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大盘盘中出现反弹,但由于成交量依旧低迷,市场参与者有限,大盘最终又是冲高回落。从盘面观察,空方抛压有所减弱,但多方依旧疲弱,大盘恐仍将维持震荡格局。
每一次见底往往伴随的就是恐慌盘杀出。上周五市场跌破年线,但是市场并不恐慌,这就造成场外资金无法吃进筹码。另外一个吃货的方法就是长时间震荡吸筹,现在大盘恐在走第二种可能。现在市场严重缺乏信心,需要管理层在政策面刺激才行。
今早《证券日报》在题为《A股IPO审核常态化,将更加注重市场投融资两端平衡》的文章中写道,目前A股IPO发行实现常态化,会根据市场情况,保持平稳的发行节奏,不搞大跃进式的集中核发批文。证监会说IPO会“即报即审、审过即发”。现在主板排队企业300多家,科创板近100家,加上新三板转板...IPO“堰塞湖”依然高企,这是棘手的问题。 A股全面的注册制,已经在路上了,要注册制就要化解堰塞湖。所以,IPO加速将会是常态,而股民会是最大的“资金来源地”! 截至11月29日,A股年内共完成176只新股IPO,比2018年全年103只新股的发行规模超出了七成。管理层一直讲保持平稳的发行节奏,关键是这个标准谁来定。散户觉得新股太多了,市场承受不了。管理层觉得新股不多,因为市场不缺资金。其实标准很好定,就是市场表现。大盘不断跌,还说扩容不快就是自欺欺人。很多媒体还把这个消息当利好来解读,实在是无语。当然目前这个位置,大批股票已具有一定投资价值,所以向下空间也不会很大。但要想走强,难度还是不小。
从大盘日k线上看,大盘冲高回落,k线图仍然是重心下移,均线族向下构成反压,这种图形是无法乐观的。只有等到大盘突破均线族,大盘才能扭转颓势。也就是大盘在图像形走好之前,投资者还是要多看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