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市场剧变,未来的土地市场会怎么样?

2019-09-01     天津落户政策解读

合肥,简称庐,古称庐州、庐阳,是安徽省省会、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是国务院批准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在当时大运河未开通,邗沟经常淤塞的情况下,地处长江、淮河两大水系运输节点的位置使得合肥成为货殖列传中记载的十八个商业都会之一。

说到楼市,合肥一直比较低调,毕竟国中城市无缘,自贸区无缘,都市圈城市群无缘。除了安徽人民之外,外省市的人很少关注合肥楼市。

但就是这么低调的合肥,最近楼市出了两件大事。

1、发布公告,地价控房价。

2、14家银行二手房拒贷。

一、70年首次,地价控房价

8月28日,合肥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公告,为贯彻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调整商品住宅用地定价方式,建立房价和地价联动机制。

总结下来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

1、根据周边新房和二手房的价格,综合考虑,确定拟拍土地起拍价和最高限价

2、KFS拿地竞拍的时候,没达到最高限价,价高者得,达到最高限价,以竞自持用于租赁的商品住房计容建筑面积最大者为宗地竞得人。

目前,合肥是我国首个采用这种地价和房价联动机制的城市。

从控地价的角度来控制房价,不得不说是一项非常有力的控制手段。

但是,公告中并没有说如何根据周边房价确定土地的起拍价和最高限价。

但是公告内容有限,正向跟进调节还是逆向调节不确定,周围楼盘采集数据不确定,甚至是根据周边房价上下限制定的起拍价和最高限价的规则也不确定。

是跟着周边新建项目和二手项目上涨顺向跟进,调节作用微乎其微,甚至有哄抬房价之嫌疑。

所以只能是根据周边新建项目和二手项目涨幅实行逆向调节。

本次公告开宗明义,“为贯彻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

房价过热的时候,控制土地价格,帮助稳定房价;房价下跌的时候,通过提高地价的方式,刺激房价回暖。

如果真的采用逆向调节的话,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可以有效的控制房价的快速增长。因为我国房价上升的主要原因就是土地财政下,不断上涨的地价。

二、合肥楼市近况

因为二手房成交更加贴近市场,我们从合肥二手房成交行情来整体看合肥楼市近况。

从上图河北贝壳网成交价指数,可以看出,近一年以来,合肥二手房价格比较稳定,今年一月份以来,从房价上来看,基本保持稳定,略微有所下降,基本符合调控预期。

再看看成交量,贝壳网显示,合肥近三个月成交量3222套。

而2018年合肥的人口已经800万人。800万人口三个月二手成交3222套。楼市之冷可想而知。

最近又爆出合肥12家银行二手房拒贷的消息,据悉现在硕果仅存的只有徽商和民生两家银行还可以做二手贷款。

那些有需求的刚需客,没法通过二手房解决需求,只能等待或者将目光转向新房。

此时,出台这么一个看似对楼市利空的房价和地价联动机制,看来合肥这么默默无闻的老实人也有自己的如意小算盘。

三、对房地产的影响

从房价与地价联动的直接作用效果来看,最直接受到影响的是土地价格,逆周期调节情况之下,土地价格上调的可能性比较大。土地价格回调,自然会带动房产市场的回升。

从中长期看来,这种房价与地价的逆势调节,必然会使土地市场和楼市更加稳定。不仅土地供应会成为房地产调节的重要方式之一,土地价格也会成为房地产市场的重要调控手段之一。

所以综合来说,这项政策对房地产市场来说,对刚需来说自然并非是利空政策。因为“稳”也是房地产长效机制的调控目的。但对有房产投资需求的人来说,显然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从这方面来说,暴涨的时候没有拿出来这项政策,现在不以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和长效机制的基本方针之下,拿出这项政策,说是锦上添花也不错,在我看来颇为鸡肋。

四、其他城市会不会跟进

昨天我在冷静思考:未来五年房价涨不涨。。。提出一个问题,18个自贸区,8个国中城市,临港自贸区,深圳特色主义示范区发展的钱从哪儿来?

18个自贸区,8个国中城市,临港自贸区,深圳特色主义示范区几乎囊括了热门投资城市,就连地位超然的北京,也有大兴机场一角被划入河北自由贸易区。

我国的崛起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不同,资源型国家比如阿拉伯半岛是靠石油起家,其他一些列的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都是靠对外掠夺,完成资本的积累。唯独我国,不靠掠夺,不靠资源,靠土地财政实现国家的崛起。

所以即使不以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土地财政是万万丢不得的。

从短期来看,即使房价和地价联动的逆周期调节,也不会改变各个城市的楼市行情,甚至会因为错误解读而带来更大的楼市恐慌,所以上述这些城市和城市群规划之内的城市,跟进这种政策的可能性极小。

从地价角度来看,无论是自贸区还是城市群规划区,或者更高一级的深圳特色示范区,现在楼市变冷的情况,土地市场必然受到影响。

从房企的角度来看,现在在售的受到影响的项目,基本上都是在17年或者更早之前拿的地。

而现在拿地到项目上市销售,最快也会是两年或者三年之后的事情,现在土地市场因为楼市变冷,也是一个房企拿地占领市场份额的机会。

自贸区吹风会,也可以是房企的借风会,对个人来说,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需要发展的地方土地不因为楼市冷淡而下降太多,有更多钱用于发展,房企有了吹嘘的“噱头”,房子更好卖,个人投资有了预期,三者皆利。

从临港自贸区方案确定之后,上海定向解绑一周时间临港新盘基本售罄也可以看出端倪。

从中长期来看,房价和地价联动的逆周期调节的调节方式,必然会使土地市场和楼市更加稳定,一旦市场回暖,对中心城市、自贸区等可以说是土地财政背景下自缚手脚的行为。

短期利益不明显,长期利益看空,城市群发展需要钱、自贸区建设需要钱、产业转型需要钱,各种需求导向都决定有发展的城市不会跟进这一政策。

反而是被国中、都市圈、城市群排除在外的城市出台的几率会大一些,毕竟这些城市的任务已经从全面的经济发展上升到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等方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7kadm4BMH2_cNUg9FE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