断

发现狗狗有异样应该带到宠物诊所进行检查,一般医院会先对狗狗的耳朵进行检查,也不排除全身检查,同时对狗狗的神经敏感度做出测试。还会问一些关于狗狗病史和家中其他宠物、环境清洁的问题。初步诊断一般会发现耳道内有黄色的脓性分泌物,散发着恶臭味,根据不同颜色和气味的分泌物可以判断出感染的菌种。1.最常见的耳螨引起的耳道感染就可以检查出来很多螨虫和螨虫卵;这种螨虫不同于生活中床褥上的螨虫,而是犬耳痒螨,当相对湿度较大时,螨虫存活的时间会延长,这就是潮湿地区更易触发外耳炎的原因。当狗狗搔破皮肤,就会引发感染,最严重者会造成死亡。

2.真菌感染引发的外耳炎也很好分辨,因为分泌物较少,最常见的真菌种为马拉色霉菌,分泌物呈黑褐色,有点类似于鞋油。

3.细菌往往引起耳道的继发性感染,一般来说,正常生物个体的耳道里都会有细菌,只是在不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下维持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关系,当某个因素被打破后,微生物就会入侵受损部位,增值并引起继发感染。呈黄褐色一般可以判断出是葡萄球菌、酵母菌和变形杆菌等等。

4.其他感染因素还有创伤和异物等,如耳道曾经骨折或者挫伤,会刺激耳道发炎。

五、患病的狗狗应该如何治疗?

成功的治疗方法依赖于适合的诊断,明确原发病因,纠正潜在的易感因素以及确定持续因素能够有利于更好的治疗。

1. 首先应该清洁患病犬的耳道,如果不先清除耳道里的分泌物就施加药物,可能会使药效大大降低,并阻碍药水深入耳道。清洗前,应该先剪去耳道内的杂毛和被毛,然后去除耳垢、分泌物和痂皮,借助琥珀磺胺二氢钠滴剂进行软化,能够清除得更加干净。之后在用生理盐水进行杀菌消毒。

2. 然后针对寄生虫感染性外耳炎进行杀虫,把杀螨剂滴入耳道,每日一次,或者采用伊维菌素0.5ml/kg进行静脉注射。

3. 感染性皮肤病遵循局部治疗为主、全身治疗为辅的原则,在真菌或细菌性感染的情况下,采用杀菌性滴耳液进行治疗。对于急性外耳炎、病情比较严重、已经引起中耳炎等并发症的情况,先局部注射抗生素控制病情,再进行敏感试验选择合适的药品滴耳。建议用复方新霉素滴耳液3次~4次,或涂布抗菌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等,每,1次。重症病例用0.1%新洁尔灭冲洗耳。

4. 其他手段:有的患病犬情况比较严重和复杂,出现了耳道软骨钙化、耳道增生或改道,增生了病瘤,针对这种情况,手术是唯一手段。

5. 对于过敏性外耳炎,应该先消除过敏原或者降低敏感程度在进行用药,如果不排除过敏现象,很可能无法根除耳道内的炎症。

6. 在恢复期间,应该定时去医院复查,建议半个月左右复查一次,并配合医生给药进行辅助和康复治疗,每次要进行细查,直到确认狗狗完全康复为止。

六、平时我们应怎样预防外耳炎的发生?

1. 很多养狗的朋友太过注重清洁,因此洗澡时对狗狗的外耳道进行过度清理和修剪,狗狗的耳道杂毛其实有保护耳道、防止异物进入的作用,狗的耳道有自净能力,因此平日洗澡只需用棉球轻轻擦拭即可。

2. 平日清洁时,主人应该注意犬耳道内是否有异物进入,及时清理,主要的异物有毛发、芒草和水。保持耳道的基本清洁之后,要定期驱虫,采用狗狗专业驱虫药滴耳,对于狗狗生活的环境也要定期消毒,建议使用消毒液和漂白剂,每周一次或两次消毒。

总之,外耳炎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病历,主人平时不注重环境卫生和过密饲养宠物、营养过度摄入和滥用药物都会导致病毒细菌入侵,狗狗自身的抵抗力也随之下降,在狗狗的幼年期,更应该精心照顾,随着年龄的增大就可以放下心了,建议主人家中给宠物常备头孢霉菌素和酮康挫等药物,对于宠物平日里的真菌、细菌感染和消炎有着很好的疗效。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RS-FG4BMH2_cNUgRDo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