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长大后,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喜欢回忆,回忆儿子小时候的故事,在我的记忆里,儿子是那样的完美,帅气,懂事,聪明,可爱。
儿子小时候和现在的孩子不一样,当年和公公婆婆在一起,婆婆教我养育孩子还是那种传统的方法,恐怕现在已经没有人用老辈子流传下来的方法了。
记得当年我是村子里第一个在医院生娃的妈妈,而且当年还做了旁切手术,由于自己本身体质就不好,更懂得做那女人的不易。
老公在产假期间,都是亲自照顾我和儿子,每天给儿子擦身,洗澡,洗尿布,还要照顾我,老公把我娘儿俩照顾的干干净净。
老公的假期到了,照顾我和儿子的责任,就托付给婆婆,婆婆把她的育儿经验全部在儿子身上施展出来 。
老公走后,公公用拖拉机拉来一车的沙土,奶奶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筛土,然后婆婆再把筛过的沙土放在炉子上烧热,凉凉。感觉温度适中再把它倒进沙土裤子里,然后把儿子放进去。不管是拉屎还是撒尿都不怕了,每两个小时换一次,儿子在里面又舒服,又暖和。
那个冬天,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儿子一直穿沙土裤子,后来天气暖和了,就不给他穿了,儿子还不习惯,一到晚上就会哭,然后又给他穿了一段时间,再给他穿上沙土裤子,夜里就会睡得很好。
再后来,一段时间里,儿子特别爱生病,也许是遗传我的基因吧!每次我感觉不舒服,孩子就会感冒,也许这就是母子连心吧。儿子很多地方都随我,六岁以前儿子从没有离开过我。我就是儿子的世界。
我不爱说话,也不爱交际,喜欢读书,喜欢干净,喜欢安静。儿子这方面特想我,也许这就是言传身教的结果吧。
儿子从小很乖,话不多,每天闲暇之余,我们母子一起看书,小时候,每天晚上给他讲故事,一晚上讲五本故事(小儿书,每晚朗读五本)然后再睡觉。每晚讲故事之前都要洗脸洗脚然后上床讲故事。
儿子从小爱干净,衣服脏了,也会学着自己洗。每天自己洗脸,洗手,而还懂得帮我打扫卫生。每次我生病时,儿子都会懂事的陪在我身边,有一次,婆婆喊儿子出去玩,儿子懂事的说:“我妈妈不舒服,我要陪着妈妈。”
喜欢儿子,为了培养儿子的积极性,儿子表现优秀我都会给他奖励。儿子从小就懂得帮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跟儿子商定,每干一件事都要有小小的奖励,一次一元钱,没想到这规矩一出,儿子干起活来一发不可收拾。
儿子干活的积极性更强了,每天帮我扫地,擦桌子,洗衣服,而且嘴巴越来越甜,每次干完活停下来,他都会过来帮我捶捶背,揉揉肩,还帮我按摩额头,那种幸福感无法用语言形容。这一系列做完以后,儿子就会很乖巧的说:"妈妈,我是不是该发工资了。”
当我把钱给他时,儿子舍不得花都放在他的存钱罐里。有一次,我和老公通电话,儿子知道那天我生日,儿子从小卖部给我买来一个小马玩具,儿子把小马递到我手里:“妈妈,这是我给你买的生日礼物,妈妈喜欢吗?”
“你哪来的钱?”我问儿子。
“这是我自己挣钱攒的,今天一天的工钱正好够买这个玩具。以后,你想买啥,跟儿子说,儿子给你买,我手里还有钱呢。”儿子的话我好感动。所以,从小对儿子花钱从不吝啬,儿子也不乱花钱。
我从不刻意的去强迫孩子做什么,我觉得大人的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都说家长是孩子的复印件,我认同这句话,如今孩子已经长大成人,虽然没有成家成名,但是成人比成才更重要。我喜欢儿子,即使他是一个普普通通公民,只要他孝心有爱心,我依然爱他,以他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