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航
珠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卫生检疫实验室战“疫”侧记
庚子新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华大地按下了“暂停键”,繁忙街道变得寂静,匆匆行人都被“封印”。然而,有这么一群人,不管是除夕还是初一,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他们按下了“快进键”,逆行在冷清的街道上,忙碌于安静的实验室。
尽管与你我一样平凡而普通,但他们却肩负守护国门卫生检疫防线重担,严堵疫情经口岸输入输出,坚守新冠病毒检测神圣岗位。他们是拱北海关珠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以下简称“珠海保健中心”)卫生检疫实验室的工作人员。
守土有责 召之即来的逆行
实验室技术人员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病毒核酸提取。图/王淑慧
2月27日23时40分,正在查看疫情相关资料的珠海保健中心卫生检疫实验室副主任汪海波博士,接到了实验室主任涂承宁的电话。他一边接通电话,一边起身准备出发。他知道,任务来了!果然,涂承宁告诉他,中山港海关采集了有发热症状的入境外籍旅客及随行人员的咽拭子样本,将连夜送到实验室进行病毒核酸检测。
珠海保健中心卫生检疫实验室副主任汪海波
“没问题,马上到!”
夜晚的街道,万籁俱寂,他孤身在逆行;但路灯下的身影,却透出非凡的坚毅。
非常时期,没有公交,单车便成了汪海波和他的同事们的代步工具。此前,他的同事打车前往实验室,车辆半路抛锚,只好一路跑步抵达。
正在奔向实验室的汪海波,内心并不孤单,他和战友们已经习惯了“召之即来”的工作节奏。他知道,有无数和他们一样的逆行者,比如在实验室工作岗位上完成“跨年”的同事莫秋华博士,此刻都奋战在抗疫一线,正为人民筑牢遏制病毒传播的“防火墙”。
守土担责 来之能战的担当
核对被检样本姓名、性别、年龄、编号等信息。图/王淑慧
到了实验室,汪海波一刻没有耽搁。他是在与病毒较量,在与时间赛跑,既要保证工作质量,也要保证检测速度。直面危险的病原体,与病毒“共舞”,汪海波必须做好万全防护。
完成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要经历16个步骤,耗时3小时,每一个环节的操作都必须精准到位,不能有任何疏漏。汪海波精神高度集中,动作娴熟却谨慎。
2月28日4时2分,检测结果出炉。送检的11个咽拭子样本中,未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和甲型、乙型流感核酸阳性。汪海波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在检测报告上仔细核对后签字,并通报中山港海关。
作为全国海关系统唯一一家国家新发传染病检测重点实验室的业务骨干,汪海波和同事们长期致力于新发传染病检测技术研究。
2019年12月30日,凭着职业敏感,汪海波和同事们对已知的冠状病毒进行了研究。新冠病毒核酸序列公布后,他们快速建立一套检测方法,完成了相应技术准备。后续的实验室能力验证结果表明,汪海波和同事自建的方法在检测灵敏度、检测时间、检测体积等方面优于部分商品化试剂。
PCR反应体系配制。图/王淑慧
生命重于泰山。汪海波和同事们争分夺秒地工作,是在为更快更准确得到检测结果,是在为患者争取更多治疗时间,是在为疫情防控赢得更大空间,也是在为一线海关检疫关员的后续处置提供可靠技术支撑。
守土尽责 战之能胜的底气
新型冠状病毒实时荧光RT-PCR核酸检测结果分析。图/王淑慧
2月27日,涂承宁绽放出许久未见的笑容。他拿到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验证证书,证书显示他们的实验结果100%准确。
疫情发生以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准确率是大众关注的焦点。为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实验室层层把控,确保检测过程环环相扣、严密规范,力争“检得出、检得准、检得快”。
为确保检测样本有效,实验室编写样本采集、保存、运送作业指引,突出重点和操作要领,发放至各口岸;严格培训口岸采样人员,提高采样操作能力及样本合格率。为做好这项工作,实验室的周小坚连续10多天扑在口岸一线,经常半夜才回到家。
为提高病原体检测准确度,实验室对检测结果采用包括自行设计试剂在内的多种试剂进行互相印证。1月21日至3月12日,实验室共检测1374份样本,无一错漏。
为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实验室积极主动参加各种能力验证活动,持续巩固和提升技术能力,夯实事业发展的稳固根基。2019年通过能力验证240项次,室间比对182项次。近5年在口岸传染病监测中传染病阳性检出率高达27.12%。今年第一时间参加了国内首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验证活动。
成绩背后,是这群与病毒“共舞”的逆行者们“24小时在线”的辛勤付出,是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无怨无悔,是他们为担责尽责挥洒的点滴汗水,是他们专业细心的高超技艺,更是他们经年累月的厚积薄发。正因为此,他们才能为口岸疫情防控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和可靠的能力保障,为拱北海关贯彻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提供坚实的专业支持。
天亮了,忙碌一夜的汪海波,工作还没有结束,他还要参加视频会议,还要提交口岸快检工作方案,还要编写培训教材……
编辑:常相婧
发布:朱秀亮
投稿邮箱:569613217@qq.com