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人总是一切为了方便,奔波在外,吃住都是凑合一下,哪里顾得上讲究。提起赶路的吃食,更是让人觉得毫无食欲,火车上、休息区的饭也是能勉强下咽。但在“吃鸡”大国的中国,交通要道上的“鸡”也是成就了一些美味的。
图/网络
德州,位于京杭大运河要津,自古以来便是商贾往来之地。而多年前,德州火车站的扒鸡着实安慰了一批赶路人。现在的德州扒鸡更是享誉全国,与河南道口烧鸡、辽宁沟帮子熏鸡以及安徽符离集烧鸡,并称为 “中华四大名鸡”。
图/网络
扒鸡最初起源于禹城,祖辈以煮鸡为生的王明奎,最早将鸡将两腿交叉别入膛中,把两翅从鸡脖的刀口塞入,让翅尖从嘴的两侧伸出,然后放上作料,曰“扒鸡”。
图/网络
德州扒鸡不仅香气诱人,更是讲究整鸡脱骨,一根筷子就能轻易的让扒鸡“骨肉分离”,不仅肉质鲜嫩,就连骨头都是香酥的。一只鸡往往会被吃得一点骨头都不剩,没有比德州扒鸡更适合带上火车的了。
图/网络
民国时期,随着津浦铁路和石德铁路的全线通车,火车站的广场前聚集了大量的扒鸡店铺,使得德州扒鸡进入了兴盛时期,每当火车在德州站停靠,旅客们都会涌入站台,去小摊上买上一份德州扒鸡。就这样,德州扒鸡顺着铁道南下北上,传遍神州,自此成了享誉全国的名吃。
图/网络
在西北菜馆,都有一道镇馆菜,新疆大盘鸡。皮焦肉烂的鸡块,大块炖烂的的土豆和青椒、红椒鲜亮的色彩,汤汁稠密、麻辣鲜香和又宽又长又有嚼劲的面条,最适合大吃一顿。也因此大盘鸡也成了长途公路上,最受司机们欢迎的美食。
图/网络
虽然我们都说是新疆大盘鸡,但其实就大盘鸡的来历是没有定论的。不管是传说中四川的张师傅,还是湖南的陈师傅,总之都是他们到了新疆后,结合当地的特色琢磨出来的。这就是一道博采众长汇聚了各地、各民族饮食特点,从新疆走向全国的美味。
图/网络
云南大理的永平黄焖鸡,最早可追溯至一千多年前,但这里所说的永平黄焖鸡和享誉全国的山东黄焖鸡可不一样,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菜色。
图/网络
永平的黄焖鸡需要一整只小公鸡仔,而且重油、重口味,炒好的黄焖鸡,咬口嫩、嚼头劲、鲜香麻辣,是难得的下饭好菜。这样美味的下饭菜,自然成为了永平境内的博南茶马古道上众多驿站的招牌菜。
图/网络
永平境内的博南茶马古道,不仅是一条经济走廊,而且也是传递紧急公文的重要驿道。一道烧制快,而且美味下饭的黄焖鸡最能犒劳赶路的官员驿使以及商贾马帮。
图/网络
因此永平黄焖鸡成为了这条茶马古道上的驿站,用来招待过往客商和官员驿使的首选名菜。现在知道博南古道的人少了,但永平黄焖鸡的名声却叫开了,有”滇西一只鸡“的名头。
图/网络
沟帮子火车站,位于北京到奉天(沈阳)的北上铁路线上,在“闯关东”移民潮和辽南经济大发展的过程中,这里成为了辽宁西部地区人员物资的集散地。而随着这条铁路声名远播的,还有沟帮子熏鸡。
图/网络
据说,沟帮子熏鸡始于清光绪年间,在安徽卖熏鸡的刘世忠,闯关东到沟帮子仍以熏鸡为业,对烧鸡的工艺和配料进行一番改造后,做出的熏鸡色泽枣红明亮、味道芳香、肉质细嫩、烂而连丝,大受欢迎,一时间 “熏鸡刘”之名传遍辽西。
图/网络
做好的沟帮子熏鸡方便推车沿着站台贩卖,也不容易变质,十分适合长途火车旅行食用。如今,盘锦至营口高铁开通,沟帮子车站地位不再重要,沟帮子熏鸡成为锦州人的怀旧美食。
现在交通便利了,出趟远门也变得相对容易,人们带上路的吃食也多种多样,一起在评论区分享下你曾在路上吃到过哪些出乎意料的美食?
文/绛秋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