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是我们那一代人的佼佼者,大学毕业就去了我们艳羡的外企。但是最近他却突然“被失业”,“中年危机”来得猝不及防。即便有一笔不菲的补偿金,但是比起房贷,车贷,孩子上学,补偿金依然是杯水车薪。
朋友和我们一起相约去爬山散心,行到中途,路遇一个僧人化斋,朋友便把背包里的干粮分了一些给僧人。
僧人临走时感念朋友的善心,特意送了朋友《六祖坛经》中的四句话。这本书是佛门唯一一部由中国人即六祖惠能大师宣说的经典,深入浅出的文字足可成为每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的箴言和座右铭。听罢僧人的一番话,我们不禁感叹佛法的博大精深。
唐朝的六祖惠能大师曾见到两位僧人正在辩论,其中一个说幡动,另一个说风动,而惠能大师说既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而是心动。
这个故事启示了一个道理,生活中的一切思想和观念都是“心”的作用。“中年危机”乍一看是一件坏事,但是换一个角度,也不失为一个机遇。
格力的董事长董明珠曾说过一段经历。去格力前,她是一家化工研究所的行政管理,家庭和美也算安稳度日。但是丈夫突然离世,她突然被生活推到了绝境。
36岁的董明珠没有被这个打击打倒,她反而站起来与命运抗争,她毅然辞职,去了当时还被称作“海利”的格力公司。
董明珠从基层的业务员开始干,没日没夜地干。两年后,董明珠在安徽的销售额,突破1600万元,占整个公司的1/8。之后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
所以说“中年危机”虽然看上去非常可怕,但是你只要摆正心态,问问自己的心,你有可能从此扭转你的命运。
而我们想要做好一件事情时,必须排除杂念,内心平静,才能真正做好一件事情 。这和“随其心静,则佛土净”也是一脉相承。
想到到达净土,就应该先让自己的心灵澄净,灭除烦恼妄想。当我们的心灵清澈之后,我们所见到的环境自然也没有污秽,处处皆是净土。
一个人的心灵若是清净无染,即使身处困顿的境界,也不会有众多的烦忧;一个人的心灵若是不安、烦乱,即使身在山林天天静修,心也如同在闹市,不得安宁。
遭遇“中年危机”,我们摆好心态之后,就要心无旁骛地反省自我,提炼出我们本身具有的能力,和需要提升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度过危机。
一滴水和一江水,从形状上、数量上、外观上看,千差万别,但就本质而言,它们化学性质、物理性质都是相同的。
一滴与一江没有区别,一江与一海、一洋也是没有区别的,乃至一切水都是如此。一切水的特性都反映在某一滴水中,而从这一滴水中,你可以获知一切水的特性。这就是“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了。水是如此,其他万事万物也是如此。其千差万别只在于种种表相,本质还是一样的。
我们要从“中年危机”的本质上看问题。发生“中年危机”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公司的外部环境不好,第二就是本身有欠缺。这两方面的原因交叉,才造成了“中年危机”。所以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我们没有必要自怨自艾。
我们无法对改变外部环境,但是我们能够通过改变自身,提升自我去改变外边环境。
对这个世界进行更高层次的认识,了解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除去妄想执着的心,我们才能通达万有诸法,而得无碍自在。
全句为: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
世间人愚昧痴迷,只知道忏悔过去的错误,却不知道用心从根源防止错误的发生。如果不知道对自己的错误进行改正,过错的根源没有消除,新的过错又会重新产生。
我们既然认识了“中年危机”发生的机制,那么我们有必要从根源上改变我们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会反思,从内心的忏悔开始。如果不意识到自己有问题,你根本不知道从哪儿入手改变自我。
其实这四句话,都是在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不管身处什么样的境地,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内心,保持良好的心态,认识自我,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希望这些浅薄的理解能够给读这篇文章的你带来微末的启发。
作者:略懂居士
家事国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烦心忧心玻璃心,开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万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涌动的真实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略懂先生每天带你一起识破人生真相,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只是临时作为文字辅助作用,绝对不会用于商业用途。
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原创,未经许可,不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