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桅:共建“一带一路”,补齐世界经济发展三个短板

2019-12-21     一带一路报道


王义桅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报道(中英文)》杂志特聘专家

导语

王义桅:“一带一路”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将自己发展好,进而造福世界,这是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美好愿望。我们的制度设计,背后的文化理念,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成功实践,让世界慢慢地理解,这就叫“一带一路”倡议,这就叫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杂技剧《丝路彩虹》走进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

有问必答

问题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具体部署。在此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出哪些优势?

王义桅:

第一个优势,我觉得我们的优势是根源于我们5000年文明的优势,它能够发展到今天,得益于我们开放包容、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精神。最关键的是我们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把这种精神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不断地与时俱进。第二个优势是我们以人民为中心,它跟以资本为中心的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在“一带一路”建设里面,修路这种代表了大型基础设施的项目,投入周期长、见效慢、成本高,像私人资本都不愿意干这个活。中国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最有吸引力的,就是他强调的是实体经济,而实体经济是造福于广大民众的。

10月16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内马铁路一期工程正式建成通车

问题二: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变革。这其中有哪些理论难点和常见误区?

王义桅:

中国制度里面非常强调的是什么?互利共赢。所以制度设计里面就确保了这一点,而不是一家赢者通吃。比如气候变化,我们把它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上都在做调整,来应对气候变化。这些理念背后它是我们的制度设计,是我们的文明支撑,是我们政策本质的特征。

10月25日,中欧班列(义乌-列日)“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WTP)菜鸟号首趟列车抵达比利时

问题三:

当前,全球不同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显著。发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贫富差距鸿沟有待弥合。以中国制度为支撑,共建“一带一路”,补齐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些短板?

王义桅:

第一是基础设施欠缺,发达国家内部和发展中国家都存在这个问题。第二是基础设施它本身还存在一个不够互联互通的问题。第三是何如让联通本身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中国不仅在过去的基础设施经验非常丰富,在新兴的基础设施领域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上也具有绝对的优势。所以“一带一路”主要是通过构建全球互联互通的网络伙伴关系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基础设施领域要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

问题四:

近几十年来,支撑全球化的软硬基础设施出现了明显的老化。中国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启动了为全球化修路的工程。在这一过程中,把制度优势转换为实实在在成果的关键点是什么?

王义桅:

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也是执政时间最长的政党之一。我们强调要整体地、长远地为全民族的利益负责任,甚至要为人类负责任。我理解的四中全会公报里面,首先政党要自己治理好,才能肩负起国家治理的责任,最后才能服务于世界,所以我们十三个显著优势里面反复强调,首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最后上升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马友谊大桥盘活马尔代夫人的新生活,为当地带去新工种——跨岛外卖快递员

问题五:

六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由点及面,在发展中不断前进、在合作中茁壮成长。在中国制度体系下的共建“一带一路”有哪些成就?如何引领全球化?

王义桅:

首先,“一带一路”已经多次被写进了联合国的有关决议,这都是空前的成就。其次,“一带一路”倡议还形成了很多的回响,像默克尔说欧洲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韩国非常认同“一带一路”倡议。我们成功的实践背后是我们成功的制度选择,成功的制度背后是我们的理念,即我们强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中国和斯里兰卡合作开发建设的科伦坡港口城成为斯永久土地

链接

数说优势

目前,我国已经与16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98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与44个国家建立了双边投资合作工作组,与7个国家建立了贸易畅通工作组,快速解决双边经贸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推动经贸合作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六年多来,我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超过7.5万亿美元,成为25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一带一路报道(中英文)》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1-1788/F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6-2886

邮发代号:62-625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来源:央广网

编辑:秦粟风(实习) 王然

审核:雷怡安

主编:邓灼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M3DKW8BMH2_cNUgXWT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