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寒时奔雷去,杏林春暖凯歌还——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二批援鄂医疗队胜利凯旋

2020-03-31   吉报教育

勇士慷慨赴荆楚,樱花烂漫载誉归。

3月31日13时许,历时46天、跨越2300公里,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在圆满完成雷神山医院C8病区救治任务后,平安凯旋!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宋柏林亲赴长白山机场迎接英雄凯旋。至此,继3月28日学校第一批援鄂医疗队返回后,学校派出的两批队员共47名援鄂英雄全部平安归来!


下午13时许,圣洁长白,红旗飘舞,神兵凯旋!载着吉林省第二批中医援鄂医疗队员的飞机缓缓穿过为英雄们接风洗尘的两道“水门”,平稳落地。在家乡人民热烈的欢呼声中,在彩旗与鲜花汇成的喜悦海洋中,队员们伴随着《歌唱祖国》的嘹亮歌声,挥舞着手中的国旗依次走下舷梯,接受来自2700万吉林人民的最高迎接礼遇。



犹记出征时的誓言铿锵、战旗猎猎,学校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在医疗队领队、学校副校长冷向阳的率领下,于2月15日奔赴湖北疫情最前线,火速驰援武汉雷神山医院。2月19日,医疗队整编制接管雷神山医院C8病区并收治第一批患者,这期间,他们不辞劳苦,历尽艰辛,发挥精湛医技,共治愈新冠肺炎患者75人,于3月28日实现患者全部清零,并完成病区医疗档案和科研病例整理,以及设备的交接工作,正式关舱。



46天时间里,医疗队将初来乍到时空无一物的病区营造成温馨暖人的家园,全体队员各司其职、明确分工,建立C8病区的工作岗位职责,健全完善行政建制,加强病区管理,队员快速进入角色,为打赢战疫冲锋陷阵。



临床治疗中,医疗队在病区主任王檀的带领下,用高超的医术开展科学严谨的医疗救治工作。他们以中医治法为主,全面使用中药汤剂和中药免煎颗粒进行治疗,同时适当配合对症支持治疗,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打出了强有力的“组合拳”。医疗队充分发挥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了解每个患者的病情变化,问病情、望舌象、诊脉,关注患者体质及基础疾病、症状特点,并结合当地气候情况,做到随症加减、同病不同方,一人一方,精准救治。



具体辨证中,医疗队采用分层论治、标本兼治、独取证候的方法,把新冠肺炎按照中医的证候分为卫表期、犯肺期和恢复期,针对不同的分期采取不同的治法,确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同时,医疗队还运用多种中医特色的辅助疗法及中医护理技术,帮助患者痊愈和康复。



医疗队不畏艰难,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冲锋在前、不下火线,一次次冒着被新冠病毒感染的危险进入病区,不顾防护服、面屏、头罩等防疫护具带来的“窒息感”,克服重重困难,夜以继日地与病毒战斗,与死神动刀枪;他们建立“医患包保制度”,通过完善周到的治疗护理措施给患者带来了希望与爱心,与患者成为了共同战胜新冠病魔的“战友”。当看到患者的“白肺”逐渐变淡、范围缩小,胸水的吸收、实变的消散,医疗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医疗队在雷神山完成了患者零死亡、医护零感染、安全零事故、人员零投诉、治愈零复发的“五零”壮举,更收获了共计32封来自患者的感谢信!同时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两批医疗队共有15名同志在武汉“火线入党”,使鲜红的党旗在疫情前线高高的飘扬!



作为吉林省前线指挥部副总指挥和中医医疗队领队,学校副校长冷向阳表示:“团队在整个救治过程中,团结友爱、分工协作,医疗队形成诊疗救治合力,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患者的救治工作,达到国家队的标准及要求。”每个人的顽强拼搏和无私奉献汇聚成团队的磅礴力量,成为了医疗队取得雷神山救治胜利的法宝之一。



“不麻痹,不厌怠,不松劲,扛得住,顶得住”,学校41名雷神战士将中医人的医者仁心和大医精诚的济世情怀留在了武汉,他们在雷神山疫情最前线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用“吉林速度”“吉林温度”打赢了这场属于中医的抗疫之战,为疫情防治贡献了中医方案、中医力量和中医智慧。

别时飞雪,归来春风,致敬英雄,为你们骄傲!

英雄们,欢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